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要素在优化语文课堂生态中的运用
2021-09-26刘志军
刘志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通过改革,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就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学习活动要有启示性、陶冶性;就学习活动来看,要求学生多经历、多体验。上述特性的缺失会直接影响课堂良性生态的形成。课堂生态研究属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其研究对象应是课堂生态系统。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据此,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一个教学的场域,而拥有良好生态的课堂也可以视为是场域要素和谐并能发挥最大作用的课堂。我们可以借助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来进行要素运用的研究。
姚鼐的《登泰山记》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2019年版)》必修上册中,是一篇言不甚深的文言文。以往的教学中,存在学生浅读、教师浅教甚至不教的现象,认为该文没有太高的教学价值。笔者认为,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不光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还能体现它对优化课堂生态的实践意义上。以这一篇文本为抓手,教师可以让学生获取文言知识、文化常识,得到更多的语言训练;同时以语文活动来驱动教学,由浅入深,从分析文字之义到探寻作者幽微的精神世界,从知识积累走向能力培养,一步步将教学引向深入。
課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1.课堂导入:用历代吟咏泰山的诗文来导入本课。
2.整体感知:齐读全文;梳理文化常识,完成表格;开展“美文荐读”活动,概述姚鼐《登泰山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向初二年级的同学进行美文推荐,字数在100字以内。
3.游踪追寻:图说泰山,绘制泰山区位图和登泰山游踪图;语段赏析,欣赏登高远眺及观日出的场景;感悟分享,领略登泰山得到的人生的感悟。
4.探幽索隐:文法探究,探究本文对姚鼐文学主张的体现;心迹探寻,根据文本和补充材料探寻文字背后的情怀。
5.课后拓展:借鉴文中的写景手法,描写身边的美景;比较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试各用一个词来概括两位作者的特点并阐述理由。
在这个设计中,笔者尝试调动课堂教学中的场域诸要素——场域、资本和惯习,通过合理的设计与调控,让各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和谐共促,在师生与文本的多方互动中优化课堂生态。好的课堂生态有很多不同的标准,但师生和谐互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必然是其重要的特征。
一、场域主体的确认——多位一体的立体课堂
场域,简言之就是“关系”。而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阐述得最为经典的当属钱梦龙先生的“双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也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表述。也可以说是承认了教师、学生课堂双主体地位,它有效地跳出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型课堂和学生“无拘无束”的放任型课堂这两种课堂模式。一堂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都是师生双方参与甚至是多方参与的结果。依据场域理论,语文课堂场域主体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教师、学生、教材(文本)。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发布,引入了学习任务群,以往惯用的文言文传统教学方法(以文言虚实词、文言语法的讲授及语句翻译为主)已不能完全适用,因此需要重新落实教学内容和环节,这就更需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确定《登泰山记》一文的教学目标呢?除了要求学生把握常见的文言现象这样的基本目标外,更要带领他们走进作者姚鼐的内心,去探究其孤高傲岸的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兼顾“文”与“言”两个方面,既要有文字梳理(如积累文化常识等)的内容,又要有文学欣赏(片段赏析、知人论世、拓展阅读等)的环节。
教学如果不顾学生的现状(学情),就容易出现教学内容过浅或畸深的低效教学。故在教学设计时需充分把握学情,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握学情的途径可以是课前预习,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来检查。比如上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课上依据文本绘制泰山地形图(景物图)和游山线路图,即是在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实词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决定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要增加字词教学的环节。
教材(文本)也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要素,此次新课改理念下学习任务群概念的出现,让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老教材的“单元说明”中有“这个单元鉴赏明清散文”“要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的表述,主要侧重于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且其中并没有对《登泰山记》一文的具体要求;而在新教材的“单元说明”中,则有“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等更为明确的有关素养的表述。所以笔者在设计时加入了“文法探幽”“心迹探寻”等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姚鼐其人,又通过姚鼐的生平经历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深刻意蕴,在欣赏中提升品位,增强能力。
二、教学“资本”的运作——突破课堂的“围墙”
场域理论认为,场域内的竞争就是资本争夺的过程。作为文化资本的课堂场域资本,对它的争夺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恰恰是一种可令资本增值的良性竞争。但在传统课堂中,有时会“资本过剩”,更多的时候是“资本不足”,而有些过剩的资本本身便是无效资本,比如那些无用的陈旧知识、缺乏深度的思维训练等。在课堂场域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资本的传承和积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资本的获取过程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之以渔)比传授知识(授之以鱼)更为重要,即更有利于资本的增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的传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然而课堂里提供的有效资本却是极其有限的。除了知识识记之外,并未调动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在《登泰山记》的“语段赏析”过程中,笔者抓住了一个有歧义的词语现象——“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究竟停顿为“望晚/日照城郭”还是“望/晚日照城郭”?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的语境进行辨析,在辨析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以及对美的感受。如果将“望晚”理解为“傍晚”,则能突出时间的变化,说明作者在山顶欣赏美景,流连多时;而如果将“望”单独作为动词理解,则写出了登山者凝眸远眺的情态:两种理解各有情味。
