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志总动员

2021-09-24朱洁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标志班级幼儿园

朱洁

【活动起源】

一天中午起床时,小语突然大哭了起来。哭声引来了同伴的关注,大家一下子围了过去,原来她不小心被床边的门夹了一下。

针对这件事,孩子讨论了起来。有的说:“下次不要去碰门。”有的说:“让老师关门。”还有小朋友反驳说:“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啊。值日生每天都要帮助刘老师整理床铺,怎么可能不碰到门呢?”这时候有孩子结合生活提议说做个标志来提醒大家。

【活动过程】

一、标志在哪里?

(一)第一次记录

对于标志的探索热情,孩子持续了好几天。散步时、户外活动时总是会讨论关于标志的话题,他们在生活中开始自己寻找、了解。顺应孩子的需求,我决定和孩子一起先从他们最熟悉的幼儿园入手,找一找幼儿园有哪些标志,它们都有什么用处。孩子可以去幼儿园任何一个角落寻找标志。于是,他们拿着一个画板、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开始了寻找之旅。

(二)第二次记录

过了几天,孩子在看自己第一次的记录图时发现,有些标志自己都不记得在哪个地方找到的。怎样让记录看上去更清楚,让别人也能看懂呢?孩子议论起来。

小予说:“可以一排一排画,画整齐一点。”小语说:“可以画大一点,然后在旁边写上在哪里找到的。”小宸说:“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孩子都很赞同。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孩子的记录更有计划性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看着,画着,按顺序一层楼一层楼地寻找和记录。

(三)“我”和爸爸妈妈的寻找标志之旅

幼儿园的标志资源有限,明显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探索了。整合家长资源,发动家长助力幼儿知识储备势在必行。

周末两天,孩子和家长去了很多不同的场所,比如超市、车站、小区、体育馆等,在家长的带领下,他们寻找到了更多的标志。周一,每个孩子都带来了自己的收获,在班级里骄傲地讲述了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内容。

二、我们班可以有自己的标志吗?

(一)第一次设计

在翻看同伴的标志记录时,有孩子对超市的标志产生了兴趣。他们发现,很多超市、公司都有自己的标志,有孩子提出问题:“那我们班有自己的标志吗?”

琪琪跑到门口看了看,说:“我们班也有,我们的标志是大(2)班。”

“可是,这是字,不是标志呀!我们班没有标志。”小言说。

对于这一点,孩子明显有点儿失望。“要不,我们自己画一个吧。”顺应孩子的需求,设计班牌就此展开。

(二)第二次设计

一天散步时,孩子突然指着墙对我说:“看,我们幼儿园也有标志。”“幼儿园的标志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看懂这个标志吗?”

孩子开始讨论起来:“这个红色的是太阳吗?”

“下面有绿色的苗苗。”

“红色的太阳是不是代表老师,老师像太阳一样温暖?”小昶说完,还眯着眼睛,做了一个拥抱的动作,可爱极了。

孩子明白了,原来标志还需要有丰富的含义,于是开始了第二次设计班牌。

设计结束后,他们再次走上讲台,讲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第三次设计

经过两次的设计,我始终觉得孩子在设计班牌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美化。第二次设计虽然已经开始融入自己的情感,但整个画面仍显零碎。为了让孩子直观地了解如何让标志变得既简单又富有内涵,我再次组织孩子观察了一些标志。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到:一般标志都简洁明了,外形会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并且富有寓意。然后,我又组织孩子讨论:你心目中的大(2)班应该是怎样的?团结的?温暖的?明亮的还是快乐的?你想为我们班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班牌?……

于是,第三次设计开始了。

(四)投票决定

在前两次设计的基础上,第三次设计更注重形象化、符号化和内涵。可是,这么多的班牌,究竟用哪一个作为我们班的班牌呢?“投票吧!”孩子建议使用以前一贯决策的方法———全班投票。最终,小飞象班牌以13票遥遥领先地成为大(2)班的班牌。

三、我们可以设计属于自己的标志吗?

