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下民办高校医学生就业认知的研究
——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
2021-09-25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孔小宝孟之琳李琪楚丹丹李健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孔小宝,孟之琳,李琪,楚丹丹,李健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在我国爆发,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全国人民经过长达七个月左右的努力,我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在疫情爆发的前中期所面对的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在面对突发性、全国性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件时,我国的医疗保障系统出现了明显的饱和现象。
对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有意侧重发展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同时也鼓励医学生进一步的深造。医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参加工作、继续深造、甚至改变行业等许多的选择,在当下医学岗位相对紧缺以及国家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是否会改变学生的就业趋势。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解当下民办高校医学生就业意愿及规划并给予相关建议。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助产学、康复治疗学几大热门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950份,回收问卷926份,其中有效问卷884份,问卷有效率为95.46%。有效问卷中男生354人(40.05%)女生530人(59.95%);临床医学274人(30.1%)护理学153人(17.3%)药学91人(10.3%)医学检验技术122人(13.8%)助产学104人(11.8%)康复治疗学141人(16.0%)。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问卷选项为单选型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有性别、专业等基本问题,以及对于就业发展趋势的认知、未来的职业规划、就业发展方向、对于目前就业前景是否了解、新冠疫情对于原本职业规划是否影响、对于国家新颁布的就业政策(《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否了解、以及对国家推动医学生就业的期待值的高低。
2.调查、统计方法
问卷制作完成后进行统一的发放,采用线上问卷星线下纸质版回收两种方法收集问卷,对于收集的数据由专人进行整理,清除无效数据,然后将数据导入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P检验等方法计算新冠疫情对于医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规划清晰程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总体情况:医学生对疫情出台的新政策普遍不了解56.11%(496人);薪酬是影响医学生职业规划最主要的因素42.53%(376人);因疫情对就业产生影响为760人(85.97%);因新政策对就业产生影响为90.27%(798人);84.62%(748人)对国家新政策推动紧缺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抱有期待;53.85%(476人)未来的就业领域计划仍为执业医师。
1.不同因素对于医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
职业规划
由调查显示,在此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中,86.88%(830人)对就业形势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13.12%(116人)对就业形势完全不了解;93.89%(830人)的大学生有着自身的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侧重点薪酬占比最高,为42.53%(376人);其次分别为发展空间31.9%(282人);工作性质及强度15.38%(136人)等(如图1所示)。
由调查显示,在此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中,疫情对85.97%(760人)的医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没有产生影响的人数占比为14.03%(124人)。其中在疫情对就业产生影响的医学生中69%(610人)更加坚定自己所学的专业;10.63%(94人)对所学专业产生动摇;8.37%(74人)有其他方面的想法,见图3。
图2 职业规划侧重点
图3 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由调查显示,在此次样本容量中,新政策(新政策是指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对90.27%(798人)的医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9.73%(86人)未产生影响。在新政策对就业产生影响的医学生中,49.32%(436人)更加坚定自己所学专业;23.08%(204人)对所学专业产生动摇;12.44%(110人)有着其他想法。对于出台的新政策不了解人数占比最高为56.11%(496人)。84.62%(748人)对国家新政策推动紧缺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抱有期待,见图4、5。
图4 新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程度
图5 新政策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2.未来就业领域计划
由调查显示,在此次样本容量中,未来就业计划中职业医师占比最高为53.85%(476人);其次分别为医疗行政部门15.84%(140人);教育行业11.31%(100人);其他8.82%(78人);医疗器材销售6.11%(54人);公务员4.07%(36人)。
(二)分析
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总体上我们可得出薪酬是影响医学生择业的最主要因素,疫情与新政策出台都对医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大部分医学生对于国家新政策的推动作用抱有很大期待。
从职业规划方面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如今的学生是有一定前瞻性的,较为积极关注自身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规划。且大部分的学生相较于社会贡献度,更看重于薪酬、发展空间、工作性质及强度。不难看出,面对于日渐增长的社会生存压力,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更务实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日后选择的侧重点,见图6。
图6 医学生对国家新政策的期待值
疫情方面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疫情的突然爆发暴露了我国医疗体制在数量、投资、基础设施与人员配置上的种种问题,使得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量与社会需求量的质量与数量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大部分学生仍坚定所学专业。原因大概分为三方面,一是在此次疫情中,国家更加重视医疗行业的发展;二是社会对于医学相关人员的需求量仍是很大;三是学生本人及其家人重视学生个人意愿。
从新政策方面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虽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且未实时关注未来职业的动态发展及其新政策的出台和实行。在简单了解新政策后,因为在新政策下医疗资源侧重点发生偏移,促使着学生积极投身于紧缺专业学科,且学生普遍对于新政策的推行比较期待。
未来就业领域计划的调查结果显示医疗相关职业共占比75.70%,排除调查学生均为医学院学生这一因素,更多是学生们在当前社会现状下愿意去坚持在医疗相关行业发展,见图7。
图7 未来就业计划
三、结论
(一)职业环境
分析与建议:医学生学习资金投入周期长、投入力度较大,肩负重任,国家及其地方的政府应当提高对于医学生的学费补助;年轻医师的工资待遇不高,如今的医患关系紧张,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医院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并提高医生的待遇,让医生无后顾之忧;医学类学生毕业考研压力大,高校也可适当增加研究生名额,以帮助更多医学生有“研”可上;各个医学类专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就业机会选择较少,国家应鼓励和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及其晋升机会,让更多医生愿意扎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
(二)疫情及其新政策因素
分析与建议:未来可能会再次爆发类似的公共卫生事件,医护行业仍有大量的空缺;疫情中国家的重视,新政策的发布促使更多医学生投身紧缺学科,这些都可能影响医学生的就业认知和就业方向。社会各界应提高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关注度,并呼吁改善医疗环境及医患关系。国家应大力推进新政策的实施,切实提高紧缺学科的人才培养,加大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