APP下载

“体态律动”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6张雯

中华手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动觉体态律动体态

张雯

摘 要: 本文将体态律动教学法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融合研究,为学前教育专業艺术类课程提供了一条新的教学改革思路;针对学生身体协调性弱,钢琴演奏中节拍节奏等音乐元素不稳定、音乐表现力不强等问题,实践研究钢琴课中的体态律动教学设计,探索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体态律动式钢琴教学新模式;同时针对钢琴教师在融入体态律动教学的钢琴课程中,分别以教师与学生主体角色的转变和教师传统教学任务的转变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体态律动;钢琴教学;教师角色与任务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发展备受重视,幼儿教师需求量大幅增加,从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师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开展认证工作,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

钢琴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钢琴弹唱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项艺术技能,而良好的钢琴演奏、儿歌弹唱和音乐素养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所以针对大部分进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钢琴基础薄弱的学生,不适宜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教学模式,注重对结果质量的把控而缺少对习得过程的关注。而是要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质量,对于音乐和钢琴的学习,更急需解决的是掌握节奏律动,提高内心听觉,将音乐感受与演奏表达有机结合,形成身心全面投入的状态。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改革,我们在钢琴类课程中融入了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理念、教学手段和内容,让学生先感受后认知、提升肢体协调性、全面提升综合音乐表达等,这种钢琴教学新模式势必更适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动觉和创造性的表现能力,主要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的起点不应该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因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一般是由身体动作等表现,人的身体具有感受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1]。直接进行器乐学习大部分人都只是机械的认知和技能学习,而在学习钢琴等乐器之前或起步时融入体态律动活动的学习和训练,会更好地体会音乐中的基本拍、节奏、音高等各方面音乐元素,更好地理解并在钢琴演奏上进行音乐的表达,这正是达尔克罗兹先生提出的“体验——表达”的“自然行为方式”[2]。

一、钢琴课体态律动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钢琴演奏前身体协调性训练

钢琴演奏是一种小动觉的音乐性运动,需要很强的身体协调性,如双手不同动作的协调、不同手指的协调以及手脚肢体动作的协调等,而小动觉协调演奏是要在良好的大动觉或大肢体动作协调完成的基础上来提高的。在融入体态律动的钢琴教学中,加入演奏前的身体协调训练,如手脚上下肢基本拍的训练,双手基本拍空间位移训练以及手脚道具律动活动等,通过这些肢体、大动作、空间位移等的协调运动,帮助大肢体的动觉训练,从而提高身体协调的音乐性,再进阶到通过手指等对基本拍、节奏的小动觉协调演奏的提升。

(二)钢琴演奏中基本音乐元素的体态律动训练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在钢琴演奏中也会经常出现音乐元素掌握不准确或不牢固,这就可以通过专门的音乐元素的体态律动活动训练,提升薄弱环节。

1.学生基本拍不稳定。可以通过体态律动基本拍训练,跟随音乐行走或拍手、小组跟随音乐传球或接龙动作表演等,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通过身体感受和肢体行走等实操活动,感受基本拍的存在,感受和认知节拍、拍号等音乐元素,身体感知和基本拍融入自身的律动中后,再在钢琴上演奏时,更好地体会和表现稳定的基本拍,避免出现忽快忽慢的弹奏乐曲等情况。

2.学生在演奏钢琴乐曲时节奏总是弹错或把握不准,实际还是自己对不同节奏的感受不确定和不深刻,可以通过聆听带有不同节奏的音乐,让身体进行走、跑、跑跳步等适合不同节奏的律动和动作;或者通过脚走基本拍、手在不同节奏中变换拍手等动作,感受和体会正常基本拍内四分、八分、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不同节奏的律动,准确认知基本节奏;回到钢琴演奏时,能更好地将身体体验转换成手指弹奏,准确演奏乐曲中的节奏。

(三)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体态律动训练

在具有基本的钢琴演奏技能后,往往弹出来的音乐并没有想象中的优美动人,只是在演奏乐曲,对乐曲的音乐处理和音乐表现力还差强人意,那么可以通过体态律动音乐性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性,让学生用身体和律动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逐渐打开自己的肢体和心灵,更全面地体验乐曲的音乐性。如:利用小球、彩虹伞等教具让学生通过视觉、肤觉、动觉、听觉等多感官通道来感受小球滚动的连续性和跳动的顿挫感,再引导带入钢琴的演奏中。不同的音乐风格需要不同的触键感受,也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同小球慢速滚动的体验就像连奏柔和的抒情曲一样,而小球快速灵巧地跳动就像弹奏欢快的嬉戏曲一样,弹奏方法和音乐感受力的准确掌握和感受都会通过体态律动音乐表现训练有所提升。

二、教师的角色与任务

在融入体态律动教学的钢琴课程中,教师的能力和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国内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开展推进,OBE产出导向教育理念推广到各类学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随着近几年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课堂教学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特别适合应用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产出导向理念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与学生主体角色的转变

体态律动教师不再是高高矗立在讲台上独自演讲或表演,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按部就班的满堂灌,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在聆听、思考、感受、表现的“普通教师”,而是从课堂教学的主讲、主角、主体转变成具有引导性、跟随性、配合型的配角;而学生则转变成为教学关系中的主角、主体,他们主动地站立起来,走跑、跳跃、律动、开怀、思考……,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自由、开放,整个学习过程也以学生自身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为中心,将自己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空间觉等等多种感觉通道逐渐打开,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感受与表现、学习和训练中,同时通过不断地练习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去体悟、去思考学习的过程和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持续改进持续提升,以产出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内化、融汇进自身体系。

(二)教师传统教学任务的转变

随着体态律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也从传统的“口口相传”“手把手”讲授示范等传道授业解惑逐渐转变为引领导向、共同参与、感同身受、讨论交流、互相学习等与学生几乎平等的教学任务。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放松,更易于去感受和聆听自己内心的想法,能更加轻松地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思想和反馈,这对于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良好达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融入体态律动的钢琴课上,老师更希望通过她们的活动或者话题引导,更多地听到学生们的自我感受和想法,更多地让学生反思,这会很好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和讨论交流的评价,更多的是肯定褒奖和引导启发,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共同交流感受的教学任务,特别是教师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引导,学生用体态律动和演奏等方式来回应和跟随教师的活动,更是体现了这种教学形式独特的魅力,不用说教、不用教授,只聆听音乐、感受内心、身体律动来反馈,这种教学任务的实践和达成应了道家哲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

参考文献:

[1]缪力.体态律动课例[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动觉体态律动体态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体态律动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运动领域中动觉的研究综述
气沉丹田、丹田呼吸和腹式呼吸
音乐审美活动与色彩联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