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雁归来》解读:也说“‘我们’是谁”

2021-09-26李大银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雁支点农场

一篇文本进入教材总是有原因的,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大雁归来》这篇作品,节选自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代表作《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此文也曾被选入统编版之前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以及鲁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1]一篇文章获得多个版本语文教材的青睐,其价值究竟在哪里呢?一般认为,本文的主题是环保,这样的认识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进一步认真解读这篇课文,就可以发现其中还有一些值得琢磨的地方。这些地方大多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描写,虽然初读的时候不起眼,但是如果仔细琢磨,又能够咀嚼出一些味道。譬如文中的“我们”!

“我们”这个词在课文当中出现了10多次,由于其更多是的作为定语存在的,因此读的时候更容易被忽视;但在仔细解读的过程中,又能够发现在不同的情形之下,“我们”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点,早就有浙江宁波的陈卉老师著文阐述过,笔者早就读过陈老师的文章,印象比较深刻。而带着这个问题不断的思考原文,今天读来又觉得有新的滋味。在此再就“‘我们是谁”作一个解析。

一、外显着环保的“我们”

陈卉老师当初曾经提过一个观点,说如果去掉这些做定语的“我们”,文章语言会更精练,意思也不会发生变化。而随着进一步的思考,陈老师又认为这个似乎可有可无的词引起了思考:“我们”是第一人称复指,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又包含了哪些对象呢?对这个词语的思考是否可以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呢?[2]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之下,其提出了“文本的独特性事实上体现着作者的个性”这一观点,并且认为“这种个性是有其社会性要求的”。很显然,文中的社会性要求主要就是指环保要求,也正因为如此,课文中的“我们”首先外显为“环保”意涵。

具体的说,“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这一句中,农场是属于“我们”即人类的,季节是属于“我们”和大雁的,而告知我们季节来临的则是大雁。一句话就写出了“我们”和“大雁”共存于同一个环境且互相影响着的场景——这种互相影响既包括大雁对季节的宣告,也包括“戚斯康星的法规”。在文中,“在我们的沼泽上空”“我们刚到的客人”等句子中的“我们”,都具有这样的含义。当作者用“我们”来界定农场、大雁、沼泽的时候,无不在透露着内心的一种情感,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正是环保内涵的充分体现。

应当说,这些“我们”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环保的浓郁情感,与作者的经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者在而立之年后不久,就成了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的教授,在事业走向巅峰的时候,他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买下了威斯康星河畔的一座遗弃农场,住进了农场的破木屋。在这里他通过植树、观察并记录动植物的繁衍与成长,努力平衡着生态……在这样的生活经历当中,作者心中的“我们”的内涵是丰富的,通过其作品中的“我们”来表现内心的环保情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自觉行为,而非刻意行为。

二、内隐着大雁的“我们”

环保存在于作者的心中,这是不言而喻的。作者舍弃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而选择了与大雁栖居,与自然共融,所追求的正是个人所能够做到的对环保的最大程度上的阐释。因此,当其写《大雁归来》的时候,所有对环保的情感都寄托在大雁身上。在作者的心中,大雁生长的样态就是环保的样态,作者心中的大雁作者心中的环保,当作者在文中写下“我们”时,这些“我们”当中是内隐着大雁的。

当然,作者是一位环保人士,《大雁归来》也并非一篇抒情之文(有人认为其是一篇“观察笔记”式的散文),因此作者在展现内心的环保之情时,又是借着“大雁”而描写的。作者在相对冷峻的笔锋里,所透露出来的对大雁的情感是深沉的,内隐的,当然,偶尔也是溢于言表的。

作者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这种详略得当的描写,既体现着作者作为一名专业的环保人士所应有的专业水平,同时又将自己对大雁的喜爱表露无遗。然而作者又不完全是用的一个冷峻的笔锋,因为其在生活中对大雁有着经年长时间的观察,情感早就已经深入渗透到了大雁身上,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重点难免也放在了抒发情感上,因此阅读全文并仔细揣摩,就可以发现其上下也都贯穿了“爱”的主题,充分表达着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3]

于是我们读到了“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在这样的句子当中,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可谓是溢于言表,可以想象作者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眼中所见与心里所想,都体现着对大雁的深沉的爱。

作者在文章中还写大雁有可能遭受到的厄运,这些描写与课文中的“我们”在文字上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更多的时候是用“它们”来界定的。比如文中的“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年五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它们”与“我们”看起来表述有所不同,但它们却又是遥相呼应的,所体现出来的恰恰是一种作者内心对大雁的深情,以及对伤害大雁的行为的憎恨与无言的愤怒。

三、“我们”是课文的支点

对于绝大多数文本而言,都可以读出课文中所写的“我”或“我们”,不同的文本当中,对“我”或“我们”的描写,有可能是内隐的,也有可能是外显的。无论怎样的情形,如果紧扣“我”或“我们”或与之相关的要素来解读,那总可以多出与文本主旨相关的内涵。有人说,《大雁归来》的文意可以概括为“有益无损的野性诗歌”。[4]这种借助于艺术术语来进行的阐释,不失为对《大雁归来》解读结果的精准概括。

课文中,大雁贯穿了全文,在“我们”与“它们”的交替描写中,作为“我们”的人,与作为“它们”的大雁,谱写着人与自然的相爱相杀,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作者将这种情绪描写的如此充分,因此如果将其比喻为诗歌,那其毫无疑问是有益无损的。与此同时,领略这种复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读者可以读到作者在其中既有着不懈的努力,也有着偶尔的无力。然而无论如何,只要紧扣“我们”来解读课文,那不仅可以读到“我”对“大雁”的热爱,也可以读到“我”对“大雁”的呵护。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大雁归来》这篇课文解读的支点,有了这个支点,就可以撬动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而所谓理解课文,既是指读懂课文的主旨,也指读懂作者。对于《大雁归来》这篇课文而言,课文的主旨与作者之间通过环保发生共振,环保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作者个体的个性体现。当作者的个性体现与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结合时,于是也就具有了震撼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综上所述,关注《大雁归来》中的“我们”,对于这篇课文的解读而言,就是一次正确的“支点”选择。与此类推,任何一篇经典文本的解读,都需要关注文中的“我”或“我们”,如此也就能够撬动对整篇课文的深度解读。

参考文献:

[1]刘栋.土地伦理的诗性——《大雁归来》中的生态意蕴阐析[J].语文建设,2018(36):47-51.

[2]陈卉.“我们”是谁?——对《大雁归来》文本独特性的思考[J].语文建设,2007(7):39-40.

[3]王艳丽.揣摩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以《大雁歸来》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8(21):29-32.

[4]范丽.有益无损的野性诗歌——《大雁归来》文意赏析[J]. 语文建设,2018(24):38-40.

李大银,贵州省黎平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大雁支点农场
农场假期
农场
大雁
大雁曲
大雁飞过
一号农场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