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
2021-09-26陈远宏
陈远宏
(黎明职业大学 科学研究处,福建 泉州 362000)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这是基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是高职学校契合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补齐学校科技创新短板、提升技术服务能力的内在需求[2]。新形势下,研究实践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也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999年,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概念首先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走向全球:美国创新形式》中提出。2003—2005年,荷兰官方评价创新平台的最大特点是能影响政府科技政策,有能力让创新战略议程进入荷兰政府的政治议程[3]。2005年11月,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推出“创新平台”重要科技计划,目的是将企业、学术界及相关机构的资源汇集,开拓新市场、迎接新挑战,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欧洲制造技术平台(Europea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latform)成立以来,奥地利、波兰、丹麦、葡萄牙、德国、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瑞士、英国以及荷兰等欧盟成员国纷纷建立了与其对接的国家制造技术平台,这些国家和地方制造技术平台根据欧洲制造技术平台制定的战略目标优先级开展研发活动并将创新成果向企业推广。从现今各国技术创新水平来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模式各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存在差异。日本立足企业,美国立足职业院校,德国立足“企业+职业院校”。对比实际效果,德国模式更胜一筹,其本质在于打破政行企校资源壁垒,由政府牵头,企业和职业院校形成知识联盟,制定共同目标并协同运作,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开发和增值,依托“双元制”职教模式实现产学融合发展与技术技能积累,实现输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遍布德国乃至欧洲各行业,这对于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振兴功不可没[4]。
2009年我国技术创新工程在全国范围试点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行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以支撑产业发展为使命,以有效整合大学、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等资源为途径,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系统”[5]。多年实践证明,创新服务平台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供给,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6]。因此,“平台”建设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协同创新平台的基本理论、模式选择、绩效分析、机制探索等主题研究。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基本理论研究,着眼系统失灵理论、平台理论、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等,提出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成果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基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提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评价参照;三是基于大学科研创新模式与平台建设研究,提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对策和构建方案。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双高计划”背景下,如何对接新时代科技发展趋势、汇聚全球资源、凝聚政行企校力量,建设资源共享、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模式?当前高校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如何集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智库咨询功能于一体,突显服务区域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功能?这些都是研究重点。
二、相关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一)产教融合“大平台+”战略的提出
高校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2002年科技部提出“科技大平台”设想。2018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提出推动产教融合“大平台+”战略。产教融合“大平台+”战略倡导“政行企校”共同参与,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破地域、层次、校园、国界限制,冲破传统教育封闭自足的供给体系,共同创建一个开放多元的创新教育生态体系。根据“双高计划”精神,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产教融合“大平台+”战略推进的关键环节。
(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概念内涵
“双高计划”背景下,“开放共享”“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等关键词是推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重难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内涵是对接新时代科技发展趋势、汇聚全球资源、凝聚政行企校力量,建设资源共享、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着力在资源汇聚、运行管理、人才队伍管理、社会服务功能、科技成果评价等方面,深化高校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打破原有的发展边界和维度;集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智库咨询、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平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模式。其将为高校的数字化、智能化引擎和基地平台建设赋能,服务区域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并形成职业院校融入区域技术服务体系的对接机制。
三、高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状况
对标“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当前“双高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在科研产出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其品牌效应未显。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共享开放、运行多元融合机制不畅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须以技术技能的传承、积累、转化与输出为枢纽,将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间的资源汇聚集中、高效配置,达到深度融合、互惠互赢[7]。从纵向看,目前高职院校与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开展纵向联动不够。从横向看,与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开展横向合作不足(见表1)。
表1 F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合作协议数
以F省为例,《F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显示,2017—2019学年,F省5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与学术机构、行业机构和企业、地方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数,呈下降趋势。5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两个学年合计为496项。“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合作协议数明显较低的有:Z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仅3项,F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8学年19项,FX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8学年16项。由此可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未能充分运用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资源优势,互惠多赢,这与“双高计划”建设实现融合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社会服务效果欠佳。
