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2021-09-24陈碧珍孙灿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瑶山木本自然保护区

陈碧珍,王 磊,孙灿岳

(1.南宁树木园,广西南宁530031;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指目前还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没有被引进园林栽培的观赏树木和花卉资源,它们是创造未来栽培的观赏树木花卉品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在当今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浪潮冲击下,野生观赏植物具有野趣的形姿、纯朴的山林情趣、浓郁的自然色彩,备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进行了报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省、市、县范围的野生观赏植物研究,如施金竹对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开发进行了研究[2],赵扬辉对贵阳市的乡土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3],董溪等人对贵州紫云县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开发利用研究[4-5];二是对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野生观赏植物研究,如曹巧等人对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庐山、武陵山、南京无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野生观赏植物进行了调查与研究[6-10];三是专科专属的野生观赏植物研究,如梁桂友对广西野生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进行了研究[11]、叶自慧对广东省荨麻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展开调查研究[12]、蒋能对广西原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13]。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广西山字型构造东翼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区内山体庞大,地形地貌复杂,小环境多种多样,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据2008 年开展的科学综考调查结果显示,大瑶山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6科 855 属 2 232 种,植物种类居广西各大山之首[14],然而,针对大瑶山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的研究却鲜有报道。通过对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实地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其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本底资料,分析其组成成分,划分及评价其观赏特性,以期为大瑶山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金秀、荔浦、蒙山三县交界处,地处110°01´~110°22´E,23°52´~24°22´N 之间,总面积 25 594.7 hm2。保护区地貌总体格局为中间高、四周逐渐降低的穹状地形。地层主要由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盆系碎屑岩组成。主要的地貌有山地、峰丛和河谷等,保护区内1 300 m以上的山峰有60 多座,最高峰为圣堂山主峰,海拔1 979 m,最低海拔位于罗香河谷,海拔115 m,相对高差达1864 m[1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268.6 h,平均气温为17.0℃,年中最热月(7 月)均温为23.9℃,最冷月(1 月)均温为8.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2.6℃,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6℃;日均温≥10℃的活动积温为5 551.2℃,年平均降雨量为1 824.0 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 203.0 mm[15]。

2 研究方法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外业调查和内业统计。外业调查主要为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典型调查相结合,自2008 年至2018 年期间,对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多次调查。具体调查方法是根据大瑶山保护区森林分布图并结合访问,在了解其森林分布格局的基础上,重点在地形变化大、天然植被保存好且类型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段,选择若干条线路进行调查,沿途观察记录样线可视范围内木本观赏植物的情况,包括植物的学名、分布及受威胁程度等。遇到未知或不确定的物种,则采集标本和照片,后期室内查询资料进行鉴定。对于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特有植物,要采集其坐标,并调查其种群数量。内业统计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包括大瑶山保护区之前的调查资料,以及其他学者从大瑶山采集的标本信息,查阅《中国植物志》、《广西植物志》等相关资料对植物标本进行鉴定,编制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并对名录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科属种组成

根据野外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结果显示,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瑶山保护区)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633 种,隶属于97 科263 属。其中裸子植物 9 科 12 属 17 种,分别占该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9.28%、4.56%和2.69%,被子植物种类较多,有88 科251 属 616 种(双子叶植物 87 科 247 属 612 种,单子叶植物1 科4 属4 种),分别占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0.72%、95.44%和97.31%,蕨类植物缺失。可见,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都是由种子植物构成的。

进一步对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科内所包含的属种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科属种的组成Table 1 Species composition of wild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families and genera in Dayaoshan Nature Reserve