资本获取的效率还与教师提供的资源多寡有关。一般来说,有效资源越少,资本获取的难度就越大;反之亦然。资源是否有效,主要看该资源能否推动资本的产生。比如重复的、陈旧的资源很难让学生产生获取资本的冲动;而过于冷僻、和文本缺少关联的资源也是如此。什么样的资源才是有效的呢?实践证明,对文本内容有拓展且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理解并形成新的能力的资源的,方可称得上有效的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从文本中了解姚鼐的心迹,课堂上除了让学生寻找作者登山的时间、路线、同伴外,教师还补充了作者离开京城的背景以及同游者朱孝纯的生平。这些课外知识的引入,让学生对这篇表面上平平的写景散文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不愿苟且为官、能“从容进退”的耿直的读书人形象便浮现来出来。既然讲到姚鼐,那么关于桐城派、关于“义理考据辞章”也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仔细研读《登泰山记》,我们发现,该文同样能体现姚鼐的散文创作观;虽然文字较为浅易,但还是秉承了他一贯的创作思想。在简单介绍桐城派创作理论后,放手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证据,虽然此种做法不免有附会之嫌,但对初识桐城派的高一学生而言也不失为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不错抓手。
教学资本,还可以源于学生思维的“不明朗处”,也可以来自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学贵有疑,疑问是教学的出发点,解疑释惑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要让真正的教学发生,先要有好的问题,而问题的第一个来源就是学生。课前有学生问:一般来说,春秋季节是登山的最好时节,作者为何要选择隆冬时节、冰天雪地之时来登泰山?如果教者认为这个疑问没有价值而置之不理的话,就将失去一个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入作者内心的机会。冰雪之于古代文人,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季节特征,“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张岱语)。把这个问题置于课堂,让学生依据文本、借助经验进行讨论,收获的不单是结论,获益的也不光是提出问题的那位学生。
文本中还有这样两段文字: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作者为何在文末处补充这些景物?它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对此,学生产生了分歧。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学契机,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段文字只是补充交代了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作者游泰山后的整体感受。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前一段文字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而后一段中的松石冰雪可能是作者傲岸性格的投射。这样的讨论也许无法得出“正确答案”,但却可以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思路,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本。
三、学生惯习的形成——从这一篇走向这一类
场域理论中的“惯习”不完全等同于平常说的“习惯”,它是一个持久的、可转移的“性情倾向”系统,常常表现出“抗拒变化”的倾向。积极的惯习对课堂教学起正向作用,而消极的惯习则对课堂教学起负向作用。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学生惯习比比皆是,如知识基础、阅读经验、前理解水平、课堂專注度等,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惯习也是语文教师突破课堂教学瓶颈的抓手所在。
好的语文课堂绝不会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也不会满足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它的价值更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想读、会读,融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产生自己的新想法,逐步完成阅读体验的迭代。这也可以看作是学习惯习形成的一个过程。课文的单篇教学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在实践的主题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等任务群教学,便是对单篇教学的有益补充,它们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触类旁通,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惯习的形成需要足够的阅读量的支撑,也就是要从这一篇(教材里的文本)走向这一类(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与文本相近的其他文本),从而践行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理念。笔者在《登泰山记》课堂教学结束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本文和同时代的另一篇短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放在一起比照,试各用一个词来概括两位作者的特点并阐述理由”。用这样的语文活动来鼓励学生用比较的视野和细读的姿态去欣赏这两篇短文,并通过多维度的比较去领会中国古代文人于山水中的寄托,从而形成阅读山水小品散文的全新惯习。
语文课堂的生态,一定会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有着各自的特点,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某些因素间难免会有矛盾、抵触之处,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课堂生态的建设。如果能扬长避短,则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使它们形成融洽的相长关系。场域便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关系、理顺这些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抓手,让课堂生态的优化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2]孙芙蓉.试论课堂生态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1(2).
[3]魏本亚.问题解决式语文学习的发生路向[J].中学语文教学,2019(9).
[4]潘朝阳.场域与惯习:新课程改革的社会学审视[J].教育探索,2012(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场域视野下高中语文课堂生态研究”(批准号17A13J2SZ26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