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动态循环”实现反诈精准劝阻
2021-09-24
5月11日16时34分,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庄桥派出所接到一条市局“反诈精准劝阻宣防平台”下发的指令:辖区某建设公司财务人员小郑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接到指令后立即通过电话与小郑取得联系,让她在民警抵达现场前不要进行任何转账操作。16时45分,民警赶到小郑身边,确认是电信网络诈骗,阻止小郑转账,确保了公司资金安全。
4月14日,宁波市公安局创新建成应用“反诈精准劝阻宣防平台”,该平台运行一个月以来,宁波全市已现场落地及时劝阻各类电信网络诈骗365起,为群众直接避免损失3413.18万元。
一个平台:全天候数据流转直击痛点
打击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宁波公安一直在强力推进。今年4月14日,宁波市公安局“反诈精准劝阻宣防平台”率先建成并应用。
“平台数据24小时动态更新,集自动收集、分析、研判、预警等功能于一体,可以说是全市反诈信息的核心处理器。”宁波市反诈中心民警刘晓璐介绍,平台设置了十大模块,汇聚了海量信息数据,通过研判分析,实时刻画出潜在的受害人信息,全天候实时下发流转至全市派出所。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研判预警数据13.5万余条,分别下发高中危预警指令1.1万余条、3万余条。
与此同时,平台可以实时总结提炼突出类案特征,为精准宣防提供可靠依据。自4月中旬起,宁波市公安局每周面向全市公布乡镇街道电诈案件发案地图。地图根据发案频率,标注五色预警,同时公布一周高发类案信息,直观提醒周边市民和单位重视此类诈骗案,主动了解、学习防骗知识。
一套体系:“动态循环”做实劝阻闭环
“9时20分,新城派出所接到预警,成功劝阻止损10.8万元”“10时43分,东柳派出所民警在宾馆成功劝阻当事人挽回损失20万元”“13时36分,慈溪市公安局掌起派出所成功劝阻止损2.4万元”……每天,宁波市反诈中心不断收到落地反馈信息。
据了解,预警数据在平台中可实现自动匹配受害人身份及落地信息,直接下发属地派出所见面劝阻。对于高危预警的受害人,反诈中心与基层派出所按照“下达指令―取得联系―落地见面―核查反馈”规定动作高效执行。据统计,目前宁波全市高危预警对象劝阻率由试运行时的25.97%上升至99.45%。
“我们通过‘网上+‘网下双管齐下的模式,确保反诈中心内部循环、派出所外部循环两个系统动态、高效衔接,形成闭环。”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夏琳说。
一组打法:两级叠加增强劝阻实效
“本小区18幢某住户网上购物遭遇冒充客服诈骗损失2万元”,今年4月初,鄞州分局百丈派出所的创意反诈横幅被央视新闻点赞。鄞州分局治安民警许超超说,这些横幅针对性特别强,都是民警根据本辖区具体发案情况总结提炼的,以身边案例促防范,收效良好。
为进一步压发案、降损失、减大案,宁波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依托市反诈中心精准劝阻宣防平台基础上,相继推出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市县两级叠加增强电诈精准劝阻实效。
原为宁波电诈发案重灾区的阳明街道,通过派出所牵手街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常态化预防研讨机制、奖惩机制,在总结精准劝阻工作经验基础上,还摸索出一套以防为攻反诈技战法,实现了发案同比环比双下降。
此外,宁波下辖各县(市)、区相继开通防诈防损热线,通过公安甄别、保险兜底的方式,将事后止损变为事先防损,破解防范难题。海曙分局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发上线“电话反诈模型”“互联网反诈模型”预警反制系统,对电话诈骗、网络诈骗模型分析精准率保持在85%以上,有效降低被骗风险。象山县公安局出台《电诈预警高风险潜在受害人劝阻工作规范》,为基层所队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操作手册,刚性落实民警、辅警、网格员“1+1+1”三级联动劝阻模式,坚持不接电话不放过、不见面不放过,充分显现了市县两级叠加效果。宁波市公安局最新一期反诈工作周报显示,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涉案金额分别下降3.15%、13.54%。
创新推出反诈防损理赔热线
5月21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将全面运行反诈防损理赔热线。如果当事人拨打热线,经确认把关后认定允许汇款,由此造成被骗的,将可得到保险公司理赔。
