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滂沱中凝视建筑

2021-09-24XY

家居廊 2021年9期
关键词:抗灾浮动双年展

XY

难以预料的天灾与地球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最终都追溯至人类活动。当今年的自然灾害一场场降临,建筑的抗灾能力显得愈加重要。现在让我们厘清一番。抗灾能力强的建筑必定以大量消耗人力或财力为前提吗?都市化落后的地区如何得到保障?建筑如何兼顾环境问题并保证人们的使用需求与舒适性?其实不少建筑师们始终在思考这些问题,从“人道主义建筑”到近年“浮动建筑”的兴起,都并蓄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低成本、易建造、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

由专注于发展中国家城市更新的NL?工作室构想的浮动建筑系统Makoko(Makoko FloatingSystem – MFSTM) ,由预制模块化的“A”字形木质框架构成,可重复使用。整个系统共有小、中、大三种尺寸,可实现一至三层的结构切换,满足不同用途。在2018年,基于Makoko系统建造的“MFS IIIx3”结构也曾亮相由蓬皮杜艺术中心与毛继红基金会发起的“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成都锦城湖畔成为了届时的展览中心和音乐厅。此外,建筑师Tom Emerson也为2016年欧洲艺术双年展构想过一组“浮动”的展览中心,底部是钢沉箱,主体木结构则是提前预制完成。建筑容纳了论坛坐席、酒吧、浴场平台以及塔楼。当展览落幕,它飘过湖面,被运往欧洲另一座城市。

但是,以基礎材料建造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建筑质量的妥协。就像巴基斯坦建筑师Yasmeen Lari多年来所做的一样,她在巴基斯坦各地实践协同居民,一起使用当地的泥土、石灰与竹子等材料建造住房与地震避难所。这些楼屋是一种高脚建筑,底部结构由竹子打造,当洪水季来临时可抵御洪涝灾害,在旱季则用作教室或商店。尽管并未使用工业材料,对工程学的精细推敲以及竹子本身的坚韧度都令建筑足够牢固——事实证明,得益于Lari的高脚建筑,在两场当地的洪水中,都未有任何人员及动物伤亡;除此之外,此类建筑亦可抵御里氏7.5级以上的地震。

这些诚实的建筑,和心怀社会责任的建筑师们也令我们意识到,纵使新技术更迭、建筑形式日新月异,原始的自然材料在经由建筑师构思后亦能在有限条件下抵御灾难。最重要的是始终向土地、人和一切自然生命保持诚实,展现善意。

猜你喜欢

抗灾浮动双年展
“党员抗灾队”活跃田头地边
秋日掠影
印尼海啸已致数百人死亡
沉寂时刻
CSS层叠样式表浮动与清除浮动技术研究
五河县稻茬麦生产制约因素及抗灾高产栽培技术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各级青联组织积极防汛抗灾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
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