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坚持

2021-09-24王淑清

中小学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长师生建设

王淑清

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是近年来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相关探索,笔者也了解过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情况。在笔者看来,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遵循。

一是坚持人本性,忌背离人道。好的学校文化一定是聚焦于师生的生命成长,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旨归,这应该是学校的基本价值遵循。移动互联时代,很多教育现象和问题一旦发生,就可能被迅速报道、围观甚至放大,其中有些現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例,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令人动容;反观一些学校赫然贴出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高考标语,则令人侧目。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文化在其中起到怎样的助推作用?这值得每位教育者深思。我们真心希望,从学校走出来的孩子都能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而非麻木的考试机器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是坚持科学性,忌盲目选择。这里仅就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而言。学校文化建设在内容选择上不能想当然,而是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学生成长规律。如近年来,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大力汲取地方文化元素,甚至将一些宗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纳入学校文化范畴,对此我们要审慎对待。任何文化的诞生都依附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既有其先进性也有其局限性,有些放在以前适合现在则未必,有些备受民众推崇却不一定适合进入校园。为此,学校在选择地方文化元素进校园时,一定要慎思明辨、去伪存真,这样的学校文化才能经得起推敲质疑和时代检验。

三是坚持群众性,忌独断专行。在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经历凝民心、聚民智的过程,把学校文化建设从校长和领导班子重视的事变成全校教职员工、家庭社区甚至是社会各界都乐于关心和参与的事。只有大家在前期达成共识,后期才能更好地共事。具体如何做,本期视点文章中,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为我们总结提炼出了“六项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等行动指南,而几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实践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样本。

四是坚持实践性,忌知行脱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警惕“文化文化,墙上一挂”的现象。学校文化建设既是形而上的,也应该是接地气的;既要有在云端的吟唱,也要浸润泥土的芳香。要想真正使学校文化深入人心,就不能仅仅停留于理念层面的阐述、物质环境的营造、制度文件的出台,而要把它变成全体教职员工的实践行动。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学校文化建设亦同理。要想让学校文化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可以有很多探索空间,既可以是设计阶段校内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头脑风暴,也可以是传播阶段校内的讲故事、树先进、挖典型等。

五是坚持适用性,忌好高骛远。我国目前有中小学(幼儿园)51万多所,其中既有城区校也有乡村校,既有新建校也有百年校,既有优质校也有普通校,既有“航母校”也有“麻雀校”,他们各自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问题各不相同,也并非都能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获得来自专家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为此,学校要本着务实精神,将学校文化建设根植于校情,坚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同时边做边完善,不追求一步到位。如我们关注过的甘肃省西和县何坝镇强郑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该校校长结合学校现实和文化溯源,确定将“强”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意图引领师生建设一所“生强师强”的“小而强”“小而美”学校。虽然其学校文化的诞生过程是草根式的,内容听起来也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它能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

六是坚持延续性,忌反复折腾。现实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不要让学校文化变成校长文化。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定盘星,不能因为校长的更换而频繁推倒重来,否则不仅会伤害师生的心,更不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比起工作的忙碌,教师们更难接受的是学校文化游移不定带来的盲目和茫然。因此校长在组织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时,一定要保持教育初心,要平衡好个人业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力求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寻求超越,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编辑 孙金鑫)

猜你喜欢

校长师生建设
寒露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