反诈防损热线是宁波市公安局探索实践的“群众汇款、咨询公安,群众被骗、保险理赔”新模式,通过把牢转账汇款前“最后一道关口”,帮助群众进行风险审核、减少被骗可能、捂紧捂好“钱袋子”。
据介绍,此项工作前期已在寧波江北、鄞州等地开展了试点运行,成功阻止90余起群众可能被骗案件的发生,涉及金额230余万元。该热线是依托反诈热线“96110”延伸出来的一张咨询服务网络,宁波所有热线号码末五位均为“96110”,群众可拨打当地的热线进行咨询。
“不管群众在什么时候,只要遇到有关虚假信息、防骗识骗以及转账汇款的疑惑,各地热线都会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进行甄别。对于线上接受劝阻后仍存在转账风险的群众,接警员将第一时间指令派出所民警出警,进行面对面劝阻。”宁波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当事人拨打热线,经确认把关后认定允许汇款,由此造成被骗的,可以提出理赔申请,由公安机关确认并确定损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单人单次理赔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据悉,鄞州防诈阳光热线“81896110”开通以后,截至5月19日17时,共接听来电咨询437次,成功止损52.6万元。
镇海:“跨圈”反诈提升精准率成功率
今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全力拓宽反诈劝阻对象接触渠道,依托“同户人员—社会关系—网络对象”三级研判分析流程,采取多重叠加“跨圈”式劝阻,提升反诈精准劝阻成功率,成效显著。4月以来,累计劝阻止付资金662万元,中高危对象劝阻成功率实现两个100%。
瞄准社交圈 实现劝阻“虎口脱险”
5月20日14时,镇海分局澥浦派出所接到区反诈中心高危预警:辖区居民张女士正在被骗子以冒充公检法、社保局的方式诈骗。接到预警信息后,民警第一时间联系张女士,发现无法接通,随后通过大数据找到了其丈夫陈先生。双方沟通后确定张女士工作所在地,民警迅速前往开展面对面劝阻,及时制止了张女士转账。
像这样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联系的劝阻对象,镇海区反诈中心预警劝阻专业队联动网安等多专业警种,依托“同户人员—社会关系—网络对象”三级研判分析流程,判明直接关系人,快速确认劝阻对象实时定位,实现诈骗“虎口脱险”。截至目前,全区有15%的中高危对象经关系研判及时落实见面劝阻。
联动行业圈 形成反诈“双重保险”
镇海全区大大小小各类企业密集,职工群体庞大,是当前形势下潜在的电信诈骗易受骗对象。
5月21日晚,镇海分局石化开发区派出所接到辖区一企业职工有被贷款注销类诈骗的风险预警指令。民警火速联系,但当时劝阻对象的手机疑被嫌疑人呼叫转移,根本联系不上。
“同户人员—社会关系—网络对象”三级研判分析流程随即上线。警方通过联系受害人家人和公司负责人,第一时间开展人员查找,加上警务数据支撑等手段,仅用时2分钟就找到了人。3分钟后,消息传来,劝阻及时,员工没有被骗。民警松了一口气,又马不停蹄地前往该公司,上门对员工进行反诈宣教。
4月以来,镇海公安联合全区43个行业商会体,建立主要负责人紧急劝阻机制,通过联络相应行业会长,及时找到具体行业单位,引导属地派出所见面劝阻,形成反诈劝阻双保险。
利用媒体圈 提升群众“免疫能力”
走在镇海的街头、公交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小区门禁、电梯里,随处可见的电子屏上轮番播放着反诈小视频。“视频吸引人,我们都能看懂。”一名居民指着门禁上的电子屏说。
“反诈灵魂8问”“揭秘杀猪盘”“96110反诈者联盟”……反诈小视频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一改往日严肃呆板的宣传风格。记者了解到,这些小视频都是镇海民警从现实案例取材、自导自演拍摄完成的。
“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拍摄场景专门选取镇海一些标志性地点,演绎时候加上镇海当地语言特色,让市民更有亲近感,更能看后有所得、学后有所用。”镇海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10余部短视频已经上线,全力提升广大市民反诈“免疫能力”。此外,宁波镇海公安还联合本地媒体,开设反诈专栏,发布反诈日报、反诈周报、反詐月度黑榜、以案说骗系列漫画等多形式的反诈动态,加强群众对反诈的关注,提高潜在风险反诈“免疫力”,劝阻对象配合程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