晨间谈话时,说到安全问题,世羽说:“今天有个小朋友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非常危险。”怎样提醒他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做个标志,就可以提醒所有人啦!幼儿园里还有其他地方需要标志吗?这个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起来:“鱼池那里需要一个禁止玩水的标志。”“我上次从攀爬架上摔下来了,应该在攀爬架上做一个小心摔下来的标志。”“厕所地面很滑,可以画一个小心地滑的标志。”“沙池里需要一个禁止扬沙子的标志。”……孩子结合平时的游戏经验和生活体验,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志。

设计好之后,孩子提出要将这些标志挂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里,孩子将自己设计的标志塑封好,悬挂到了相应的位置。每当路过这些标志,他们都很自豪地说:“看,这是我设计的。”“看,这是我们班的××小朋友设计的。”

【活动反思】

察:活動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本案例开始于生活中的一次偶然事件,如果不是共同经历,很难相信小小的标志竟然引发了孩子历时一个多月的深度思考和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我惊叹于孩子的观察能力,探索点一直在不断生成,孩子也一直在课程中充分感知、大胆表达、成长生发……

(一)认知能力的提升

孩子的每一次观察、记录,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观察能力。孩子来到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包括平时没有机会进去的厨房、消防控制室等,藏在角落里的标志都逃不过孩子雪亮的眼睛。两次寻找、记录,三次设计班牌活动,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有过很多次交流、分享,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能力的提升

在设计班牌的环节中,从第一次的更注重装饰到最后一次“有含义”的班牌,孩子将自己对同伴、集体的希望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还提高了集体荣誉感。最后设计标志,悬挂、宣讲的环节更是让孩子体验到了幼儿园小主人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树立了自信心。

(三)社会性的提升

这个活动本身是偏向于社会领域的。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还要运用到生活中去。有孩子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滑梯上需要小心摔下来的标志,因此生发出了一系列的设计、宣讲、悬挂活动。幼儿思考了幼儿园里哪些地方需要标志,每次看到标志时,不但自己能自觉遵守,还会提醒周围的同伴、成人遵守。

回顾历时一个多月的“标志总动员”活动,孩子发现、探索、讨论、思考、合作、分享,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更加关注了,他们更自信、更主动、更阳光了。

思:下一步学习的可能

课程进行到目前,其实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将继续寻找更多需要做标志的地方,为每个功能室设计标志、为其他班级设计班牌、制作班级区域规则牌、完成“我的标志书”等,探索还未停止,还需继续跟随孩子的脚步。

悟:教师的支持策略

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愈加明晰,幼儿自主学习的价值不是只重结果,而是孩子在探究过程中,在不断地面临问题并自主尝试解决中去生发学习。

1.看见兴趣———回应、追随

探究活动中,教师努力去看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生成探究要素,让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实践中,体验探究与发现的乐趣。

2.捕捉资源———共享、助推

教师有效抓住幼儿在探究中的问题资源,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讨论实践、大胆表达、尝试分享、概括总结,从而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

3.发展儿童———成长、回归

整个活动中,教师惊奇地看到了幼儿的成长:原来不善言谈的孩子,能大方地站上讲台,介绍自己双休日和爸爸妈妈找到的标志;原先好动、规则意识较弱的孩子能主动遵守规则并主动提醒周围同伴、成人;一些平时对班级荣誉不太关心的孩子,通过参与设计班牌、投票决定的活动后,似乎也找回了班级主人的定位,开始主动关注周围环境、人和事了……这一切更坚定了教师相信“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學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也让教师更真切地感受到: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回到儿童,这才是课程的立足点。

我们的幼儿,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护,在他们说话时,我们倾听;在他们思考时,我们鼓励;在他们创造时,我们支持……放慢脚步,用心陪伴,让支持再多一些温度,多一些智慧,我们的视野应当更为广阔,以更为现实和谨慎的态度去审视每一个教育契机的生成。

猜你喜欢

标志班级幼儿园
班级“无课日”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爱“上”幼儿园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想念幼儿园
以牙还牙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