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写作,或游戏的写作?
2021-09-25子七朱琺
子七 朱琺
子七:你擅长游戏吗?哪些游戏使你久久为之着迷?
朱琺:可能是童年受到了太多约束的缘故,我也许要算是一个容易沉缅于游戏的人,大概得终生开着“防沉迷系统”,刚才还去做了三盘“17格数独”。但我并不十分擅长游戏,只是一遍一遍地玩某几种、或者某几个游戏罢了。一个游戏就会有一套规则,我未必能很快适应于某些外在的设定。所以,少年容易流连游戏,但其实是从一些束缚逃到另一些束缚中去。孩子们未必意识得到,他们更心甘情愿地服从于各种游戏的规矩,乐在其中而不疲——年轻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冒险,我们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我们一再寻求侥幸,希望得到证明:自己的存在是上苍的青睐。赌徒们会更长久地沉浸在这一思维模式里,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也有的是时间。时间会暴露出游戏与游戏之间的差异。除了叙事类的单机RPG (角色扮演)譬如《仙剑奇侠传》《轩辕剑》之外,我会久久着迷于一些稍微动一点脑筋的游戏,包括若干种最主流的棋牌;而近年来则更倾向于不正面与人对抗的几种,主要是windows系统中的高阶扫雷和17格数独,经常忍不住花很长时间,一局一局地玩,拼反应和推理的速度。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各有记忆,在游戏中彼此协作,以更节省时间为傲,却不知已被时间所俘虏,虚掷生命……我知道这其中的悖论,却无法抵挡其诱惑。
子七:如果游戏的表面诱惑可以被概括为成功率的诱惑,即有时候玩家成功通关了,有时候玩家GAME OVER,那么朱琺你无法抵挡的可能是一种深层诱惑,而这或许也是归属于创造的诱惑,生命/生活的诱惑:我们总是全力以赴以求不朽,然而到头来却也是虚掷。这与文学可能是一致的。我记得,村上春树认为游戏可能比其他事物更接近文学。对此,你怎么看?
朱琺:我不太清楚村上这个观点的语境,不知道他的看法是不是跟赫伊津哈一路。不过,赫伊津哈那本著名的《游戏的人》我至今也没有去翻看——想等到我对各种游戏都厌倦的时候再打开它,带有一种后知后觉的淡淡悔恨与遗憾的情绪,看过几页,打个瞌睡,猛然醒转,再翻数页。
说“游戏可能比其他事物更接近文学”,本着我对游戏的几分好感和对文学更多更持久的好感,这当然是我所乐见的,但隐约又会觉得似乎有哪里还不完全对劲。就目前一般的语感而言,我们可能还举不出什么具体的、作为作品的游戏,能在品质与精神的复杂卓越程度上接近于古今那些不朽的文学文本。这个命题如果要加以证明,我猜测惯常的思路会是在无功利的方向上寻求游戏与文学的交集,甚至,把游戏视作是一个轻盈的形容词;但应该还有其他的路径。就先前提到的游戏规则来说,文学也是有规则的,包括来自可以限定到具体时空的作为集合体的语言,它以更具体而且大同小异的言语方式,在作者与读者那里悄悄浮现出一个个叫做语感的副本;还有就是来自文学史的,埋藏在经验中的,对文体的约束。并且,我想指出的是,无论游戏还是文学,在具体情境中,规则是可以自我加码、自己加戏的,围棋可以让子、象棋能饶一个车、电脑扫雷游戏有不插红旗的所谓“No Flag”流,等等,这都是常见的通式加码方式,此外还可以有更加个体化与情境化的增补。文学同样如此,能增加临时的与特定的设定。文学作者看似更加自由,但在文体脉络中依然得有所遵循,在漫长世代的文学经验中,说诗人和小说家也是一个个有所约束的玩家,或许不为过。而往昔,南朝永明年间开始用四种声调的组合变化来写诗,宋代初年晚唐体九僧被要求不以“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诸字入诗,都可以算作是为写作引入了更多的律条,但作者接下来有通关不通关,有继续游戏、或又有新变,或搁笔哑然的差别。在新旧、多少、寡众的两种规则关系中,作者既是某种游戏的服从者,又试图成为为这个游戏的制定规则的人,兼有服从与不服从的双层并轨的身份:因其服从而成为审美规范的追随者,有可能会因为不懈努力或者天赋超拔而成为新的成功典范;又因其不服从而力图新变,摇身化作不知究竟的探险家。
子七:从“规则”角度去看游戏与文学的相似或不相似,让我想到,制定“规则”或许是让游戏与文学永续的基础。加码的“规则”更是如此。我想接着问:就这一系列作品而言,基本的“游戏规则”有哪些?在写作中,有没有违反规则/溢出规则之外的情况?