(二)“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未健全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着重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智库咨询、技术服务四大功能,达到“产学研用”一体化格局。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平台”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不足,“分散、封闭、低效”问题尚存。以“双高校”FL职业大学为例,其近两年省级及以上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见表2。
表2 FL职业大学省级及以上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2019—2020年)
1.人才队伍育人功能不足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落脚点是育人。充分发挥人才队伍作用可激发“平台”内在活力,实现“人才—专业—科研—服务”四位一体功能。以FL职业大学智能制造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其致力于解决行业企业关键技术问题,2019—2020年累计开展了12项技术攻关课题,但人才培养主要形式是社会培训,产学研合作项目仅4项,技术研发平台和教学并未形成良性互动,师资队伍活力不足,学生参与“平台”活动程度不够,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先进高分子材料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行业性学生技能大赛获得奖项12项,成绩尚佳。但两个“平台”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高端科研项目较少,特色亮点不足,辐射能力不强。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时间短、科研基础较为薄弱,而高端科研项目重在前期研究基础和成果积累。这说明了目前“双高校”尚缺科研领军人才,且科技协同攻关创新人才、高端科研项目的引领力不足,导致技术研发团队的凝聚力、创造力不够。
2.服务社会功能不显
“双高”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需求和应用是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逻辑起点,技术服务收入、技术交易收入等指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但当前全国高校在专利或技术成果转让转化运用上普遍较弱。据教育部《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显示,中国高校科技专利转化率仅为2%。以F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为例,其技术服务、技术交易收入情况见表3。
表3 2017—2018年F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技术服务、技术交易收入情况 /万元
2017年F省5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技术服务收入为2 348.82万元,2018年下降为595.21万元;且各院校数据参差不齐,差异悬殊。 技术交易收入总体不佳,2017年5所“双高校”合计为340.08万元,2018年降为52.01万元。这说明了高职院校在技术创新服务区域需求、专利成果转化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这将进一步导致学校专业建设缺乏支撑,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三)多元评价体系不健全
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健全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是激发创新创造能力的关键,从而推进创新环境的和谐度,促进科研团队的自身发展[8]。因此,要结合时势,健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监测指标、评价体系及激励体系。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普遍存在成果监测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体制机制不健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片面等问题。还有,教育部、科技部相关文件要求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但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唯论文”的评价弊端,致使部分教师忘记科研初衷,为了职称职级晋升、为了发文章而写文章,服务教学、咨政不够。因此,需要完善多元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
四、“双高”背景下高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构建
创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双高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着力点应是建成“大平台+”模式(见图1)。
图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
高职院校要紧扣区域发展,紧跟“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汇集人才、技术和资讯等全球资源,发挥专业群优势,重点在新型鞋服材料、建筑工业化、融媒体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N个“大平台+”技术领域中心,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构建技术领域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运行管理、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评价的“大平台+”模式,实现“大平台+”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智库咨询、技术服务四大功能,推进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建成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基地。
(一)资源汇聚上:创建按需导向、开放共享模式
当前,开放共享创新体系要求多维创新资源整合,全方位吸收创新要素,形成以创新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主体创新模式[9]。高职院校可通过需求导向、资源整合、项目推进,联合行业企业和其他中高职院校,依托“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优势,共建产业链校企联盟,畅通人才、技术、资讯等供需对接体系。高职院校与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开展纵向联动,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企业开展横向协同,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有效对接,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外向合作的按需导向对接国内外资源机制,共享人力、技术、咨讯等全球资源。
(二)运行管理上:实施耦合增强、多元共治模式
运行管理上的融合发展模式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形式。一是实施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模式。高职院校通过与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探究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各要素的协同共生、互促共赢的发展路径;通过与区域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增强耦合度,促进协同发展。二是健全“多元共治”平台运行模式。技术领域中心按需协同,构建政行企校“多元共治”的资源汇聚和运行管理模式。政府指导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工作,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对科技政策、科技人物和科技成果的宣传。高职院校立足专业建设,聚焦区域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打造N个技术领域中心;发挥“大平台+”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智库咨询、技术服务功能,实现信息交流和沟通、应用技术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等共建共享。行业专家一般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员工,肩负“产教研”深度融合重责,可吸收他们参与“平台”建设,参与行业标准或子标准的制定,探索符合实际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企业应全面参与“平台”建设,深度融入高职院校专业优化、教学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技术攻关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人才管理上:实行“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模式
