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明王朝1566》历史剧的真实性探讨

2021-09-26秦文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历史剧真实性

摘 要: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一经播出,就受到史学界和媒体的关注。本文认为该剧的成功得益于编剧很好地贯穿了历史剧真实性的内涵, 遂使得该剧成为历史行业剧的典范。

关键词:《大明王朝1566》 历史剧 真实性

《大明王朝1566》十年经典回归,于2017年登陆重庆卫视黄金强档,引来各方热议和观看热潮。《大明王朝》是近些年来中国历史剧创作的高峰,它追求历史正剧的真实,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一部难得的良心之剧。关于历史剧,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小菊指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指的是那些以历史上、史籍中记载过的人和事为创作题材,表达了人们所认可的历史通识,创作姿态严肃、不戏说、不调侃的历史题材戏剧作品”,《大明王朝1566年》是一部良心之剧,其历史剧的“真”体现三个层次,即是客观的、需要的、感观的真实,打磨成了这部有着严肃内核的历史大剧。

一、客观的真实

客观的真实,就是创作要尊重史实,对于内容的大致真实性要严格推敲。通常一提到真实,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客观真实,并把具备一定客观真实性的历史剧称作正剧,其他的一般称为戏说。将《大明王朝1566》列为正剧,应该不会有多大争议,该剧中很多历史事件基本上和《明史》一致。编剧刘和平还采用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诚如他说:“我的文学创作背后有许多支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史学界研究成果的支撑。譬如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等明史专家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明朝制度和明朝文化的学术成果。还有我的老师如刘泽华先生和冯尔康先生……他們在我写《大明王朝》时都直接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当然作为电视剧肯定有艺术夸张与艺术改编。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例,剧中关于对嘉靖、赵贞吉的塑造是符合其历史本来面目;剧中赵贞吉和高拱在会审海瑞时所秉持的不同态度,正史中没有记载,但二人确实有不和史实,因此,编剧的改编也是合理的。”

为了强化史实的真实,该剧在交代历史背景或其他重要事件时,以画外音形式采用正史之事实,让观众相信这就是历史。诸如:明嘉靖四十年(1561)夏,在胡宗宪的部署下,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江义民的协助下,从陆海分两路攻击倭寇驻于温岭东南海面的水寨(第21集);据载,明嘉靖四十年七月,各处援军未到、军需不继之困境,胡宗宪竟亲督戚家军发动了第八次台州抗倭大战,其身冒炮矢,意在殉国,以全忠名。赖戚家军将士奋勇血战,他没能殉国。该次台州大捷促成了与为患十年之倭寇最后决战的态势(第26集);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帝朱厚熜去世。据《明史·海瑞传》载:“海瑞闻讯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第46集)类似例子很多,长达46集的历史剧,涉及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编剧准确运用画外音形式能够完成故事场景的对接,传达画面无法承载的信息量。例如胡宗宪抗倭事件显然不是本剧的重点,但需要作必要的交代,因为它关涉剧中许多人物的命运,所以运用了画外音连缀起整个画面。

剧中的重头戏是海瑞上疏,海瑞上《治安疏》发生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海瑞因为明世宗二十余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深居西苑,只求长生不死之术,致使国事日益衰败,特买好棺材,诀别妻子,遣散僮仆,冒死上《治安疏》,剧作在进行演绎的同时采用了基本史实,这与《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海瑞传》记载基本一致。

该剧《治安疏》一节最为精彩,海瑞主辞激烈,切中时弊,直指皇帝,嘉靖帝见疏勃然大怒,掷疏在地,便要逮捕海瑞,经劝阻,将疏留下,仍将海瑞下狱论死。电视剧中借国子监司业李清源驳斥海瑞疏文之机,向观众呈现出疏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为广大观众展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事件始末,就如同史书的纪事本末体,纵横兼顾。

二、需要的真实

需要的真实,之所以能独立于客观真实而存在,是因为历史的记载不可能完美无缺,历史不可能复原重现,历史需要现代人的推断、解释甚至想象,而所有的推断、解释和想象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当下历史语境的影响。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艺术的真实,它要想象和虚构并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因为它毕竟属于艺术创作,需要满足观众主观意象的需要。观众许多时候期望历史能为现实提供经验参考,期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联想。

如关于海瑞上疏的戏份,在《明史·本纪第十八》中仅有一言:“( 嘉靖)四十五年春二月癸亥,户部主事海瑞上疏,下锦衣卫狱。”而在《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海瑞传》则交代得详细些,不但有海瑞上疏的原文,而且还记载了各方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到了电视剧里面,从41—46集都是围绕海瑞上疏所引起的各方面的反应、态度及事件最终结局的呈现。重要桥段如:“海瑞送别母与妻,能否再见未可知”,“以正君道明臣职,海瑞死谏触龙颜”,“海瑞获罪入诏狱,黄锦挨打陷昏迷”等都是于史有据,言之凿凿。

