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型散热童装的设计与性能

2021-09-25

关键词:热阻童装风扇

郭 虹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湘潭411104)

夏季天气炎热,加之儿童活动量大,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就容易在皮肤表面滋生细菌,进而产生疾病,因此,散热对夏季儿童服装非常重要.传统服装通过选用轻薄面料、减少覆盖面积、加大开口等方式进行散热,但在短时间内散热效果不明显,于是人们开始着眼于智能散热服装的研究.目前用于智能服装的散热方式主要有相变材料、气冷式和液冷式三种[1].

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材料本身能随温度变化实现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当温度过热时吸收并储存热量,过冷时释放热量,多用于空调服的研究与设计,目前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将相变材料装入空调服口袋中[2],典型的如Steele公司的“Steele vest”;(2)将含有相变材料的微胶囊编织在空调服中[2];(3)将相变材料纳米纤维埋藏在空调服织物中[3];(4)直接采用相变材料制作,如张兴祥[4]利用微胶囊技术将相变材料运用在恒温夹克、恒温衬衣等产品当中;Outlast技术公司的Outlast®相关材料,可有效减少出汗,一些用该面料制作的婴幼儿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液冷式和气冷式的基本原理是在服装内部加入相应的制冷装置,最初多被用于航天、军事、冶金等高温作业相关领域,比较典型的如Veskimo公司的液体循环空调服[5].有很多研究者也在持续推进该类服装的改进,如牛丽等[6]在消防服中加入液冷循环管,并测试其降温效果;毛雷武[7]同样采用液冷式进行消防服的设计;孙晓阳[5]以及骆雯等[8]提出新型高效环保空调服;王丽丽等[9]则采用气冷式设计并测试其热舒适性.

上述智能服装仅适用于特殊环境从业者,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经调查发现,目前真正进入普通消费市场的散热服装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通过持续不断的涡流压缩空气达到降温效果,适合户外作业及活动;(2)通过在服装上安装风扇进行降温,采用电池续航,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风扇功率大小.上述方法主要针对成人,专门针对儿童日常穿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Outlast等相变材料,该材料虽然可以用于童装制作,但与普通服装面料相比价位较高.因此本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款适合儿童日常穿着的低价位散热服装.

1 散热元件的选择

针对日常穿着的散热童装,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价位低、重量轻、无安全隐患,且操作简单,因此考虑采用风扇散热的原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风扇类服装基本是针对成人,如果用于儿童,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重量大,由于现有风扇和电池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风扇以及面料的重量,远超过普通儿童夏季服装重量,详见表1(表中数据以尺码120 cm(身高)的童装为依据进行测量);因此需要配备专用的电池;第二,风扇体积大,且为保证散热效果,风扇局部一般会外露,既影响外观,又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黎仁林[10]虽然对风扇体积进行了优化,将直径控制在70~80 mm之间,但风扇仍为外露状态;第三,由于是基于户外等特殊场合,如工装、户外服,因面料透气性本身相对较差,使用风扇后,服装会由于风力鼓起,整体较为臃肿,不适合儿童活动.

表1 常见童装重量参考

综上,要想应用于童装散热,必须选用体积小、重量轻的风扇,为降低成本,选择市场上现有的微型散热风扇,进行适当改进后运用于童装.分别选择三种风扇,测试其实际散热效果,详细参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风扇重量和体积都比传统风扇小很多,根据GB 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11]、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2]等的相关规定,风扇的噪音基本属于最低级别,较适合儿童穿着.

表2 风扇参数表

2 散热性实验

2.1 热阻测试

服装层中因温度而产生的热流阻力称为热阻,热阻反映了服装及其材料具有的隔热保暖能力,有时也称隔热值或保暖值.表征服装隔热性能有多种方法,其中Clo(克罗)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通用指标[13],克罗值越大表明服装的隔热性越好,反之,则表明服装的散热性越好.

2.1.1 测试方法

测试不同风扇的热阻大小,进而选择合适的风扇进行试穿实验.考虑到服装是在炎热天气穿着,故将实验条件设计为:温度29℃±2℃,湿度76%±2%.

测试方法如下:测试设备选用LD—1型服装保温及冷感性能测试仪,先将实验设备预热至35℃,放置试样,稳定1800 s,而后进行测试,测试时间设定为600 s,每个试样分别进行3次试验,最后取测试结果的均值.测试样品制作统一采用纯色人造棉(100%粘纤),幅宽140 cm,克重158 g/m2,经纬密度为112×70.

考虑到人体不同部位对冷热敏感程度的不同,再结合穿着的方便性,最终确定在1~7号位置分别开口或安装风扇,如图1所示,并测试其Clo值大小.

图1 测试样品说明

2.1.2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表明,三种不同风量的风扇,随着风量的增大,散热量会有所提高,如表3所示,总体Clo值1号风扇>2号风扇>3号风扇,表明散热情况3号风扇>2号风扇>1号风扇.7号位置的散热明显弱于其他位置,对比4号试样,腋下位置的直接开口有助于提高散热,但在腋下加风扇(7号位置)相比在其他更为平面的位置(如3、4、5、6号位置)散热效果却不明显,说明风扇加在较为平面的位置更易于散热.增加开口会提高散热效果,比如3号和4号试样,腋下位置开口(4号试样)散热效果尤其明显,但过大的开口会影响穿着,只能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适当采用.

