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事求是精神的承衍与传统书院的转型

2021-09-24付湘龙王诗吟

文化软实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实事求是

付湘龙 王诗吟

岳麓书院讲堂檐前悬挂匾额,题曰“实事求是”,此由湖南大学前身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时任校长宾步程撰写,旨在砥砺学子静心实学,专注实践,其培植人才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事实上,实事求是一直是岳麓书院千百年来的办学理念,在时代的演变中有其丰富的内涵。晚清以降,乾嘉考据学所宗尚的实事求是主旨,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省先贤崇尚的经世致用主张,都为实事求是思想的盛行提供了基础。之后以江标为首的湖南官员及学人进而在书院教育方面引入新学,进一步扩大了实事求是的影响。而自湖南大学在岳麓书院的基础上建制以来,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更是启迪并培养了大批人才。

一 世代变革中的“实事求是”思想传承

湖南大学上承岳麓书院,垂史千年,讲学之盛状,成达之功业,具载青史。爱德华·希尔斯论及崇仰旧建筑:“村落、人工景物或某些建筑物的范型具有持久特征。如果它们是崇拜对象,这种持久性便进一步加强。”[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5.]岳麓书院的光辉之所以照拂千年而不绝,缘于后人之于年代本身及其蕴藏精神的敬仰及欣赏。

自宋代岳麓书院初建,张栻作为山长谈及圣贤之传:“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张栻.张栻集:下[M].邓洪波,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17:573.]并屡次言及务实之要,“故某尝论今日之事,正名为先,而务实为本”[张栻.张栻集:下[M].邓洪波,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17:816.]“学道者以务实反本为要”[张栻.张栻集:上[M].邓洪波,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17:30.]。以张栻、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学者,在言传身教间传习理学,通过儒家传统对道德的约束,进一步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

迨至晚清,江标奉旨督学湖南,临行请训时,奏对光绪帝垂询当地讲求理学情形曰:“湘省向多讲理学者,如大臣罗泽南、曾国藩,皆从理学入手,后遂能肩大事。”[江标.江标日记:下[M].黄政,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573.]曾国藩作为一代湘贤领军人物,于宋学用力甚勤,以义理之学勖勉其身。学问之外,他在拔举人才、匡辅政事等政治层面亦深谙“实事求是”之道。在回复贺长龄的信札中,他对时事孔棘慨叹:“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言之者不怍,信之者聩耳,转相欺谩,不以为耻。至于仕途,奸弊所在,蹈之而不怪,知之而不言。泄泄成风,阿同骇异。谓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1[M].长沙:岳麓书院,2011:5.贺长龄,湖南善化人,历任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贵州巡抚,后擢任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艾尔曼曾论及十九世纪初的今文经学的复兴与经世主张,就提及贺长龄:“19世纪初叶,江南以外地区的官僚学者(如湖南贺长龄)为对付国内、国外双重危机,开始倡导经世主张,试图维护处于崩溃的帝制体制……。一般认为,19世纪早期旨在变革的经世思潮与今文经学的复兴存在密切的关系,后者是经世思潮复兴的哲学基础。”参见: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赵刚,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237.]曾国藩的治学处世态度及批驳当时学者的不端行径,都表明他对当时占据清代学术思想主流的考据学脱离政治及道德的批判与疏离。

乾嘉之考据宗尚“实事求是”,数百年来有清一代之学术关于理学与朴学的争论纷然。晚清以降,西风东渐,学术交融,治学之途辙改易,湖南专守旧学之风气亦在新学的冲击下渐移旧习。艾尔曼谈论晚清全国学术、经济中心地域性转移:“张之洞等19世纪的政治变革派尽管为汉学辩护,但对汉学‘实事求是宗旨中的脱离政治学风态度日渐冷漠,对经世主张和思想日趋重视。”[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 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赵刚,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248.]而太平天国运动则直接推动湖南及广东成为江南学术、经济中心的地位。

清代自惠栋始,汉学方才由初期对理学的排斥渐趋圆熟,形成了严格意义上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汉学。而备受推崇的考据学无疑是汉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考据作为一种用于实践的认知方法,并非为汉学所专有。晚清湖湘学人回溯儒家道统,着重阐释理学式的自我道德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宋明理学的完全复兴,其在著书立说及参政执事时都可见考据学所产生的影响,造就了汉宋折衷趋势之下湖湘官员及学人之于“实事求是”在思想与实践层面的多重探求与追索。

而晚清湖南官员及学者对“实事求是”理念的重视与探索,无疑对当时新学影响下的书院建设与变革有所推进。“理性和科学知识纲领的发展必然会演成深厚的传统。”[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在经学之外,舆地学、算学、物理學、化学等新课程的添设,使科学精神扎根于飘飖的晚清及近代的湖南,在书院教育的培植与滋养之下,涌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奉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并使这一科学精神传统得以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结合时代实际,不断融汇新的精神内涵。古老的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麓、湘江之滨,讲堂之中的“实事求是”匾额虽历经战火的洗礼不复原貌,但科学精神的流传生生不息,这是物质器物的摧毁所难以泯灭的。

