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与妻”书,亦是“与国人”书
2021-09-26李承明
历史上脍炙人口的书信甚多,唯林觉民的《与妻书》读来总令人心潮澎湃,书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与爱情的交融,总让人感觉到这不仅是写给妻子的书,实际上也是一篇写给全体国人的书。
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其写给妻子一份家信,即我们今天读到的《与妻书》。这封家信一经披露,就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的枪响已经远离了今天的人们,革命的销烟也已经完全被和平建设的风儿吹散,但书信中所留下的这份感动并没有丝毫的减损,一代又一代的人被《与妻书》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者的大爱情怀所激励和鼓舞。[1]这种鼓舞既是源自于每一个读到此书信的个体的内心感触,也是源自于书信中的内容与具有家国情怀的所有国人的内心共鸣。
因此,读《与妻书》既需要站在个人层面,也需要站在国人层面,既需要有面向个体的微观视角,也需要有面向全体的宏观视角。如此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才可以在自己面前,在学生面前构建出一个好丈夫的伟岸形象,一个乃至于一类革命者的伟大形象。
一、“与妻”解读
据考证,《与妻书》作于辛亥年三月二十六日即公元l911年4月25日深夜。三日后,即公历4月28日下午5时许,林觉民在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中中弹被捕,不久英勇就义,时年24岁。阅读这封家书,几乎令所有人感慨而系之的,就是作者面对可能到来的死亡的那份从容与镇定。[2]
与妻书,首先是“与妻”的。无论是站在丈夫的角度,还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读这份《与妻书》,都会是百感交集的。作者林觉民为了革命,只能与爱妻诀别,这并非作者冷漠无情,而是在大义与小义之间做出了选择,尽管如此,作者仍然是“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这是一幅让每个人读来都感觉心酸、心痛的场景。作为一个深爱着妻子的丈夫,在这里每写下一个字,都无异于剜却心头之肉。作者既感觉到愧对妻子——吾至爱汝,同时又想让妻子知道自己的初衷——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常人因爱而抓住不放,而林觉民却是因爱而放手,在林觉民的心中,遇到爱妻而曾经产生的“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信念,却因为自己参与革命而不能与妻子长相厮守。可以想象林觉民在与妻书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与煎熬。
在书中,林觉明回忆了与妻子相处的很多场景:如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厚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棲之所……这种描写看起来繁琐,但实际上却反映了在作者的记忆当中,妻子相处的每一个场景都印象深刻。其后,“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並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这种执爱妻之手,与爱妻偕老的场景,对于身处囹圄当中的作者而言,回忆起来岂不又是心头滴血?!
可以说,林觉民如此与妻书,既是其内心至情之体现,也彰显着一对恩爱夫妻天长地久之感情愿景,对于任何一个妻子来说,这样的男人是值得托付的,对于任何一个丈夫来说,这样的男人是值得效仿的。
二、“与国人”延伸
然而,这封《与妻书》又不只是与妻的——尽管作者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仔细阅读书中之语言,其所体现的不只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责任,更是一个杰出社会个体对国家的担当。
纵览全书,可以发现作者对国家的忧思溢于言表,这种对国家的忧思之情远甚于夫妻间的儿女私情。事实上,《与妻书》既是一封书信,也是一封绝命书,其在向妻子明确“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在其坚信妻子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基础上,又希望妻子能够“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于是,“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这一信念便成为全书的点睛之笔之一,而这种情怀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生动的体现。
显然,这样的阐述已经不是面向妻子一个人,而是有面向全体国人的意蕴了。在林觉民所处的时代,国家风雨飘摇,万民生于水火,腐败政府已经无法为天下生民请命,唯有像林觉民这样的仁人志士敢于登高一呼,以一书生柔弱之肩担天下之道义,虽殒身喋血亦在所不惜。“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成为林觉民之信念,而包括林觉民在内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鲜血,亦成为昭告天下人之另一封血书。
所以从天下人的视角读《与妻书》,就可以发现虽然林觉民在写信时是面向妻子一个人的,但即使是林妻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人来读此书,亦有耳提面命的感觉,顿感身上责任重大。因此综合来看,书中既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阐明了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要服从于革命事业。理解到这一点,也才能读懂信中所蕴含之真挚感情,以及所充满的革命激情。理解其何以动人心弦,何以能被传诵一时。[3]
三、齐家与平天下的隐喻
生于华夏之每一个有担当的人,都知道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如此再看林觉民写信的背景,便觉历史之风云激荡与国人的命运衔接是如此的紧密。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失败,参与起义的林觉民受傷被擒。彼时,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根据史书记载,会审过程中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情形甚是动人。在审判的过程中,林觉民告诉主审的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因为林觉民的言辞真切,主审之一的李准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可以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而另一个主审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4]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林觉民被害,时年24岁。遗憾的是,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也郁郁而终,留下两个孩子由他人抚养。
如此从林觉民的个人命运角度来看,其以为革命牺牲而完成了“修身”的使命,却又因革命而未能做到“齐家”,因其英年早逝而不能平“治国”之愿,但却又因为革命殒身而遂了“平天下”之意。在《与妻书》中既读到了国,也读到了家,“国家”这个概念在这封书信中没有被明确书写出来,但体现得却又是那么的真切。“与妻”书中“与国人”的意蕴,也彰显着家与国的关系,此时国与家的概念不再空洞,书信中所表达出来的对家与妻子的眷念、对国家的忧思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铁肩担道义、齐家平天下的伟大人物形象。
今日再解析《与妻书》,又或将其与当下的现实结合起来,以林觉民之高意,看当下诸多之历史虚无主义,甚感民生之多艰,幸国家有中流砥柱,林觉民之革命精神终是大浪淘沙始见金,从而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脊梁。从这个角度来解读《与妻书》,可以发现其既有“与妻”的柔情,也有“与国人”的警醒。在任何时代读这封《与妻书》,都应当理解其描述彼时现实、映照当下现状的意义。作为后来的解读者,如果能够认识到这种意义的存在,那也就不枉林觉民书写这封信的意义了。
参考文献:
[1]潘宏.革命者的大爱情怀——林觉民《与妻书》赏析[J].语文建设,2012(18):55-56.
[2]王岩森.奇男子的真情文字——读林觉民《与妻书》[J].朔方,2008(8):56-57.
[3]赵景云.英雄本色儿女情长——林觉民《与妻书》赏析[J].新闻与写作,2006(05):39-39.
[4]洪鹄.辛亥革命先驱——林觉民后人《与妻书》绝唱之后[J].老同志之友,2011(22):6-8.
李承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