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研究

2021-09-25任培森吕文静朱秀同陈红秀刘海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坏死性雏鸭日龄

任培森,吕文静,朱秀同,陈红秀,刘海霞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引起番鸭、半番鸭、麻鸭和北京鸭等水禽发病[1-3],临床上表现为法氏囊出血、肝脏不规则斑状或块状坏死、出血性混杂及脾脏不同程度坏死为特征的新疫病,被命名为“新肝病”或“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4]。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给水禽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目前尚未有商品化的疫苗,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使用卵黄抗体做紧急预防、治疗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1 试验材料

1.1 卵黄抗体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250 mL,批号为201701,AGP效价均为1∶4,由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空港经济区分公司制备。

1.2 检验用强毒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RPVA 1301-Z株冻干毒,毒种批号为NDRV-Q-01,规格为2.0 mL/瓶,由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离、鉴定、保管和供应。

1.3 检验用雏鸭

4日龄120只健康雏鸭 购自聊城市东昌府区恒康养殖专业合作社,雏鸭未进行疫苗免疫,抗体检测阴性,未发生过鸭出血坏死性肝炎。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步骤

取4日龄健康易感雏鸭10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健康对照,同条件下隔离饲养,其余90只雏鸭肌肉注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RPVA1301-Z株强毒1.0 mL/只(含100ID50),在攻毒后24 h、48 h、60 h和72 h,每个时间段分别随机抽取雏鸭20只,每只皮下注射0.5 mL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201701批)进行治疗。

2.2 试验检测

记录观察期内各组雏鸭的发病、存活情况,统计发病情况、治愈率。

3 试验结果

4日龄健康易感雏鸭攻毒后不同时间发病死亡结果见表1。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用强毒人工攻击4日龄健康易感雏鸭后36 h,雏鸭采食、饮水和精神状况良好,无任何反应;在攻毒后48 h,个别雏鸭出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减退;在攻毒后84 h,4只雏鸭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减退,攻毒后84~96 h雏鸭出现症状的数量达到高峰,至攻毒后120 h,4日龄雏鸭共5只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减退。攻毒后5日剖检所有雏鸭,8只可见脾脏明显肿大,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或肝脏质脆,有点状、斑块状出血,或黄白色坏死灶。4日龄雏鸭发病率80%,健康对照100%健活。

表1 4日龄雏鸭攻毒后不同时间雏鸭发病死亡结果Tab.1 Theresults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4-day-old ducklings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infection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不同时间治疗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攻毒后24 h治疗,治愈率95%;攻毒后48 h,治愈率为80%;攻毒后60 h,治愈率为50%;攻毒后72 h治疗,治愈率为35%;攻毒对照组100%发病,健康对照组100%健活。

表2 治疗试验结果Tab.2 Thetreatment test results

4 试验结论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治疗人工感染24 h的雏鸭,治愈率95%;治疗感染后48 h小雏鸭,治愈率80%;治疗感染后60 h小雏鸭,治愈率50%;治疗感染后72 h雏鸭,治愈率35%。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雏鸭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感染后及时注射抗体效果相对会更好,一旦雏鸭内脏器官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对此类鸭无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治疗鸭出血坏死性肝炎,应早诊断早治疗,在鸭群感染初期,对已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雏鸭及时注射抗体进行治疗,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效果良好[5],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坏死性雏鸭日龄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牛坏死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