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下”

2021-09-26李雨婷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力量感西楼木叶

摘 要:在诗词中,“下”字由于形象性比较弱,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其本身带有的速度感和力量感,使其常常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和比较,具体展示“下”字在诗词中的活法妙用。

关键词:下 力量 速度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剖析了“木”字的语言暗示性在意境构建方面的特殊效果a,眼光是非常独到的,而且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于“木叶”的关注。但是由于“木叶”的巨大光芒,常常让人忽视了在其之后的“下”字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下”字在整个句子的意境构建上的作用完全不亚于“木叶”,甚至在后世继承此用法的诗词中,艺术贡献也是巨大的。只不过“木叶”的形象是具体可感的,加之《说“木叶”》一文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影响力,所以更引人注目;而“下”字的形象性比较弱,往往“隐藏”在诗词中,故而很难引起注意。

一、“木叶下”与“下西楼”

我们先看一看“下”字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意思。“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下落”,“下”自然是“落下”“降落”的意思,但是为何用“下”不用“落”呢?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解释“落”说:“凡艸曰零,木曰落”,意思是草掉叶叫“零”,树木掉叶叫“落”。就是说,不管把“木叶”组合在一起还是单独说“木”和“叶”,用“下”貌似都不合适。至于为何不用“落”,我们不妨看一下“落”字在诗歌中的常见用法,如“西宫南院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庾信《怨歌行》),“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等等。可以看出,“落叶”“落花”“落月”“落泪”“落星”是“落”字的常见搭配,由此看出,“落”字多形容慢慢地、轻柔地下落的东西,而这些意象又都是温柔深情、意境优美的,故而“落”字在诗词中显得温柔雅致、缱绻盘旋。

其实,若没有“木”字,此句也可改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落”,既能表达树叶下落,也与前面“袅袅秋风”轻轻吹拂,“洞庭波”慢慢泛起,加之“兮”字延长声音的缠绵感相匹配。而用“下”字,正因为句中用了“木”字。“木”字让我们潜意识地想到了树干、木板,而树干比树叶更有重量感,叶子可以翩翩而落,但“木叶”只能迅速下坠,显然,“落”字在此处便不合适了,而“下”字带有垂直下降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显得干净利落。

如果屈原用“木叶”而不用“下”,那么整个意境中的萧瑟秋意一定会大打折扣,故而“下”字和“木叶”在意境構建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后世学屈原“木叶”,不仅学到了“木”字的精髓,也体会到了“下”字的妙处。他们表示“木叶”下落的时候,很多用的都是“下”字,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张耒《风流子》),“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蔡伸《水调歌头》),“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李白《秋思》)等。

“下”字不仅用于“木叶下”这一搭配,因其带有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故在其他用法中也有点石成金的效果。且看唐代诗人李益的《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这首诗前两句写主人公躺卧在珍贵的竹席上,内心的思念随着流水远去。而后风云突变,与对方远道相期,而对方却失约了。主人公的佳期相会之梦破碎后,心情急转直下,明月良宵,也无心赏玩,任凭那明月沉下西楼。b一个“任”字,说明这里的情绪是带几分激愤和决绝的,故而明月落下也是迅疾有力的,否则便与整诗意境不符了,而“下”字带有这种利落的动感,“落”“降”“沉”“坠”等字均表达不出这种韵味。

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等,都是巧妙地运用了“下”字的力量感和速度感。

二、“醉下烟波”

