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要重在有效
2021-09-26王建民
教育家卡尔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以说,提问是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而通过有效的提问措施,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满足感与参与感,提升了学习的自信,这将极大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再投入,形成学习效果的良性循环。此外,初中生作为青春期的孩童,自信心的培养对其学习生活及性格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当下的传统语文教学中,众多的语文教师只注重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在课堂上强行“灌输”各式方法与技巧,却忽视了课堂本该有的活跃性,使得学生越来越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只会按照所谓的“问答套路”套用格式技巧去解答语文问题,导致答案千篇一律,全然没有语文本该有的开放式学科色彩。很多教师可能认为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逗学生开心的一种“小手段”,但实际上,提问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文章、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提问的导向与策略,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直至弄懂作者的写作手法及表达的深层涵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有意义或者说是有效的提问,学生也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因此,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重在“提问”,难在“有效”,只有充分有效利用提问手段,在课堂上搭建起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循循善诱,才能行之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使学生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等得到全方位提升,达到语文教学的良好效果。
一、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公平,落实在教学中也更要注重提问的公平,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太过偏袒,也不能因观点不同而对学生大加斥责,这些都将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使得课堂成为一位老师和几位学生的“小课堂”,其他学生必然会产生嫉妒心理或厌恶情绪,乃至对课堂逐步失去兴趣,这与提问教学的理想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实际上,“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由于性格因素、成长环境、知识储备等原因对各个问题的想法必然是有差异的,甚至大相径庭的,但正如伏尔泰所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面对学生更是如此,不仅要帮忙“捍卫”每个学生的言论回答,而且要积极予以鼓励,对每个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表现唯唯诺诺的学生也不能强行要求他们说出答案,而应当耐心引导,积极鼓励,对“站起来”的行为予以表扬,对回答的问题表示赞赏,同时制止有些学生课上可能存在的诋毁或嘲笑言行,也进而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当然,学生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哈姆雷特”也必然是性格迥异的,考虑到每个学生曾经的教育经历、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个人能力与知识水平也必然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班上学生有所了解,可以提前与班主任交流,基本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大致情况,在抛出各种开放式抢答的同时,也配合好点名提问等策略,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设计有区分度的提问。例如对于有挑战精神的学生多设计难题,对活泼开朗的学生多设计开放式题目,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设计他能力范围之内的题目,降低一些难度系数,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增强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同时提升课堂积极性与活跃程度,使提问产生应有之效果。
二、有的放矢,明确问题导向
课堂上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导向应当是极为明确的,也是具体的,问题应当像学生前进航道上的一个个灯塔,指引学生的小海船驶向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通向真理与知识的港湾。否则,无效的提问不仅未能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航线,甚至会导致航线偏离,使学生毫无方向,空忙一场。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可能存在“为了有问题而提问”的情况,名义上为了使得课堂不至于太沉闷或者为了教学形式而编造问题抛给学生,但问出的问题毫无“营养”价值或者问题模糊笼统,使得学生昏头转向。因此教师要学会设计问题,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明确每节课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为角度归纳问题核心,而后进一步发散开去,引导出一系列小问题,最终指向当日课堂的重点内容,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得学生真真切切明白问题背后的深意,以此解开疑惑,起到“拨云雾而见青天”之功效。
例如,在讲授课文《背影》时,有些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会直接抛出一长串问题:“朱自清父亲为什么去买橘子?课文对于朱自清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用了哪些词?这些词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同时面对几个问题,学生很可能顾此失彼,不知道重点回答哪一个,对问题本身也容易遗忘,从而产生歧义;而且由于问题较多且最后一问比较难,回答会比较费劲,课堂容易陷入无人回答的“冷场”情形,学生即使回答了也不知道老师想表达什么。因而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当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做到每个问题提出,有的放矢,指向明确。比如可以提问:“朱自清在文中多次写到自己流泪,大家到文中找出来,然后说出每次流泪的原因,到底为什么流泪?”这样问题的重点就是朱自清每次流泪的原因,学生可以通过寻觅流泪的原因并想象作者的情感,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背景,从而逐步引出下一个话题。或者还可以询问:“你们父母平时有哪些行为让你感动过?”以此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回忆,让提问不仅“接地气”而且也与教学主题相符。
三、循循善诱,注重提问策略
新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课堂应当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探索欲,但对于有效提问的要求,除了问题的导向性需要明确外,各个问题之间的铺垫也极为重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进行有层次的安排,最好是由易到难,各个问题之间也要体现出逻辑性与关联性,提问要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同学,但也要注意不能为了问题数量而随便提问。在如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教师应当积极做好学习引路人的角色,使问题具有启发性,循循善诱、逐步递进,规划好问题的形式,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也要灵活改变问题的模式。
例如在学习课文《故乡》时,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注意问题的铺垫,例如在课堂学习前先提问学生“是否还记得闰土?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鲁迅文章中闰土的样子,然后把你心目中小时候的闰土样子讲出来”。在讨论过后还可以再次提问:“你们觉得长大后的闰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种开放式的问题可以持续时间久一些,让同学们充分予以想象,也激发他们对文章的好奇心;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同时让学生们带着更细致的问题进行阅读:“现在闰土是什么样?作者认为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模样?”读完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联系与之前想象的落差思考原因,明白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然后在具体阅读学习章节时再询问更加深入的问题:“作者所认为自己与闰土这层隔阂具体指的是什么?你认为他们之间为什么会产生隔阂?”从而使得问题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着眼于旧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人的成长展开回答,从而理解鲁迅对时代沉沦颓废的悲愤以及对新未来的殷殷期望,从而升华全文的中心思想。
在教学中,问题永远不是目的而是形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极力探索有效实用的问题策略,不搞“一言堂”,以有效提问为指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最后深入课堂重点,使得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文章要义,提高学习自觉性。而在具体教学中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指向性与明确性,做到有的放矢;在提问时应照顾到全体学生,做到公正對待、因材施教;教师具体提问时应注意好兼顾问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做到层层铺垫、循循善诱,引导出教学重点,使得学生得以充分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整体课堂提问的质量,有效达到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廖晓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4):103-104.
[2]廖秋英.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97-98.
王建民,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