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女服饰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2021-09-26陈飞荣
陈飞荣,陈 敏
(黎明职业大学 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蟳埔女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蟳埔女服饰。蟳埔女服饰的主要功能重在生存需要,实用性强。其“大裾衫、阔脚裤、簪花围” 的服饰特点,古老朴实、造型独特,已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蟳埔女服饰文化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有学者对蟳埔女服饰做了一定的研究[1-2],但主要着眼于结构研究和制作工艺上,对蟳埔女服饰文化具体的传承方法研究尚有不足。基于此,本文从蟳埔女服饰文化保护现状入手,分析人们在保护和传承蟳埔女服饰文化面临的不足,探索数字化保护蟳埔女服饰文化的措施。
一、蟳埔女服饰文化现状
随着泉州市中心城区逐渐东移,蟳埔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正面临着城市化的侵蚀。年轻的蟳埔女不再以海边劳作为生,早已融入现代社会,接受现代服饰文化,在平时生活中穿着现代服饰。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蟳埔女服饰失去日常穿着实用性,仅作为传统服饰文化存在。在婚丧嫁娶或者每年农历三月初九的妈祖天香巡境风俗活动等重要节日穿戴。日常生活中仅有老年人保持传统装束,蟳埔女服饰文化正面临着被淡出的危机。图1为部分传统蟳埔女服饰实物展示。
图1 传统蟳埔女服饰
(一)服饰展示空间受限
传统的蟳埔女服饰保护与传承一般通过服饰实物的展示和收藏来实现。蟳埔女服饰实物展出,通常采用平面铺排展示、衣架支撑展示、人体模型静态展示和模特表演展示等形式。这几种展示方式对空间的需求大,一般情况下只能部分展出,只有在大型活动中才能有机会展示更多的服饰。而收藏的蟳埔女服饰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气的氧化作用,容易出现面料花纹变色、质地变脆等情况。而长时间处于展示状态的蟳埔女服饰也会因为沾满灰尘或玻璃柜的光线折射等问题,影响人们对服饰的欣赏。
(二)服饰制作技艺复杂
蟳埔女服饰在款式结构、制作工艺、色彩搭配、材质、文化寓意中,都凝结蟳埔女长时间的智慧劳动和体力劳动。蟳埔女上衣面料花色、拼接花样繁多,“簪花围”头饰工艺更为精细,每个手工制作的环节都有讲究之处,需要长年累月地反复制作才能获得其精髓,传承难度较大。然而,正是这种复杂且精湛的技艺,使得蟳埔女服饰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具有传承价值。
(三)服饰文化传承人不足
目前,由于绝大部分蟳埔女日常生活不再穿着蟳埔女服饰,因此,传统蟳埔女服饰的消费群体主要来源于民俗演出和老年人订制,数量有限。蟳埔女服饰的制作主要以师徒式的传承模式进行,学徒一般要经过5~6年才能出师。蟳埔女服饰制作工艺较复杂,耗时久,但售价不高,而年轻一代的蟳埔人更多地追求高收入的新兴职业,难以静下心来完成繁琐且复杂的传统手工制作,导致传统蟳埔女服饰的传承人不足。
二、蟳埔女服饰数字化保护的措施
(一) 增加保护和传承空间的多样性
1.开设数字化商店
蟳埔女服饰文化是起源于地方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只有本地区的人先行动起来,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蟳埔女服饰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相比实物展示空间要求大、人员需求较多的传统服饰商店,开设蟳埔女服饰文化数字化商店,是一个能跨跃时间、空间限制的传播渠道。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蟳埔女服饰文化数字化商店,便可欣赏和选购各式精美的蟳埔女服饰,有利于加快蟳埔女服饰的传播速度,加大传播广度。数字化商店的运营还可以带动蟳埔女服饰文化产业链的经济收益,而良好的收益能驱动更多人主动参与到蟳埔女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中。
2.搭建短视频直播营销平台
短视频直播营销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节目的营销方式,其优势在于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 汇集更多志趣相同的人,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利用短视频直播营销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展示蟳埔女服饰穿着效果、生产生活场景和文化内涵,为蟳埔女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途径。此外,短视频直播营销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通过出售蟳埔女服饰相关产品,为传播者和传承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增添保护和传承方式的趣味性
1.构建数字化虚拟VR空间