二 湘省官员的“实事求是”理念与地方教育改革

清代以降,以考据学为主的学术上的转变,对于思想、文化及社会的转变并非起到单一的决定作用,社会的变动以及新时代的开启都是多元价值和时尚综合作用的结果。晚清湖南因其地形重江复关之利,为防御隩区,又兼军兴以来,乡贤辈出,楚材之盛未可量,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语。

晚清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时事艰难,需材孔亟,切实保举于国有用之才是各省巡抚及学政之责。而地方人才的培植,又与书院制度与时俱进的改革息息相关,晚清湘省历任官员于此用心颇多。一脉相承间,实事求是精神根植于以岳麓书院为中心的湖湘大地上。

陈宝箴曾委派江标、徐仁铸督办《湘学新报》,撰稿人有杨毓麟、樊锥、邹代钧[张舜徽曾称赏湖南新化邹汉勋治学精谨:“道、咸间湖湘学者多沉潜义理,远绍朱、张,近规二贺,其能究心考订,从事朴学,要必推邹汉勋为最勤。”并称“邹汉勋为实事求是治学,学涉训诂、舆地及天文。”邹代钧即其孙,江标任学政时对他颇为看重。]等。当时湘省报馆少阙,难以开民智育人,故创立《湘学新报》旨在“将群章甫缝掖之儒,讲求中西有用诸学,争自濯磨以明教,以图富强,以存遗种,以维宙合。”[《湘学新报》编辑部.《湘学新报》例言[J].湘学新报,1897(01):4.]报刊这一传播媒介经时任官员的推动,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渗透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对当时湖南各书院的改革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校经书院前身即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在晚清变革之际经由湖南学政江标整顿弊病,进而成为培养修身致用人才之渊薮。江标曾在上文请奏时论述校经书院的历史:“窃查湖南旧有校经书院,仿古人成法,分经义、治事斋,专课全省通晓经史、熟习掌故之士。创始于前抚臣吴荣光,经前学臣朱逌然、张亨嘉先后扩充,规模大具,而人才亦因此荟起。”[江标.江标日记:下[M].黄政,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654.]吴荣光师承阮元,效仿其师办学之例创办湘水校经堂。江标曾在日记中屡屡提及阮元,言阮元于各地办学卓有成效,诗云:“北朱南阮各分门,绝学乾嘉二老尊。大义先通新说立,实求仍守汉人言。”[江标.江标日记:下[M].黄政,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614.]不仅如此,江标还曾为《湘学新报》作序,言及校经书院课程及学报内容为一脉相承:“恭值朝廷屡有整顿书院、广求实学之议,勉设舆地、算学、方言、学会于校经书院,犹惧乡曲儒士擿埴于途而不知返也。乃取门下诸生粗有所得之卮言,分学凡六:曰史、曰掌故、曰舆地、曰算、曰商、曰交涉,每月约得百叶,分三期刊布。”[江标.学报序[J].湘学新报,1897(01):2.]课程所涉,足见江标讲求实学之旨自内而外贯彻始终。[其他诸如请长沙廪生任元德赴上海为书院购书,为校经书院添设各种西学图籍。搜寻其他书院旧例,上奏朝廷为书院课额膏火,补给学生。并以书籍、器械、枪支充实校经书楼:“书楼三大楹,上庋书籍,下储器皿及制造枪炮各件。器皿分电学、矿学、化学、声学、光学、水学、重学各器,每隔七日试验一类……枪炮则向军装局先借,每借一物,每月考察两次,如何装药,如何测试角度,如何打靶,如何装卸,惟不发机。”其中江标对于湖南矿业的开采费心颇多,参与《矿学报》的创刊。以上数则,参见:江标.江标日记:下[M].黄政,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620,654,631.]在以陈宝箴、江標为首的晚清湖南官员的引导之下,实事求是的精神由上而下浸润湖湘学风。岳麓书院在教学中讲求实学,在经世致用的湘学传统之下,平衡了经史与举业、道德与文艺之间的关系。

