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字说

2021-09-24巫小酒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弓箭引申义张开

巫小酒

“张”字始见于金文,而后流传至今,关于这个字的起源,学界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说认为“张”字最早是作为姓氏被创造的。传说黄帝之孙“挥”自幼聪明过人,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捕鱼及捕鸟兽的工具)。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所以弓的发明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弓帮助人们猎取鸟兽、抵御猛兽、捍卫部落。于是挥被封为“弓正”,也称“弓长”,职掌弓的制造,后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给他“张”姓。因此,挥所领导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他的后裔也以“张”作为姓氏。由这一起源,“张”字有了设网捕捉的意思,如《水浒传》第二回中写道:“原来徱兔李吉正在那山坡下张兔儿。”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商朝,弓和箭都是当时必不可少的作战工具,因而弓、矢是自然而然连用的,有弓就必然有矢,所以“张”字最早是“弓”和“矢”的联合体。随着武器制造水平的发展,出现了杀伤力更强、射程更远的长弓,于是“矢”逐渐让位给“长”,最后稳定为弓、长的联合体。这一起源强调了“张”字增强、扩大的意义。如《左传·昭公十四年》:“臣欲张公室也。”意思是臣企图增强王室的势力,此处的“张”就是增强的意思。物极必反、强极必辱,故“张”字还被引申为夸张、夸大的意思,如成语“虚张声势”。

但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一种说法则是《说文解字》中所定义的:“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说文解字》认为“张”是一个形声字,以“弓”作义符,以“长”作声符。本义是把弦安在弓上,使得弓与弦的距离变大。一如《诗经·小雅·吉日》中所描写的周宣王打猎的场景:“既张我弓,既挟我矢。”意为(诸君)将弦安在弓弩上,又准备好箭矢,(全副武装地去狩猎)。《墨子·亲士》中也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意为好的弓箭不容易安上弦,但是一旦安好,就可以射得又高又深。

安上弓弦,弓箭便从松弛的状态变为紧张绷紧的状态,故而“张”字逐渐引申出调整、使紧绷的义项来。后来,“张”的对象不只局限于弓弩,其词义逐渐扩大,拉紧乐器上的弦也可被称作“张”。古诗文中常见的“张瑟”(调整瑟上的弦)、“张弦”(安上琴弦、绷紧琴弦),便是这类义项在适用类别上的扩大,另如唐代张籍的《宫词》诗云:“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

汉字意义的演变多遵循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后来,人们根据“张”字表示弓与弦距离变大的这一概念,又把“张”字的含义引申为张开、展开,指距离和空间的扩大。

表张开的词语有: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张唇植髭,指唇吻开合、胡须震动的姿态,形容人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张袂成荫,意为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形容人多;张目,表示睁开眼睛。而睁眼往往是为了视物,由词义的转移,“张”逐渐也有了“看、望”的意思。如《西厢记》中红娘道:“我张着姐姐哩。”常见的固定搭配还有“张亲”“东张西望”等。

表展开的词语有:张尾伸须,出自《聊斋志异·促织》,意为(蟋蟀)展开尾翼,伸长胡须;与之用法相似的还有《楚辞·招魂》中的“罗帱张些”,意为华丽的纱幔悬挂在中庭,铺陈展开。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用法中的“张”字有时并不表示舒展的状态,反而多有剑拔弩张的挑衅意味,如“张眉努目”意为扬起眉毛、瞪着眼睛,形容神态粗犷浅陋。此外,“张”作为动词,还有“张贴”“布置、部署”的意思,如“张设”“张灯结彩”“张筵列鼎”等。

汉字如同一棵大树,在本义的基础上生发枝丫,旁支别逸形成诸多引申义,词义的演变时常还伴随着词性的变化。按许慎所说,“张”的本义是动词“安弦”,而后其引申义之一“张开、展开”又成为新的支干,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表示铺展开来的物体的含义。在表示这一含义时,张字的词性也发生了变化,变为量词,表示一种或一类中的一件,如我们常说的一张桌子、一张图片等。

除了从动词演变为量词,“张”还演变出名词义项。或表示主张,如“那婆子听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来叫的官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或表示商店開张,如“新张大喜”“开张大吉”;甚至成为地名、国名乃至星宿名,如作为星宿的“张”,乃二十八宿之一,呈弓状,是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

“张”字从造字至今,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使用中,其意义不断变得丰富。同样的字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这也正是汉字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弓箭引申义张开
大话三国志
开花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踏莎行·留守妇
最后一家弓箭铺
就是那个梦想
印第安小分队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