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苗绣情结
2021-09-25陈晓英
陈晓英
苗族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民族。苗族妇女在本民族发展过程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我们看到的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妇女几千年来在数次民族大迁徙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民族记忆与技艺的结晶。
在贵州,每每在博物馆或到各个旅游景点游玩看到苗族同胞们的传统服饰时,我总被深深吸引。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的色彩搭配、技艺精湛而又形式不同的刺绣图案、特殊的穿搭方式无不在诉说着这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累积的深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苗族服饰中的苗绣是展现苗族传统手工技艺最好的印证。
苗族堆绣是苗族刺绣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在初次看到苗族服饰上那么多精致而又细腻的三角形织物裁片是经过苗族绣娘灵巧的双手排列、钉缀、制作出来时,我被深深地震撼和吸引了……苗族堆绣存在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清水江沿岸的施洞、革一、凯棠、翁项等主要苗族支系的村寨。在苗族服饰中,其主要用于这些苗族支系女性传统盛装中上衣的领部、肩部、袖部、门襟等处,或单独使用,或與其他刺绣种类一起装饰着这些服饰,成为该区域最具特色的一种刺绣装饰形式。
苗族堆绣是用成百上千个裁剪好的小三角形丝织物裁片,通过苗族女性灵巧的双手与充分的空间想象力,按照不同的图案样式进行堆叠、排列、钉缝,形成或具象或抽象的带有特殊寓意与内涵的如浅浮雕般、具有肌理感的装饰图案。根据调研分析,堆绣的图案主要有相对具象的动物图案和抽象的几何图案两种。其中具象的动物图案,如鸟纹、鱼纹和龙纹等在造型意象方面分别反映了苗族祖先祟拜、生殖崇拜、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等观念;而堆绣的几何图案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通过不同色彩的丝织物裁片排排列列的组合形成方形或菱形的几何框架结构;二是几何框架结构中的纹饰通过层层三角丝织裁片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造型各异的几何图案,其中八角花几何纹和以“卍”字符或人脸为中心的菱形几何纹最具代表性。
苗族堆绣技艺因掌握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苗族手艺人手中,受苗族群众生活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苗族刺绣文化的内涵,凝聚着苗族人千百年的手工技艺和审美文化,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彰显着苗族劳动妇女的智慧。但如今受经济、交流、交通、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苗族堆绣却正在逐渐退出当地人的生活,其制作技艺也因传承人的老龄化和后继无人而逐渐走向湮灭。现阶段在国家保护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下,才得到重视和保护。但因苗族人没有自己本族的文字,传统堆绣制作基本靠言传身教,由于记载的缺失,对堆绣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同时因其制作工艺复杂,传统图案及造型相对又比较固定,传统苗族堆绣已呈现较难融入现代服饰文化的状况,更少见其在传统苗族服饰及服饰品之外的产品中进行创新设计应用。
我在研究苗族堆绣时,时时在考虑如何将传统的苗族堆绣与现代服饰及服饰品进行结合应用,使之与时尚进行结合,让苗族堆绣走出大山,走在时尚前沿,将之不断发扬与传承。因此结合专业特色,我设计了堆绣与现代服装相结合的系列服装《八角花之恋》,该系列服装灵感来源于堆绣中的八角花纹,以八角花为装饰主体,结合现代简约时尚的服装款式进行设计,突出纹样主体,并将八角花进行或打散重组,或变形处理,使之更加容易与现代时尚进行融合,在色彩上采用白色系,侧重于工艺的表达;同时我又提取施洞地区堆绣的菱形框架结构及丝织物三角形折叠片的放置方式,结合抽象鱼纹进行组合,设计成方形丝巾系列作品,运用现代数码技术进行印染,改变原来堆绣半立体浅浮雕式的肌理感,使之呈现平面化与时尚化,以符合现代的审美趋势。
任何技艺要想长久地传承下去,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更离不开时代沃土的滋养。堆绣作为苗族刺绣中的一个类别,还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使之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寻求更加丰富的运用形式,才能让其长久不衰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