1897年,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进行的月课改章,便是奉行了朝廷针对书院实事求是传统进行旧规改革的要求。[《湘学新报》1897年第9期登载《岳麓书院院长王月课改章手谕》,开头便简述改章缘由:“院长谕诸生知悉,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礼部遵旨议覆侍讲学士秦绶章,奏请整顿各省书院,预备人才一折,所拟各条,为实事求是起见,应通行各省参酌采取以扩旧规,而收实效。”]王先谦拟定舆地并归于史学,故仅剩经史掌故及算译五门。王先谦还在手谕中谈及中国学人因私成蔽之病,批判各派学者之间互为倾轧,尤其浮嚣浅薄者“专欲阻人务实,以自盖其空疏,终朝饱食,口舌纷纭,一瞬百年,诚何足惜。而中材为所瞀惑,志士亦被阻挠,同此无成。”[王先谦.岳麓书院院长王月课改章手谕[J].湘学新报,1897(09):8.]王先谦于时务并不通晓,对新学却多加鼓励开设,不致阻碍学子向学之路,惟愿诸生务实于学,“周知当世之要,成为有用之材”,这也直接推动了之后时务学堂的创办。

1897年以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为首正式呈报湘抚陈宝箴批准设立时务学堂,旨在于新书院创设后预储兼通中外的远大之器,以求国家精进、振兴之势。

陈宝箴曾于1898年上奏为初创的时务学堂请拨常年经费,言及湘人闻见渐拓、风气渐开,讲求实学是当务之急,故学堂内讲授经史掌故与法言、格致、测算等实学。

后时务学堂历经停办、改名,于1903年与改制后的岳麓书院合并为湖南大学前身,即湖南高等学堂。

可以说,在岳麓书院之外虽新设书院、学堂以兴实学,实则为岳麓书院优良传承的拓展与延伸,而不是新的创设与割裂,实事求是的精神原则一直是各湘抚、学政及院长所一贯秉持的。故在称名最古的岳麓书院内外,人才得以荟萃与奋起,近代以来湖湘之间多有公求新学、为国家雪无穷之耻者,其中以吸取实事求是传统进而扩充其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毛泽东最为典型。

三 近代湖南大学的建立: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从前各书院均为成材而设,如今湖南大学由学养深厚的岳麓书院脱胎而来,以“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为校训,贴合当下高等教育建设需求。巡抚赵尔巽奏请改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旋又依循士绅之请,更设高等实业学堂,八年后停办。民国元年,湘督谭延闿拟就岳麓创办湖南大学,议定但此事终究未成,于是改迁优级师范学堂于岳麓,更名为高等师范学校。后历经更名与迁址,1926年正式成立省立湖南大学,直至1937年改为国立湖南大学,至此岳麓书院完成了其深刻的历史性转变。无论处于何时,外界环境及物质条件虽几经变化,学校办学理念及培养人才的初衷从未更改。因遭日军轰炸,国立湖南大学迁往辰溪办学,1941年4月岳麓书院旧址惨遭炸平,时任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认为高等教育之下,一般有志青年,在为学、做人、治事、处世、生活各方面亦均能处处忠诚勤奋、刻苦耐劳,令人欣慰。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精神之传统,是长期经验及历史发展的沉淀,历经世代学人与学子的思索、尝试、考验和筛选进而存续至今,拥有着深厚的底蕴,这一精神传统也使过去的时代相较于当下更引人回溯与探究。

岳麓书院作为由人的行为铸造形成的建筑,作为物质器物,爱德华·希尔斯认为“它既是一个物质基础的传统,又是一个概念和信仰的传统,以及在物体中的工艺、技术和技能理念的传统。”[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5.]虽然在炮火中长进的岳麓书院屡经毁坏与重建,但其物质基础从未断绝,从晚清到近代再到今日,在每一个传递和接受的阶段中,“实事求是”这一信仰依托岳麓书院这一建筑得以传递,同时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子对其所进行的思想活动,使这一信仰传统得以被书写和保存至今。

杨树达曾任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49年9月曾应《民主报》为纪念政协会议撰文《实事求是》,言及清代皖派汉学超绝汉、唐之缘由便是不墨守前学,于变通中严谨求实,这也是由毛泽东带领的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原因:“今中共治军行政概以实事求是为口号,且能实行,建国成功,绝无可疑。”[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 积微居诗文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93.]

中国共产党以事实验证了,建立在长期传统之上的政府体制是更加优越的,因为历代经验的累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代际传递之间,每一代人都謹遵求实的标准进行思考和行动,从宋代的经世致用,到清代汉学所推尊的实事求是,毛泽东的伟大在于意识到这一学术及思想层面反复重新确立的范型。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赋予其新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这是对当时党内忽视现实的主观主义态度的拨正。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将砥砺后辈青年学子脚踏实地、不断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对青年学子的勉励,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四 结语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湘大地人杰地灵,实事求是思想的一脉相承,离不开一代之学术风气的影响,离不开当地杰出学人的教导,也离不开卓越学子的求实探索。读书之求实,不在重名利,而在心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如今的青年学子,应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孜孜探索。

(本文作者付湘龙系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王诗吟系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担负时代赋予岳麓书院的新使命
实事求是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新荷初绽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岳麓书院乐教传承演变性初探
湖南大学出版社等127种重点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