但历史剧不是照搬历史,应该尚史而不拘泥于史,要善于敷演。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失去了当下的语境,历史可能真的一无所用,甚至可能无法存在下去。“赵贞吉审讯海瑞,嘉靖帝拒看供词”“重镣在身拒爬行,高拱一言去刑具”“嘉靖帝乔装入狱、海刚峰针砭时弊”“伯牙子期成朋党,王用汲无辜被捕”等显然是作者为了强化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而作的合理演绎。我们知道,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只有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期待,符合事理逻辑的艺术情境,即假定的艺术情景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被观众接受,才能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以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优秀的电视剧要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如嘉靖和海瑞的最后谈话中,嘉靖帝谈的更多的是一种封建社会里君王的御人之术,这当然符合他的阶级立场和性格特征,但剧作的落脚点不在此处,当嘉靖帝问及海瑞:圣君、贤主(尧、舜、禹、汤、汉文帝、汉宣帝等)在哪里?海瑞铿锵有力地回答道:都在,在史册里,在人心里。紧接着画面转换到“京郊大雪,尸横遍野,海瑞巡查”的场景,这正是他上疏的目的:一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二为我大明的万兆黎民。显然,该种观念符合我国当下的现实需要和民主传统。 诚如编剧刘和平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一部关于人生的电视剧,而不是政治戏,我只是回应一种呼唤民族优秀文化回归的思潮”。海瑞的言行更多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重农爱民的民本思想,与当下的社会实践有很多契合点。

三、感观的真实

感观的真实,通俗地说就是制作上的逼真、精美。感观的真实建立在前两种真实的基础之上,是通过众多细节化、技术化的手段将真实呈现出来,让人们更好地观察和感受到前两种真实。

以服饰为例,虽说某些地方还不完善,但总体感觉剧中的大明衣冠是众多电影、电视剧中最精美和接近历史事实的,色彩花纹既尊重历史又有创新设计,尤其二品以上官员那种华丽的大红配大团大片的深色繁复花纹,庄严华丽。常见的有:文武冠服、斗牛服、飞鱼服、一品常服,等等。演员服饰在基本遵循《明史·舆服志》的同时且有所变化。严嵩所戴为宋代展脚璞头,可能是受了京剧中戏剧人物装扮影响,况且《明史·舆服三》确有:“麒麟本公、侯服,而内阁服之,则嘉靖中严嵩、徐阶皆受赐也”的记载,因此严嵩之服异于别人也是合理的。嘉靖帝在剧中不着冠冕,不戴帽子,头发散落地披着,显然是为了衬托他好修道炼丹,而在第39集御驾迁居新宫时嘉靖帝和众臣都头戴花冠,这也符合道教装束。

再以演员表演来看,我们仔细咀嚼着剧作里每一个人物的表现,从手指动作到表情眼神,丝丝入扣,绵延不绝,每一个演员都将剧中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朱厚熜(陈宝国饰演)出现了,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大明朝政权,陈宝国对其内心刻画很细致,把他对臣下那种洞若观火的心思都体现出来了;严嵩(倪大宏饰演),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二十年把持内阁的首辅,他党羽密布,权倾朝野,但是却能在家产被抄没、儿子被砍头之后,仍然独保其身,直至寿终正寝,倪大红将其老谋深算、大奸似忠刻画得入木三分;海瑞(黄志忠饰演),数百年来民间广为传颂的清官典范,敢于挑战皇权、斥责皇帝、不惧牢狱和死亡的威胁, 他把一身风骨的海瑞演绎得入木三分。很多小人物的扮演也很出色,例如杨金水(王劲松饰演)把握角色特别自如,身临其境一般,既有外交官的自豪和风度,又有对宫廷的畏惧和对下人的做派;田有禄(马小宁饰演),淳安县丞,演出相当出彩,狡黠、世故、欺软怕硬、阿谀奉承,如同戏剧舞台上的丑角,于剧情不甚重要却能增加许多笑料。

以音乐为例,《大明王朝1566》配乐大量引用西方古典音乐,尤以法国、德国、希腊音乐为甚,当海瑞、嘉靖、嚴嵩等人出现时播放西方古典音乐,乍看之下令人咋舌,扣人心弦,但音乐无国界,且这当中许多配乐,反倒颇为应景,妙处不少。主题曲《治世民为天》,一腔正气,为海瑞而唱,为所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者而唱;片尾曲《海阔天青》,沉郁苍凉,像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第8集高翰文上钩的那段配乐,音乐婉转忧伤,简单的旋律里透着复杂的情感,第3集、第28集也出现过;第6集肖邦的钢琴曲,明快的音乐声中,海瑞赴任,面对的却是一段凶险的仕途。当然,剧中很多场景也运用了中国古典音乐,如第8集中高翰文教授芸娘《广陵散》的古曲,看似平静的表面掩盖着波诡云谲的阴谋。

《大明王朝1566》在遵循一定史实的基础上演绎,恰当把握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表达一种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画面富有古典意境,是一部难得的良心之剧。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 者: 秦文平,硕士,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历史剧真实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戏剧人物角色与历史中人物形象的差异
是非功过任评说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