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1-09-24刘金明王娜刘桂阳李龙威齐瑛
刘金明 王娜 刘桂阳 李龙威 齐瑛
摘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系统分析了当今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有效途径、最佳模式和相关措施,为我校培养高质量的电气信息类本科人才提供有效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3-0218-03
我国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应用型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却出现了大量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应届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企业所需的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我们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应积极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大胆探索,大力拓展学生的培养空间。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需求,它可以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的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
1 电气信息类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电气信息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在以人为本,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科建设来带动专业的建设,通过学科梯队、评定学科带头人,做好传帮带,促进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做到产、教、学、研相结合[1];建立研究基地,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改革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2 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定位不够明确,和相关行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致使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2]。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对社会所需的人才了解不是很深入,有些课程的设置比较陈旧,课程的学时数、课程之间的前后顺序设置不合理,同时很多院校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不具备专业特色,造成所学课程内容与社会所需脱节。同时大多数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存在理论讲授内容多、实验操作练习少的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2.3 实践教学方法陈旧
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专业,有些学校在课程设计或者实验课的练习过程中所用的项目还是很久以前的项目,缺乏比较新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项目,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比较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学校利用所在的地区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实行企业冠名班,成立行业学院等,有效利用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充实教育资源,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上对接企业要求,有力地缓解本科生教育资源不足的瓶颈,在为企业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同时实现了技术人才储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高校、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2.3 校企合作的模式
目前,电气信息类专业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有“3+1”和“定制班”两大类人才培养模式。“3+1”模式是指学生前三年在学校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定制班”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企业针对自己人才需求的特点,与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按企业需求完成人才培养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直接到相关企业工作。不管是“定制班”式还是“3+1”式人才培养模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缩小甚至弥补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对等关系,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3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合作深度不够
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一般在实习实训方面,但一般2周左右的实习实训进程难以起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特别是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在这么短时间内到企业不能真正地学到一些实践技能,实习实训有时变成了形式化、表面化。同时学校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企业参与度很少,造成了培养的人才可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当企业需要学校进行相关技术解决遇到实际难题时,教师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研究,这样可能导致企业研发和生产的滞后。
3.2 稳定性不足
一般与学校合作的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虽然有一些本省的政策支持,但是运营资金不是很雄厚,抗压能力不强,存在于走一步看一步的情况。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更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到该企业去工作,如果与学生合作一两年后效果不是很好,就产生退缩的现象了,存在了糊弄的想法,这就造成学校不得不更换合作企业。
3.3 积极性不高
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校企合作从长远来看,企业必将带来更大的收益。但是从短期来看,企业会在合作的过程中投入一部分的人力和财力,企业如果工资高、待遇好会吸引一份优秀的毕业生,否则培养的学生会很快跳槽,企业未得到显著的经济利益之前,却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所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学校和企业多次合作后,随着企业不断地退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明显,逐渐造成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减弱[3]。
3.4 制度不完善
虽然校企合作得到了多方面的广泛重视,但在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皆没有相关政策和规章条例对其进行管理,这意味着尚没有规范性文件来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4]。这样对于企业和学校都缺乏必要的保障和约束,企业在大的市场环境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一旦出现危机,首先会终止不能很快带来利润的合作,可能会造成校企合作的提前终止。如果此时企业已经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就会被打乱,学校不得不进行重新规划。学校如果提前终止合作,企业将得不到任何收益,前期的投入也将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