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人卢烈英在开拓中收获幸福
2021-09-26姜雯议
姜雯议
卢烈英
从上海的黄浦江畔到陕西的渭水之滨,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烈英回忆起学校西迁的那段岁月,至今记忆犹新。
一滴水的力量
2021年6月21日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精神的力量”系列报道,其中“艰苦奋斗”专题聚焦西迁精神,讲述西迁故事。
西迁已过去60余年,但那时候的点点滴滴依然铭记在卢烈英的心中。他对那些年的生活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非常坎坷。”1954年,刚刚毕业的卢烈英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次年,国家要将交大西迁到西安。从富饶的上海搬至西部地区,生活和工作都面临很大的变化,对卢烈英而言有很大的挑战,但24岁的他依然义无反顾地报名。时代的叙述细化到每个讲述者个体时,他们的命运发生的是远超于想象的巨大变化。大家原以为未婚的卢烈英没有顾虑,事实上却处处暗藏艰难。卢烈英的母亲不愿意离开家乡,他的女朋友也在上海工作,西迁离沪,意味着会发生很多变故。
组织上考虑到了卢烈英的情况,想要他留在上海,但卢烈英回复道:“不用照顾。”当时,作为在校职工,每个人在上海市区都有一套分配的住宅,一旦选择西迁,房子将会被学校收回,分配给新的教职工。也有不少人用这一点来劝卢烈英不要头脑发热,不要做后悔的事。卢烈英告诉他们,从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说,自己绝不后悔。
这样的选择早已埋藏在卢烈英心底。他刚上大学,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很多刚刚认识的師哥、师姐都自愿走上了前线,卢烈英回忆与他们坐在一起高唱《再见爸爸妈妈》的场景,已经泪眼婆娑,“我当年就立志,今后要服务国家,要对得起这些为我们牺牲的人。”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扎根西部,真的特别艰苦。”卢烈英说。因为害怕到了西部买不到商品,很多老师几乎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从上海带到了西安。1955年,包括卢烈英在内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批教师陆续到岗。火车一路向西北驶去,看到途经每座城市的车站越来越小,环境越来越差,卢烈英心里明白,挑战才刚刚开始。
正如卢烈英预想,西部地区条件很差,那时的西安城墙外,是土黄的大地,还有一些零星的学校。因为西迁行动迅速,西安市区还没铺设柏油马路,主干道都是土路。西北风大,晴天时会扬起很多灰尘,经过一趟,浑身沾满了尘土,所以被人们叫作扬灰路,而到了雨天,每一脚都会陷入泥里。南方来的老师和家属,不习惯西安的饮食,很多人只好跑到附近的县城用面粉换大米。
卢烈英不会生炉子,不得不学着干。和上海的煤饼不一样,西安当地只能买到土煤块,卢烈英要自己做蜂窝煤,烧火时常常呛得半天喘不上气。商品匮乏,很多粮食购销不畅,因为缺乏蛋白质的摄入,卢烈英有很长一段时间浑身浮肿。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西迁的教师们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程,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自编讲义,租借和制作实验工具,终于在1956年如期开学。开学那天,阳光从缝隙之中洒进以竹子为框架、茅草为屋顶的大礼堂里,洒在年轻教师和学生的脸庞上。
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说:“幸福不依赖外在的一切。”世俗的标准并不意味着成功,他认为幸福是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西迁的人们正是因为奉献的德行,在奋斗和开拓中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西迁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西迁精神一直在指引我前进。每个中国人都要把个人的事业和命运与党和国家紧紧结合在一起,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单纯是一种情感,爱国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卢烈英深情地说。
正是因为这种担当和责任,促动着卢烈英这批西迁教授联名向党中央写信。卢烈英说,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格外认同。他发现,刚刚搬迁来西安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来自沿海地区,而如今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少。“西部的人才流失很严重,这是很明显的。”随着改革开放,沿海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优秀的骨干教师也走了很多。时间在流逝,卢烈英急切地感受到,在世的西迁老教授越来越少,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当年“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奋斗”的西迁精神传递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对卢烈英等人的来信格外重视,不仅亲自回信,还前往西安探视。习近平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如今的西安已经气象一新,但是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那些梧桐树,依然讲述着60多年前的故事。栽下梧桐的人们渐行渐远,但是这些挺拔的树木,依然在坚守这片育人的黄土,用自己的年轮,记录着许许多多西迁人的故事。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