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之愧
2021-09-24秋实
秋实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作家毕淑敏在西藏阿里部队做过助理军医,有一年从西藏回家探亲,遇到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她搭上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多日,到了一处戈壁。突然,有个浑身是土的人挡在前面,想要搭车。她想让他上来,但是司机不肯。毕淑敏觉得他不像坏人,而且怪可怜的,于是就让他上了车。她和司机坐在驾驶室,那个人坐在后面的车厢里,司机对毕淑敏解释了拒绝那人上车的原因:“我有一个同事,突然消失了,化装成可怜的人,拦了师傅的车。上车后就把师傅杀了,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车开回了上海。从此我们车队绝不搭任何不认识的人。”
毕淑敏心里一沉,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一直死死地盯着那个人。突然,她看到那个人在偷偷靠近她的行李,似乎要偷她的东西。她把见到的情景同司机讲了,要他加快车速,在颠簸的道路上把那个人甩来甩去,不让他靠近自己的行李。但是,那个人的平衡能力很好,还是靠近了她的行李。他把毕淑敏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愈加增添了毕淑敏的怀疑。
到站后,那个搭车的人也到家了。他刚準备走,毕淑敏立刻把他拦住,她要查一下提包里有没有少东西。当她进了车厢,发现她的行李被绑得很紧,原来那个人在车上抱住她的提包,是要用绳子帮她固定行李,以免被颠散了。而她的行李经过清点,没有少一样。原来他不是贼,而是为了表达感激,帮她护住行李。那个人走的时候,毕淑敏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自己毫无根据的怀疑感到愧疚不已。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带着内心的情绪和狭隘的偏见做预判。现实生活中,人们太容易基于片面信息或受先入之见所左右,去评判一个人的品行,认定一个人的善恶。由于被自己的固有印象所支配,就会选择性地收集信息和下意识地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并且排斥那些和你观点相悖的情况,从而得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结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证实性偏差”。证实性偏差会导致个体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在认知和评价别人的时候习惯于贴标签。比如有人通过一次合作发现你不爱说话,就可能给你贴上一个“内向”的标签;通过某次吃饭买单的行为,你又可能被人贴上一个“小气”的标签。但其实,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的行为很可能大为迥异。又比如我们讨厌某个人,就会下意识地关注其负面信息,用以证明他的确不招人喜欢,并且这种讨厌随着信息的不断接收而加固,程度也会不断加深。
英国探险家、人类学家理查德说:“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这就类似于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鼻子,有人摸到了耳朵,有人摸到了象腿,其实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象本身。因此,一旦笃信片面的感知,就会妨碍我们认识真实的世界。
“证实性偏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是很难避免的。要纠正这种偏差,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要养成注重事实和证据的习惯。不要只听别人的传言,应学会自己去观察,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尽量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做判断,也不要根据第一印象下结论,而要看客观事实,唯有事实才最具说服力。
其次要坚持理性推理,力求使自己得出的结论符合逻辑。评价人和事不能从情感和立场出发,不应受制于先入之见,要克服情绪化的倾向。
此外,还要多学习,多看书。阅读面愈广,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愈高。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才能克服因视野狭窄、见识短浅所带来的认知上的局限。久而久之,我们就不会被“证实性偏差”牵着鼻子走,减少一些误判,力求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成为一个有涵养、有品位的人。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