其实,以上的例子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用到“下”字时,都有一个明显的高度差,能体现从上到下、从高到低的过程。例如“木叶下”指树叶从树枝落到地面,“下西楼”指月亮从西楼上方落到下方,“飞流直下”指瀑布从高处倾泻到低处。但还有一部分用“下”字的诗词没有明显的高度差,那为何还要用“下”字呢?我们可以分析何景明的《秋江词》:“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泛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美人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秋水。鱼初肥,酒正美。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这首词以烟波浩渺的秋江为背景,草木上的露珠渐渐晒干,翠绿的莎草也已经成熟。蒹葭生长在浅浅的岸边,江风使那碧绿的芦苇泛起层层绿浪。而江风吹动着帽巾,因发短而感受到了寒意。美人临风独立,秋江乍晴乍雨,小船等到雨过天晴,斜晖映在江楼窗棂,舟中藕香阵阵,引得词人在楼前芳草地上徘徊,勾起愁思。西风习习,花瓣纷纷落到江面,酒美鱼肥。而后由近景转向远景,江水在月色映衬下宛如洁白的丝绢,且把心头思绪付诸流水,随之漂泊到千里之外。在这里可以发现,虽然江水是从高处流往低处,但毕竟远远达不到垂直下落的角度,瀑布飞流倾泻,用一“下”字方为贴切,何以高度差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江水也用一个“下”字呢?

孙学堂教授曾在《何景明与唐诗》中这样评价“醉下烟波千万里”:“变凄迷为俊快,以更为渺远的意境把伤感情思表现得若有若无。”c这里的评价非常到位,而造成意境转变的奥秘便在一个“下”字。虽然这里的江水顺流而下并没有明显的高度差,但是“下”字简洁的速度感使意境变得“俊快”,正因这种速度感,思绪才能迅速融入那浩渺的烟波,转眼便随之远到千里之外,才能产生“渺远的意境”和“若有若无”的效果。若用“到”“去”“入”等字,虽然也能部分表达这种情感,但思绪与烟波相融就变得慢多了,而且缺少了急速的动感,更谈不上远去“千万里”的流畅感了。

与之类似的用法也不少,很多与江水有关,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等。

三、“下白登”与“下益州”

从以上可看出,若是在陆地上用“下”字形容下落一般都是有高度差的,强调下落的力量感与速度感;在江上用“下”字一般没有明显的高度差,但能迅速拓展横向视域,速度感体现得更明显。我们发现,在描述战争的诗词中,兼顾了水陆两种用“下”字的情况。

陆战以李白的《关山月》为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开篇四句便渲染了一种苍茫雄浑的意境,那苍茫的云海、高悬的明月、呼嘯的长风,仿佛一齐奔涌到我们眼前,而后“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时,曾被围困在白登山上,“下”虽然做“出兵”讲,但一个“下”字,将想象中汉军从白登山冲锋而下、势如破竹的景象描写得更迅疾有力,这是利用高度差增强了冲击力。而青海附近在唐朝是与吐蕃的交战之地,一个“窥”字,又横向拓展了视域。这两句从现实写到历史,又由历史写回现实,既有历史的时间跨度,又有广袤的空间跨度,从而用宏大的背景体现战争的残酷。d只有战争写得足够残酷,而后的“叹息”才能产生更大的艺术张力,而在战争的描写中,“下”字用高度差带来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显然功不可没。

水战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为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首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用高大的战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一个“下”字,体现出西晋水军朝夕之间便至东吴的速度感。只有写出西晋水军的磅礴气势,才能把吴国气势消沉、人心惶惶的覆灭之气衬托得更形象。改朝换代,历史兴衰,诗人才能产生人伤往事、物是人非的历史之感,面对那萧瑟秋风中的芦荻,悲凉之情才能更令人惆怅。而“下”字在高度差不明显的江上,拓展横向视域以及加强速度感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下”字带有的力量感和速度感在不同情况下侧重不同,在有高度差时侧重下降的力量感,高度差不明显时则侧重于移动的速度感,从而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发挥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下”字这个例子可以启发我们更加关注诗词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a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83—290页。

b 高静:《王昌龄与李益的闺怨诗比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c 孙学堂:《何景明与唐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d 王振汉:《“意与山川同廓”——李白〈关山月〉的空间描写艺术鉴赏》,《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作 者: 李雨婷,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力量感西楼木叶
军装散漫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树寇之美
撞击金属
梅大圣
灵犀
咏菊怀李清照
盏中,木叶似小舟
秋雨
修篱种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