朱琺:这一系列的基本游戏规则,无疑就是我上文提到的自我加码。我在通常小说写作的基础上,设置作品的最后一个句子中不间断地、依次包含同一个声母(也可以是零声母)和六个单韵母:a、o、e、i、u、ü。它构成汉语中最基本的元音辅音组合关系,我强行将它们规律化地呈现在一个又一个故事的结尾处,曲终不单单要奏雅,而且要来拼音。不过,这种做法并非我的创举。1969年,法国Oulipo派(中文译名一意译作“潜在文学工坊”,一音译作“乌力波”)代表人物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用十六个超短篇来确立了这个叙事规则,名为Petit abécédaire illustré (中文译名一作《初级拼音图例》,一作《拼音游戏》)。1977年,同为Oulipo成员的意大利小说家意大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5)响应以意大利文版十九篇,即同名短故事集Piccolo Sillabario Illustrato。法文版至今未見有完整中译本,卡尔维诺所撰今见于其遗作集《在你说“喂”之前》。我只是计划在汉语中如法炮制,当然,我是佩雷克和卡尔维诺的追随者,但同时也自编自导自演了这一系列汉语拼音小说(姑且这么称呼吧)。
如果游戏能因其贴近文学,而像前文那样成为文学的喻体,那么,我们回到游戏的话题,或许更便于把问题解释清楚。众所周知,有一大宗游戏叫做谜语。通常,制谜的人与猜谜的人隔空错时,形成相互斗智的关系。但有一种情形是,猜谜的人猜自己制的谜,这看上去就会变得毫无难度,并且于他人而言,有不正当竞争的作弊之嫌,但其实却是制谜者必须要有的一个步骤:他得换位来推敲,以求谜面与谜底更加准确。卡尔维诺曾在其杰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备言“准确”对于文学的意义。曾经有一种对小说的阐释,力求寻找具体文本最确切的涵义,不惜开动各种想象的马达,这在《红楼梦》的研究史上最为显著,像著名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先生也隶属于这一流派,谓“索隐派”,他们试图给《红楼梦》加码,主流的红学对这一派颇不以为然,批驳他们的一条逻辑即称:索隐派既是制谜者,又充解谜人。但我想,如果本着索隐的路子去写、而不是阐释小说,或许是更可为的。至于成功与否,不在于谜,而在于准确,以及其他文学规则在作品中所能映现的品相。
在这一系列汉语拼音小说中,当然有对规则的各种试探和尝试,是否溢出、有无背叛,也许旁观者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本身,某种程度或许就是用来挑衅和逾越的吧。如何变着花样,把情节牵引向最后的a、o、e、i、u、ü,如何不削足适屦,如何克服汉语元音辅音关系不周全的事实(我指的是普通话并没有b-e、b-ü等等组合)……我想,这些正是写作这一系列小说的乐趣兼难点所在吧。
子七:那我想问,以小说而非诗歌为载体进行声音探索有哪些优势?或者说,为什么我们需要为叙事引入一种更纯粹的声音维度?
朱琺:小说与诗歌原初都是以声音,而并非以文字为载体的。诗歌的原始阶段叫“歌谣”,而小说见于街谭巷议,中古的时候称之为“说话”,这个“话”并非日常的人声语音,而是指故事,“神话”“童话”“笑话”以及“话本”中的“话”就是这个意思。但你提醒了我,小说、诗歌与音乐、美术的关系都极为密切,但如果硬要有一个二元的对应,看上去诗歌要更加接近于声音艺术,所以歌曲才会长存;而小说显而易见,有“描写”,所以常会改建成为可见的戏剧与电影,会“截屏”成为摄影与绘画。
诗歌甚至可以是纯声音维度的:我们听不懂某位外国诗人念诗,但可能还是会觉得圆美流转,真好听;就算单纯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许我们依然会摇头晃脑,感受到声波捎带着的旋律感,与我们耳中、心里的某根弦共震。这意味着,诗歌就其在格律方面的悠久实践,已然在声音的维度走出了太远,有那么丰厚的经验——即使是现代诗尤其是现代汉语诗歌大体上扬弃了旧有格律,对于有创作自觉的当代诗人而言,那也是打破了千篇一律的旧框架,而以自由的方式提高难度,继续探索。
那小说在声音方面就无所作为么?我突然想起了至今似乎都未经证实的“催眠术”,那至少是一种高超的话术。在很大程度上,催眠术透过单方面的各种语言指令表达——或许可以归为广义上的叙事行为:一句又一句话接踵而来,诱导听者渐渐进入到出神、恍惚乃至酣然的状态中。我觉得,“催眠”可以成为古之说书、今之小说叙事人高超能力的一个喻体,有如古人说的“天花乱坠”,这也是纯语音的。“循循善诱”乃是催眠术最根本的逻辑,也是小说的基础,还是以小说为载体进行声音试验的一个优势:诗歌借助于节奏与旋律,而小说则有铺垫与线索,以及其他手段。