表3 热阻实验结果记录

18 19备注6号位置安装3号风扇7号位置安装3号风扇位置说明详见图1,风扇编号见表2 2.795 3.200试样编号 试样说明 Clo值

2.2 试穿实验

2.2.1 样衣说明

在热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儿童试穿实验,经初步感觉实验,1号风扇的风量感觉不明显,2号和3号风扇有明显感觉,因此,分别选取2号和3号风扇进行进一步的测试.由热阻实验可知,风扇安装在较为平面的部位散热效果相对较好,考虑穿着舒适性及活动的方便性,最终确定将风扇安装在前后腰附近,如图2所示,并制作样衣进行试穿实验,样衣规格如表4所示.

表4 样衣规格表

图2 样衣说明

连衣裙面料采用与同热阻实验相同的面料,可以用于夏季日常穿着,在此基础上,增加可拆卸的散热装置,就可以具备散热功能.散热装置包括调节开关、移动电源和连接线路,以及微型风扇,移动电源输出端通过USB接口和连接线与调节开关进行连接,调节开关通过USB接口与连接线和风扇进行连接,一个开关控制两个风扇.由于有USB的连接,散热装置本身各个部位也可以拆卸.

电池和调节开关均隐藏于腰下部或者胸部口袋里侧(口袋具体部位可根据款式需要调整),口袋里侧设有开关固定装置以及开口,移动电源、调节开关等均可通过此开口进行拆卸或安装,在服装反面腰围线附近,前后片两侧均设有风扇固定部位,便于对风扇进行拆卸和安装,同时,腰围下方反面设有线路隐藏部位,以防止儿童直接接触线路和风扇,如图2所示.为增加舒适性又不影响散热效果,风扇表面覆盖一层网眼布.为方便重复使用,电池可以选择用于手机充电的移动电源,目前市场有很多小巧轻便的移动电源可供选择,如胶囊型电池,长度接近一枚5号电池,重量约在15~30 g左右,以尺码120 cm的样衣为例,如表4所示,安装散热装置后的总重量约为200 g,由表1可以看出,重量符合日常夏季童装的重量.

2.2.2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真人穿着测试样衣的散热效果,分别采用2号风扇和3号风扇进行两组实验,每组实验分两轮进行.选择6~8岁的儿童10名,每名儿童在相同温度环境下进行两轮测试.第一轮实验,测试者进行一定量运动后,休息一段时间(约10 min)让体温上升后开始测量(因为运动后体温不会立即上升),穿着没有安装风扇的样衣,采用电子体温表测量腋下温度的变化,每隔3 min记录一次,共记录30 min;第二轮实验,进行与第一轮实验相同的运动,休息一段时间待体温与第一轮实验的初始记录温度一致时,开始测试并记录腋下温度,同样记录30 min.待所有测试者测完之后,将所有时间间隔点的数据取均值,产生两组数据,不散热情况下的温度变化数据以及风扇散热情况下的温度变化数据.由图3可以看出,利用2号风扇散热在前12 min散热速度明显,后18 min虽然速度有所下降,但整体温度还是低于不散热的情况.

图3 2号风扇温度变化趋势

进一步分析上述数据,由于上述两组数据均不属于正态分布,故采非参数检验中的两个相关样本检验,非参数检验是指在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布情况不明时,用来检验不同样本是否来自同一个总体的统计推断方法[14].原假设H0为:增加风扇前后的温度变化来自同一分布的总体;备择假设H1为:增加风扇前后的温度变化不是来自同一分布的总体.以2号风扇为例,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由于Wilcoxon检验和Sign检验的显著性取值分别是0.007和0.004,均小于0.05,故否定原假设,认为增加风扇前后的温度变化不是来自同一分布的总体,3号风扇的结果与2号风扇一致,即增加风扇后散热效果显著.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样衣未出现由于风力产生的鼓起现象.另外,通过对测试者的问卷调查:采用2号风扇穿着较为舒适,3号风扇由于体积略大,对穿着有一定影响.

3 结论

通过上述两种实验表明:

(1)在传统连衣裙上增加风扇散热装置,随着风量的增加,散热效果会明显增加,如3号风扇>2号风扇>1号风扇.风扇的体积大小会对人体舒适性产生影响,如2号风扇舒适性优于3号风扇,总体而言,在风扇体积在40×40×10至60×60×15之间,风扇重量14~35 g左右,由于风扇和电池的重量轻,不会对儿童穿着造成负担,非常适合儿童在夏季穿着.

(2)风扇安装在较为平面的部位,其散热效果会好于非平面部位.

(3)针对夏季服装面料,风扇不外露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4)散热装置可以拆卸,便于重复利用.

(5)可拆卸的散热装置,虽然便于服装的养护,但拆卸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散热设置的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热阻童装风扇
基于铝与层压硅铁热阻研究的电机定子-外壳界面压强确定方法
基于接触热阻的CSMC热-结构耦合分析
AirFan手持小风扇
复合保温砌块热工性能计算
中国童装看即墨
电风扇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新蒙迪欧车冷却风扇常高速运转
用场景模式卖童装
奇瑞A5车散热风扇无低速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