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苦难辉煌》礼赞建党百年
2021-09-24江和平
江和平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苦难辉煌》是一部60余万字的纪实文学,作者是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我之前读过他写的《浴血荣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原原本本地阅读了这本荣获了“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苦难辉煌》。
这部著作分为16个章节,讲述了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传到中国至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的20年间,灾难深重的中国内外交困、军阀割据、百姓涂炭、民不聊生。讲述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从建立到发展的过程,以及中国国民党与各路军阀、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与共产国际、日本政界与昭和军阀等相关内容。
全书没有教条的解读,没有枯燥的语言,而是用一个个跌宕起伏的真实故事、一组组惊天动地的数据资料,展现了一件件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和一位位鲜活悲壮的传奇人物,加之适当的评论与总结,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那段苦难的岁月、辉煌的历程。
歌颂党的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苦难辉煌》第三章第一节“领袖、思想、意志”讲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一个看似平静的日子,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石库门房子里,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党初期的两位领袖人物“南陈北李”都未出席会议。当年19岁顶替李大钊出席会议的北京小组代表刘仁静多年后说:“根本没有想到这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议。”
出席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为28岁,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这次意义非凡的会议。他当时并不引人注意,除了做记录外,只发过一次言,更多的是在倾听与思考。谁能想到当年28岁的毛泽东后来以他正确的思想、非凡的魅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谁能想到最初只有50多人的政党28年后竟能建立新中国,100年后成为有着9000多万党员的政党。
《苦难辉煌》第十章第三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写到遵义会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全军上下的不满达到了极点。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之前的一个多月里,连续召开了三个重要会议,通道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红军转向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黎平会议坚持了向遵义前进的方向;猴场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三次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铺垫和准备。遵义会议终于纠正了“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中国共产党经14年艰苦努力、曲折斗争,付出了无数鲜血与生命的代价,终于能够决定自己的路线,自己安排自己的领导人。”虽然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党内的排名尚在第三位,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首次将毛泽东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党内、军内享有崇高的威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不是一句空话,毛泽东的英明之处是在多次历史的危急关头,既善于提出正确的意见,又善于集中与采纳领导集体和党内外最正确、最成熟的建议。
展现了革命先驱与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并不排除在关键时刻,领导者的决心与意志是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苦难辉煌》详细介绍的中外领导人物达数十位,粗略介绍的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更是数以百计,使我看到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与变革中做出的不朽功绩。他们当中既有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也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还有共产国际派遣、曾给中国革命以巨大影响的国际友人越飞、鲍罗廷、马林、李德。另外,也客观地介绍了国民党、各路军阀及日本侵略者的代表人物。
《苦难辉煌》第四章第三节“战场与战将”写到八一南昌起义。“八位元帅和六位大将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八位元帅是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六位大将是陈赓、粟裕、许光达、张云逸、谭政、罗瑞卿。”这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事变”、共产党人血流成河之后,“一支旧式军队内,竟然集中如此众多、未来新型军队的高级将领,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罕见现象。”为什么会有如此“罕见现象”?因为他们是一批有信仰、有理想、勇于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流血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年代,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苦难辉煌》展现了众多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我由衷地崇敬他们的品德、勇气与智慧。他们有井冈山时期的“三骁将”之一、牺牲时年仅33岁的红六军军长黄公略,有井冈山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牺牲时年仅25岁的红军第四军参谋长王尔琢,有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建政权的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方志敏……
记录失败孕育着胜利、苦难包含着辉煌的历史
《苦难辉煌》以七个章节的篇幅,讲述了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步——长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最深重的苦难与最耀眼的辉煌,皆出自于此。”二万五千里长征横跨了中国15个省份,翻过了包括终年积雪、氧气稀薄的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包括汹涌大江、险峻峡谷的30多条河流,走过了世上海拔最高、人烟罕至的湿地。武器简陋的红军面对的是装备飞机大炮、十倍于己敌人的围追堵截,数天不食一粒粮食、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平均每300米就牺牲一名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险阻的远征,是永不磨灭的信念,是人类精神的丰碑。看着书中描述长征路上一次次惊天地泣鬼神的险境,我不禁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苦难辉煌》以第十一章“苦难辉煌”整章的内容,讲述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全过程。这一章使我较为全面、详细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是一段令人惊心动魄、回味无穷的章节。四渡赤水是毛泽东一生的得意之笔,但不是遵义会议后就预先设计好的,并非一帆风顺,有败仗更有胜利。当时别说普通战士,就连林彪等高级干部都不理解毛泽东的战略战术,甚至再次提出要求替换红军的主要领导。在四渡赤水的两个月中,毛泽东边打边改、随机应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次次地化险为夷,灵活机动地“走活了一盘棋”。红军各级领导干部坚决执行中革军委的命令,红军战士“像一个不倒的力士,裹紧绑腿,勒好鞋带,大步流星向敌人挑战”,终于战胜重重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甩掉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演绎了“火中凤凰”的拿手好戏。
讲述敌、我、友之间鲜为人知之事
《苦难辉煌》里的故事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寓意深刻。
讲到在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李立三、瞿秋白等20多名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毛泽东在会议上能言善辩、词锋激烈的发言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印象,孙中山亲自批准毛泽东为大会章程审查委员。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了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宣部代理宣传部长。
讲到南昌起义部队至三河坝分兵后,起义部队主力的两万余人全军覆没,唯有朱德率领担负留守任务的800余人行至江西天心圩。部隊因困难重重、前途渺茫而军心不稳、逃跑严重、即将溃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们的红军之父朱德力挽狂澜,集合部队分析形势、指明前途、增强信心,使面临瓦解的队伍又重新振作起来,保留了800颗革命的火种。这样才有了后来的井冈山会师,才有了22年后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才有了如今坚如磐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讲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不仅破译了蒋军电文,从而得知敌人动向;还利用掌握的敌军密码和电文格式,冒充蒋介石指挥其下属行动,为我军突破重围赢得了时间。毛泽东说:“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红军。”
讲到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西吴起镇,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之“双挽救”。由于陕北红军保住了中国革命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使脱离根据地一年、长途跋涉的中央红军终于找到了落脚点。由于中央红军的及时到达,制止了陕北特委的“肃反扩大化”,使刘志丹等百余位同志幸免于难,从而保住了陕北红军和根据地。
《苦难辉煌》令我深思:建党初期极为艰难困苦,为何能迸发出如此感天动地的力量?为何能杀出一条血路、从苦难走向辉煌?正是因为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始终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英勇奋斗,付出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治集团从来没有付出过的巨大牺牲。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