但话说回来,在语音程度上进行的小说探索,据我所知,实在并不算是很多。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要为叙事引入一种更纯粹的声音维度的理由?我觉得不是引入,这个维度原本就在,只是需要重新激发和仔细盘点。六十年前成立的法国实验文学团体“乌力波”,尤其是其中的乔治·佩雷克应该说就是这方面一位罕见的实践者。他出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消逝》(La Disparition,1969)和《更生》(Les Revenentes,1972)正可以说是以语音为中心的。前者从名字开始,整部小说并没有出现元音字母e;后者则相反,从头到尾都有字母e。很多人都说这两部小说无法翻译,但我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等我把法语学起来打算来尝试一下。佩雷克这两部小说当然也是视觉上的缺席与排他,不过,更本质的还是对语音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激发。佩雷克创制的拼音小说,也就是在用小说的方式,深入到語言的层面来思考文学的声音基础问题,来推敲其事件乃至虚构的可能性;在这里,我既是他设定的游戏的一个玩家,但正由于汉语、汉语的声音不同于法语与意大利语,所以,我也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成了一个作者。
子七:“催眠”一说让我想起几乎人人会讲的一个睡前故事“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从山到庙,从庙到和尚,循环往复,就是通过叙事的重复,声音的重复,达到心理的重复,最终“催眠”了小孩子。这样看来,故事的语音/声音实验,未来或许可以联通心理/精神要素,共同发挥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
无论是卡尔维诺及“乌力波”团体所开启的拼音小说,还是你由此进行的拼音小说汉语化实验,都存在一个由于文字与语言系统的非对应性所造成的想象空间。你会怎么描述这一空间及在这一空间中穿梭的体验?
朱琺:你提到的“文字与语言系统的非对应性所造成的想象空间”,让我想象了很久。这么说应该是没错的,“语”-“文”之间的不对称,其实也正是之前的声音实验可以发力之处。对于汉语来说,同音字之多是个颇值得重视的特点。过往从日常交际到文学写作里,有着无数谐音双关的现象,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以及贾宝玉与甄宝玉等等,不胜枚举。但还不是专向蓄意,总的来说,几乎是在修辞的层面上锦上添花,其强度还不够大。我想起,倒是以往不太会视之为文学的、至少不被人看作好作品的,却有在声音探索方面做到了极致的。有一种出现过寥寥几篇作品的汉语文体,大致可以称之为“同音文”,我推断是近代语言学发展的产物,即用一个音节来写一篇通顺的文章。最著名的例子,现在常被归为出自现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之手的《施氏食狮史》,实际上有可能是他的同窗、英年早逝的数学家胡明复原作、而由他改编,用作汉语教学的一个文本。全篇只用了shi一个音节,却以戏谑的风格、浅近的文言,晓畅明白地描述了一个奇幻的情节:一个姓施的男子住在石头房子里,喜欢写诗,也喜欢吃狮子肉。他曾发愿要吃十只狮子,终于有机会用箭射死了附近一个狮群,结果却发觉是石狮子,无以下口云云,叙事者在主人公强烈的遗憾处铿尔戛然,划上休止符,邀请读者来阐述这一虚构的事件,全文以“试释是事”结束,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这个故事无疑无法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乃至魔幻现实主义来涵盖。当然,可以说它只是因为要利用shi音诸字而硬凑出来的文本;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典故在前、拼贴作为当代艺术的常用手段在旁,我们有理由突破经典文学的评论框架,认为:所谓“硬凑”,恰恰表达了一种微小的可能性,在刹那之间被捉住并且定形。依我看来,决不能断言这极特殊和极逼仄的空间里就一定没有文学——用一个英国文学的典故来说,宇宙尽头还有饭馆、以及描述《宇宙尽头的饭馆》的小说呢。小概率和不现实不是问题,它还会比我们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讲着汉语,笔谈,一起讨论这个还会被人看见的话题的概率更小么?同音文作者的孤心苦诣,作品强烈的形式感,已然赋予它作为文字与声音(语音,或者语言)艺术的身份。
我想,同音文作品所建构的想象空间及其特征,在拼音小说这里几乎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此前你称之为“进行声音探索”的小说写作中,作者意欲寻求的是比巧合更小概率的意义成立方式,命悬一线式的情节进展:为了让da-do-de-di-du-dü成为一句有意义的话而不是胡言乱语与不知所云,譬如是:“大朵的杕杜低语”,我必须动用各种手段编写一个故事,上天入地,有可能征引包括《诗经》“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在内的文学的与现实的各种经验(两者在我看来同样丰富),来营造一条通道,一道如闪电一样光亮的线索,一个罅隙般的空间,在其终点处心安理得地放置上那个古怪却有意义的句子。
还值得一提的是,伟大的小说如《金瓶梅》是诞生于《水浒传》的罅隙中的,《西游补》是孕成于《西游记》的罅隙中的。人类据说都是起源于东非大裂谷的,而况文学呢?
