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实践结硕果 “红色地标”数字化

2021-09-24郭明冯永龙

北京支部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卢沟桥空间信息中共党史

郭明 冯永龙

2021年6月7日,在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的近代史课堂上,授课老师正在讲七七事变的历史。老师打开“数字北京红色地标”系统,点击了一下鼠标,卢沟桥的三维全貌就在大屏幕上铺展开来。通过点击浏览的箭头,画面逐渐向前移动,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在卢沟桥上缓缓踱步。随后,老师点击了一下语音按钮,便响起了介绍卢沟桥历史的声音,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党委发挥学生专业优势,组建了“数字北京红色地标”团队,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团队由65名同学组成,其中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分布在研究生、本科生各个年级。经过5个月的辛勤工作,团队完成了北大红楼、双清别墅等13处北京红色地标的数据采集、资料收集、三维全景制作和网页设计、功能开发、配文配音等工作,集成在“数字北京红色地标”这一系统中。用户登录系统,可以通过全景导览、文字介绍、声音播报等多种方式体验红色地标的魅力,感悟波澜壮阔的中共党史。

“红色地标导览分析系统将红色地标的丰富内容转化为图片、视频、文字、配音讲解融为一体的数字系统,可使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入脑、入心、入行,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测绘与城市信息空间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聂跃梅说。

党建引领成为团队建设的鲜亮底色

“团队成立后,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使党建引领成为团队建设的鲜亮底色。为了支持团队开展工作,院党委为团队配备了专用教室,鲜艳的党旗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激励团队奋力前行。”聂跃梅介绍。

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团队开展学习党史读书交流活动。党员、指导教师黄凯为同学们推荐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中共党史百人百事》等书籍,并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卢沟桥事变》《华北是我们的》等影视作品。同学们在查阅大量红色地标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交流研讨,选定了天安门、卢沟桥、北大红楼和双清别墅等红色地标。

采集红色遗址遗迹三维信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们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过程。在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采集数据时,同学们遇到了不少难题。团队采用的是专业的二三维数据采集设备,在烈日炎炎的高温环境中,仪器会出现自动关机、数据精度受损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学生们采取了一早一晚进行数据采集的办法。如果气温升高后还没采集完数据,学生们便会为仪器撑一把伞采集数据。

经过为期30天的户外作业,团队共采集到了13处红色遗址遗迹的高精度三维空间信息数据和二维全景影像数据,这些数据为后期制作精细的红色遗迹三维模型和高分辨率的全景地图提供了充足的数据信息支撑。

专业知识助力红色遗迹展示

“1917年12月,李大钊进入北京大学并担任图书馆主任,主要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为探寻革命道路而勇于担当,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和荣辱的精神,正是‘一生常耻为身谋,大义凛然盖九州……”点开系统里的北大红楼,在李大钊同志的办公室里,响起了生动的解说声。

为了使红色地标的宣讲介绍吸引人、感动人、激励人,材料撰写组同学讨论了多次。他们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精心提取其中的感人故事。在撰写天安门广场的讲解材料中,资料撰写组组长、党员王子雨带领同学们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从基本介绍、历史意义、礼仪之地、记忆之地等方面来介绍天安门广场。

在设计红色地标系统标识的过程中,网页设计组的同学们在党员、指导教师王国利的带领下,首先确定了标识的基本要素,包括球形世界图上的北京市轮廓图和红色地标的标准建筑物,并加入了党旗及党徽等要素,绘制了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简图作为主图,北京市轮廓图与党旗党徽融合作为背景的标识图。党员王雨欣说:“通过设计这个标识,我不仅锻炼了专业能力,而且通过学以致用,对我們党走过的光荣奋斗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下一步,团队将通过进一步拓展内容、增强用户体验、增设英文版本等,让“数字北京红色地标”系统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责任编辑:徐玲玲)

猜你喜欢

卢沟桥空间信息中共党史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论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集成应用
守卫卢沟桥
共建空间信息走廊 助力“一带一路”
城市空间导示系统中的空间信息编码研究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研究
卢沟桥的狮子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