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1-09-26李宁宁
摘 要: 《设计素描》课程作为设计类课程的基础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引领学生创意设计思维的基石,借鉴传统历史优秀文化,运用同理心,将自己的创意思维表达出来,要求学生养成画速写、多看优秀的创意案例,丰富自己的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设计素描;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随着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演进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认识新事物创造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实践、思索、记忆、联想分析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为特征的心理性活动,通过思考再实践的脑力活动,是通过不断辛苦地钻研、改进、积累丰富的知识,锻炼其素质才能具备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锻炼过程丰富而多变,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对《设计素描》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素描》课程概述
(一)设计素描起源
设计素描在古代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作为记事符号,用天然染料、动物的血、尖锐的利器艺术形象地刻写在人们居住的石洞或岩石上,描绘人们生活打猎场景等,如我国宁夏银川古老神秘的贺兰山岩画,惟妙惟肖地刻画动物比例、结构形象、人类生活的状态,至今吸引了大量设计师前去观摩学习,从古老的设计传统文化中吸取设计经验灵感,丰富了设计师的灵感。
(二)学院《设计素描》课程发展
1919 年德国包豪斯学校开创了设计素描课程,不久世界上很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此课。[1]之后逐渐影响了各国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是从改革开放80年代逐渐兴起,最初在艺术类院校开始,特别是在艺术设计课程领域,《设计素描》课程逐渐取代了素描课程。造型艺术和创意性设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设计素描》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打下深厚的基础。
三、《设计素描》课程的培养目的、作用
《设计素描》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素描使用工具材料属性、掌握空间透视造型结构关系,运用所学构图法则,同理心换位思考,挖掘学生巨大的设计潜力,掌握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基本技能。本课程以形式美法则主观组织画面,是现代创意思维设计的基础性课程,它是在传统素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后续设计色彩、构成设计、室内设计原理等课程提供基础,也为艺术设计创新打下奠定基础。
四、《设计素描》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设计素描》课程的培养同样是不能限于模仿,而更多是培养创新性思维,提供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进行培养。
(一)模块式培养
1.单体创意素描模块
以植物造型形态、动物、单一物体等作为单体创意素描内容,进行创意设计,打破既有的思想意识形态束缚,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自由和秩序规则之间提炼设计元素,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创意能力,重新塑造设计魅力。
2.装饰设计素描模块
以素描为表现形式,以装饰设计为主体,对装饰物进行设计并赋予形式美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注入以思想并加以装饰和艺术加工。这决定了装饰设计素描是一种以艺术为依附、并服从与被装饰物体本身功能的需求,且不脱离被装饰物体,使之成为有机整体才能让装饰设计素描得以完美的体现,充分给予训练。
3.意象设计素描模块
是一种艺术思考样式,也是一种基础素养的训练,并不是为直接解决造型能力的训练。它是以一种主观艺术情感,经过设计艺术语言去感受事物,通过体会感受、联想寓意而单独存在的艺术结构形式,是“意”与“象”的融合,艺术结构形式表现主题的素描即为意象设计素描。意象设计素描的主要特点是随形写意,形随神变,以形达意,相互融合。
4.结构设计素描板块
是基本概念、透视、具体画法的训练过程,是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研究物体内部结构关系、内部结构与外部特征之间的关系特征和整体规律,研究物體形态结构与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性和艺术结构特征,理清结构实质,使之为艺术服务,建立艺术结构体系。
5.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素描
以设计素描创新为核心,改变传统的素描训练模式采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把设计当成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不受其他的外界干扰,设计出脑洞大开的设计作品。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需要学生去关注设计,无论是高大尚的高科技含量的设计,还是很微小微妙的设计,都需要学生们去认真地研究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探索日常审美,也可以被赋予道德、价值和意义。