形成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研发团队是推进“平台”建设的关键[10]。基于高职院校实际条件,要支撑“平台”提质升级,必须健全完善“大平台+”人才聘任、人事管理、绩效考核模式。以人事聘任管理改革为突破口,打通人才流动、使用的障碍,创新用人体制机制,树立“揭榜挂帅”用人理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畅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积聚“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力量,协同攻关、优势互补。根据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组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和科技研发团队。健全以业绩为核心的绩效分配考核制度,引导教师紧扣社会技术需求,更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服务方向[11]。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完善科技研发、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奖励制度,大力支持技术成果转化。
(四)服务功能上: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1.发挥人才培养功能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功能定位,是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研发精英,培育一批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技术精英。一是服务教师能力提升。结合专业群建设,与行业领先企业密切合作,依托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可探索引进全球业界大师担任“平台”的领军人物,汇集国际大师和业界大师,充分发挥技术领域专家和专业带头人作用,带领青年骨干教师,建设创新团队。融合专业群资源,校企共建一批大师工作室,采取“工作室+”模式推进产品结构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并依托“平台”实施成果转化。二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项目研发内容,深挖关键要素,开发创新课程,制定培养标准,推进课堂革命,构建系统“平台”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创新的深度互融互通。高职院校还应聚焦区域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发挥科技攻关功能
根据“双高计划”任务,“平台”建设要实现“两大重点服务”。一是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技术领域创新中心与规模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重点在新型鞋服材料研发、智能化染色生产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资源共享,精准服务区域企业。二是重点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依托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精英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建成兼具产品研发运用、工艺开发设计、技术升级推广、大师培育成长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支撑区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
3.发挥智库咨询服务功能
新型智库是高职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生长点[12]。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调动高职院校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积极性,利用“平台”资源,聚焦新时代国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及制约学校发展重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决策咨询研究,实现成果“四进”,即进学校、进政府、进企业、进行业决策参考。实现智库成果反哺学校教科研、反哺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探索实践“新型技能智库”建设,以学校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把师生引入到企业服务的团队中,在岗位实践中锤炼工匠精神。
4.发挥技术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产业需求是“原动力”,行业企业需求的是“立足点”。高职院校可创新“三端四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发挥技术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一站式”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基于学校产教融合管理平台,对接省市科技成果交易平台,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建立“学校搭平台、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指导、产学研用”结合的一站式技术转移生态系统。二是建立“四位一体”技术转化机制。选择规模企业,政行企校共建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遴选优秀项目,实施“选种、培育、孵化、运用”四位一体全链条服务机制,“零距离”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实现创新成果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三是建立“三端协同”信息服务机制。建立技术技能服务供给信息交互模块、需求信息交互模块,促进需求与供给信息的高效匹配。升级企业技术难题招标、科技成果展示、技术转化交易市场、专家技术解答、论坛政府评价等功能模块,形成供给端、需求端、市场端“三端”协同信息服务机制。
(五)成果评价上:构建与“双高计划”要求相适应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瞄准建设总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突出转化应用导向,从多维度多角度客观评价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情况,构建与“双高计划”要求相适应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见表4),这将有利于正确定位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并促其进一步科学发展。
表4 “双高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监测指标
“双高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监测指标着重从两方面进行设计:一是健全完善“大平台+”资源汇聚、组织运行、人才队伍管理、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提高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双高”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以“大平台”汇集资源量、全球业界大师及生成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为成果指标。二是打造N个“大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区域产业“十四五”规划,优化科研平台管理服务,完善“平台”建设指标体系,提升“四大服务能力”。其中,“人才培养功能”可以国家“万人计划”、省级“高校杰青”、省级“百千万人才”等指标衡量;“科技攻关功能”可以科技奖、授权发明专利、服务企业项目情况等指标衡量;“智库咨询功能”可以各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件、民主党派提案、刊于政府咨政内刊、服务企业技术咨询等指标衡量;“技术服务功能”可以制定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线上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与用户量、转化服务机制建设、成果转化基地、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指标权衡。
为确保监测指标任务完成,应着力两大任务。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制。将目标任务以项目制运行,将项目建设任务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分解任务,定期检查建设情况,实时掌握建设进度,及时查缺补漏;逐步创特色、创品牌。二是探索实践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方面,可以探索人才自评、同行互评、专家点评、市场参评相结合的模式;在评价方式方面,可实行座谈评审、个人述职、演讲答辩、成果展示等方式。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给予人才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能力提升、工作实效。
五、结束语
实现融合发展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的目标。高职院校应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大平台+”模式,以N个技术领域中心为“支点”,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由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参与,汇集全球人力、技术、资讯等资源,且抓紧融入产业发展、行企发展、人才培养过程,同时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完善举措路径,以使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智库咨询协同推进、整体提升,逐步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三链融合”,逐步建成全国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