子七:在创作中,开头与结尾哪个更困难?对你而言,这一系列是否因为提前锚定了结局而得以避免一个创作上的难题,亦或事实刚好相反?
朱琺:就一般而言,这个问题未必有确定的答案。对于有天赋的作家来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但天才羡慕不来,不能援以为例证。更多的写作者也许需要一个定调的开头,开头尤如开天,或者说第一推动,或者是第一撬动:用阿基米德的典故来说,开头就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
但我有一个感觉,在进入状态之后,更大的难题是结尾而非开头。很多作家只能一次次妥协,用大团圆糊弄自己也搪塞人心。而更有尊严感的小说家譬如卡尔维诺,手里捏了一大把写不到结尾的开头,所以就干脆结成一集《寒冬夜行人》,挥霍掉几个。在更早的文学史上,有些那么重要的作品,譬如卡夫卡的长篇小说,譬如《红楼梦》,都是没有结尾的,甚至可以说,是结不了尾的。在有别于现代小说传统的中国古典说部中,这个问题曾经表现得更加复杂一些,因为还有一个例子: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中国历史上那位最好的批评家,直斥那部已经完成的奇书《水浒传》的结尾是假的,是个伪劣的赝品,而真正的结局必须悬置,是不存于此岸与现世的。唯有在更绝望中,妖魔与英雄才会造就真正的悲剧传奇。甚至,如我们所知,金圣叹自己也以被斩而强行退出历史舞台,以一种残缺和遗憾的方式死命维护着文学的神秘性。
所幸,在拼音小说系列中,如你所谓“提前锚定”,我推卸掉了更大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开头当然就变成主要的难关。不过,从创作者的立场上来说——请注意,作者坐在读者的对面,两者之间可以说是一副棋盘,双方的视角乃是相对相反的——也许这只是表象:因为每一篇拼音小说都是结尾先行,首先有一个成立的a、o、e、i、u、ü句子,再逆流而上,然后是故事,最后是开头。所以,存在着一种悖论:拼音小说的开头,或许才是其真正的结局。一旦张口说出小说第一个句子,那一句a、o、e、i、u、ü就呼之欲出,不容改变。当然,这是我的自我期许;但的确,一旦连作品开头都有了,那么,那一篇拼音小说就可以算是完成了,至于把它写出来,只是广漠宇宙中些许时间的延宕,一个霎那而已。
子七:回到我们问答的开始,其实何止许多文学作品是难以结尾的,许多游戏也是难以结尾的。两者的差别有一条,也可以从结尾处思考:游戏如果提前曝光了结尾=结局,魅力就丧失了十之八九,但对文学(起码对最好的文学)而言,结尾不是结局,有时结尾反而会使整个作品升格。再问一个简短的问题,在你看来,对一部作品而言,故事更重要,还是讲述更重要?
朱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它们切割开来。一个故事在某时某地,一定有其更精確的某种讲述方式;一种讲述的腔调也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如若想要游刃有余,窾窍在于——有经验的讲述者也会加以微调。也就是说,不存在通用的腔调和外在于故事的讲述。但我理解你出这道选择题的意思,不是要我重复文学史与文论的话题,而是要提醒我其中存在的跷跷板效应。作者,你看重哪一头?在精力与才能都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执其一端作为立场,要有个主次之别,甭想着齐人之福——当然,这个喻体不正确。有古老的教训称之为“首施两端”,我更喜欢用“首鼠两端”,还有一个叫“顾此失彼”。所以,要卯准了哪一方面可以押下赌注,甚至倾全力把自己身家性命都押上去,而另一方面任由它置于远端,顺理成章地,它会轻而上扬。
我虽然一直自称是个形式主义者,但在自己的写作史中,一直更急切地等待着作为灵感的故事和作为故事的灵感,所以不惜搬用各种他方与前人的资源,而在拼音小说系列中尤其是这样。等到“此中有真意”的时候,即使忘言也要强辩啊,就从自己身处人间说起,“结庐在人境”也好,故事会自带前行的动力,一个雨滴也会汇入江河。
子七:如果写作可被视为一种文字工程,当前这一系列小说进行到哪个阶段了?你又会如何定义自身与之产生的关系?
朱琺:我很想回答说:我已经完成了整个系列的61.8%!但想必大家都会觉得我在虚构。事实上,我从2016年起已经写了四五年,好几篇都是三易其稿。在此期间,虽然断断续续,但a、o、e、i、u、ü的声音一直在我的耳畔,在时空中回荡,在生长;我的作品也在成长,甚至我也一样,虽然身在人生的中途,在迷宫般的黑森林里——也许,这片昏暗的所在,乃是语词的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