(二)创新创意思维培养
创新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的设计能力,每个人都是创造力的天才,创新需要不断地挖掘并释放出来,需要建立并不停培育创新自信力。创新最重要的起点,就是突破原有的思维限制,从无到有,是需要设计师去努力的方向,找到设计痛点,打破自身固有思维方式和模式,建立合适的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突破常规,但突破又必须是建立在严格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2]通过设计去实现人们的需求,使之成为技术成功的可能性,达到以人为本的创新设计思维。
1.观察设计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展开丰富的联想创意
构图要注意物体的视角和物体的光感,以艺术的构图思维突破普通的观察模式与设计思维,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设计案例、分析总结构图和光感的方式进行范例作品训练。从画面的视角构成逐步达到视角构思,学会不断分析、应用,不断形成自己大量的设计作品,养成更加细致地观察平时生活场景的习惯,以便积累现实生活素材使之逐步形成实用的绘画素材。从小物品到大空间,无处不在地发现生活中的设计之美。
2.把观察转化为洞察,挖掘机会
观察转化为洞察可由大量的单一设计绘画训练开始,不断积累对设计绘画素材熟练度和体会。通过写生训练,不断增强观察、体会生活中不同的大中小场景,并有意识地将它们形成对比关系,學会观察、安排带有场景性的画面内容。同时还要研究画面的设计构成关系,以绘画小稿训练入手、由简到繁的训练,将不断积累的设计绘画素材感受及质感特征,巧妙融入相应的设计素描画面之中,画面的尺幅也要逐步扩大到更大开本,这样可以逐步解决画面中表现出的绘画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
3.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分题型默写训练,以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的视角和不同光影,与不同的小场景、中场景、大场景相结合等为《设计素描》课程训练题材,进行视觉和思想的碰撞,不断产生头脑风暴,不断进行绘画表现训练。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3]通过多种形式对《设计素描》课程进行默写训练、产生千百个次头脑风暴,归纳整理、游刃有余。重视素材的积累,运用同理心,集思广益,设计出优秀的创意作品
4.动手设计草图,快速学习,从中筛选创意
设计草图是设计成品的必经之路,每一幅成功的设计作品,离不开无数的草图构思,在一次次草图中锤炼升华,直至设计作品的成功。
(三)同理心培养
同理心是最高贵的修养,也是最成熟的思维方式。设计思维就要求同学换位思考,亲自体验或深入观察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为他人解决问题而努力。拥有同理心,如何有好的想法,该如何制作、改造、检验,呈现好点子,在思考期间,也会匮乏点子,想不出好设计问题。但是发现,只要认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好的想法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了。同理心、受挫精神、两种不同事物的结合等等,在学习别的知识领域和生活中都能用到,很受启发。
(四)习惯培养
1.坚持速写练习与理论学习
自觉主动地持续学习。每天记录生活,用速写的形式表达出来,记录日常活动,记录看到的设计作品等,将好的创意构思临摹下来,或者加上自己构思创意改造出来,养成多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丰富自己的创意思维。
2.向传统文化学习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着重强调了设计离不开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不是简单的物质积累,是一部生动的物质精神创新文明史,大量古代岩画作品,都是学习的宝贵历史文化瑰宝。[4]
3.向大师学习
日常生活中,大师的艺术作品可以借鉴学习,不要盲目抄袭大师作品,而是要设计出中国文化特色,融入本国传统文化加上同理心换位思考对生活的体验,调动自己的潜力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五、结语
《设计素描》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方面,强调了《设计素描》课程的作用及重要性,提高学生审美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拓展培养思维方式,积极开展模块式培养、创新创意培养、同理心培养等,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设计人才。通过《设计素描》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创意思维和审美素养,为后续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创意思维基础,也是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所必备的敏锐思维习惯。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项目有名称: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索,项目编号:ZY20201260
参考文献:
[1]那玉.高校设计素描教学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8):139-140+143.
[2]陈仙都.对于高职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48-149.
[3]李宁宁.浅谈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人力资源,2019(8):11-12.
[4]林家阳.图形创意与联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