将蟳埔女服饰的穿用和制作技艺按不同年代、性别、季节、服用功能、款式分别拍摄,真实还原蟳埔女服饰穿着环境,并配上详细的解说词。用户通过数字化虚拟VR空间,就可以看到穿着传统蟳埔女服饰的三维立体效果,并投射在取景于蟳埔村的各种生产、生活场景的仿真虚拟网络空间里,体验“挖海蛎”“织渔网”“捕鱼”“挑担卖海鲜”等传统蟳埔女日常劳作。通过这种代入式的体验,让蟳埔女服饰文化增添时代感和趣味感,激起人们对蟳埔女服饰文化的兴趣。数字化虚拟VR技术不受限于时间、空间以及保存条件、保护技术等客观因素,便于参观者全面了解蟳埔女服饰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
2.举办网络蟳埔女服饰设计大赛
随着全球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化的传播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举办蟳埔女服饰设计大赛,吸引在校学生、行业企业的设计师以及热爱蟳埔女服饰文化的社会人士参与。通过发起参赛作品的网络投票,深入挖掘用户的人脉资源,让更多人参与遴选出优秀作品的同时,传播蟳埔女服饰文化,有利于扩大蟳埔女服饰文化的影响力。
(三)增多蟳埔女服饰文化的传承人
1.完善国家数字博物馆的蟳埔女服饰文化数字化工作
数字化传播集语言、文字、声像为一体,已成为当代信息社会新媒体传播的主要途径[3]。2006年6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开通,意味着保护文化遗产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物保护、口授传艺的传承方法。文化数字化也就是将现实世界中的民族传统服饰,通过扫描仪、摄像机、录像机等电子设备,生成相应的数字信息,输入计算机内部保存或进行下一步的处理[4]。蟳埔女服饰文化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录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民俗类别中,不仅增加一个宣传面广的官方渠道,也打开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蟳埔女服饰的窗口,让更多人参与到蟳埔女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而将拍摄蟳埔女服饰文化和技艺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上传至数字博物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传承人数量的依赖。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各个国家、地区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增加蟳埔女服饰文化被广泛传承的机会。因此,完善蟳埔女服饰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收录工作,是当下蟳埔女服饰文化保护的重要措施。但至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上,还没有上传蟳埔女服饰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便于传播的数字信息。
2.联合高校培养蟳埔女服饰文化与技艺传承人才
高校是新兴文化主力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年轻人高度聚集的场所。高校学生拥有相似的思想底蕴,容易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生共鸣。通过联合高校培养的方式,可以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和学习蟳埔女传统服饰文化。
首先,建立一个“理实一体”的资源库,用文字、图像、短视频等媒体手段展示蟳埔女各时期传统服饰的款式造型、色彩、面料质地、配饰、裁剪制作工艺、头饰工艺等,拍摄蟳埔女服饰非遗传承人裁剪和缝制蟳埔女服饰的过程,并还原成服装结构裁剪图。开放资源库使用权限,让学生在校内校外都可以使用。其次,将整理好的传统蟳埔女服饰文化知识与制作技艺分解成碎片化知识点,制作成短小、有趣、新颖的微课上传网络平台,方便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在线反复学习,完成理论作业和实践作业,并将作品上传网络平台,老师定时检查学习情况,并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蟳埔女传统服饰文化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
三、结束语
蟳埔女服饰款式结构独特,面料鲜艳大胆,不仅融合了闽南和中亚的特色,也体现蟳埔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和技艺。蟳埔女服饰文化是泉州多元文化不可多得的绮丽瑰宝,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数字传播是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蟳埔女服饰文化的表达与呈现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利用数字化的手段,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中,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