续表

由表1 可知,在大瑶山保护区97 科野生木本观赏植物中,含30 种以上的科有蔷薇科(属数:种数=15:32,下同)、山茶科(12:31)、杜鹃花科(4:30)3 个科,仅占大瑶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总科数的3.09%,但所包含的种有93种,占大瑶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总种数的14.69%;含20~29 种的有蝶形花科(10:29)、樟科(9:28)、紫金牛科(4:22)、壳斗科(5:20)4个科,占总科数的4.12%,共包含99 种,占总种数的15.64%;含 10~19 种的有冬青科(1:19)、茜草科(11:19)、大戟科(11:17)、木兰科(5:15)、安息香科(5:15)、木犀科(5:15)、五加科(7:13)、桑科(2:12)、芸香科(6:12)、槭树科(1:12)、马鞭草科(3:12)、野牡丹科(5:11)、桃金娘科(3:10)、金缕梅科(8:10)、清风藤科(2:10),共 15 科,占总科数的15.46%,共包含202 种,所含种数占总种数的31.91%;含2~9种的有50科,包含214种,分别占总数的51.55%和33.81%;含单种的科有25科,占总科数的25.77%,所包含的种也是25 种,占总种数的3.95%。可见,蔷薇科、山茶科、杜鹃花科、蝶形花科、樟科、紫金牛科、壳斗科、冬青科、茜草科、大戟科这10 个科所包含的种类有247 种,占总种数的39.02%,是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优势科。

3.2 大瑶山野生珍稀木本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务院1999 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16]作为参考进行统计,大瑶山保护区有野生珍稀木本观赏植物共15 种,隶属于11 科15 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4 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1种,具体构成及其观赏特性与园林应用方式见表2。

表2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珍稀木本观赏植物种质资源Table 2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rare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in Dayaoshan Nature Reserve

3.3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观赏类型分析

按照各观赏植物的主要观赏部位不同,将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为观花、观果、观花观果、观叶、观形5 个类型,各类型的主要判别依据是最主要的价值体现点。由于有的植物既可观花、也可观姿,甚至还可以观果,所以各类别之间没有严格界限。因此大部分在分类时主要考虑植物的主要观赏部位作为观赏特性进行划分,但某些具有多个观赏部位的优良物种可以重复统计。

3.3.1 观花树木

该类植物是以花或者花序作为观赏特性,观赏植物的花朵,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大小,而在色彩上更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单朵花又常排聚成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花序;由于上述这些复杂的变化,就形成不同的观赏效果[17]。调查结果表明,大瑶山保护区观花树木有190 种,隶属于37 科76 属,主要集中在杜鹃花科(4 属30 种)、木兰科(4 属15种)、蝶形花科(6属11种)、蔷薇科(4属9种)等。其中白色系的有百合杜鹃(Rhododendron liliiflorum)、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等;红色系的有毛蕊红山茶(Camellia mairei)、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等。黄色系的有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假鹰爪等(Desmos chinensis)(表 3)。

表3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花植物花色分类表Table 3 Wild woody flower plant color classification in Dayaoshan Nature Reserve

3.3.2 观果树木

观果植物是指具有奇特的果实或果序,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植物,一般认为果实的形状奇异有趣、或单体果的果形特大或特小、果实数量多等特点[17]。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果植物约有119种,隶属于28 科41 属,主要是集中在冬青科(1 属19 种)、紫金牛科(1 属11 种)、槭树科(1 属 8 种)等,大瑶山保护区主要木本观果植物观赏特征见表4。

表4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果植物观赏特性Table 4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woody ornamental fruit plants in Dayaoshan Nature Reserve

3.3.3 花果兼观树木

木本观花观果植物是指花、果的观赏价值均较高的植物,也可称为花果木类。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花观果类植物有90种,隶属于27科41属,主要集中在蔷薇科(6 属13 种)、山茶科(2 属8 种)、桃金娘科(2属6种)、马鞭草科(1属5种),主要种类及观赏特性见表5。

表5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花果兼观植物观赏特性Table 5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woody flowers and fruits and ornamental plants in Dayaoshan Nature Reserve

3.3.4 观叶树木

该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在于叶的大小(特大、特小)、叶的形状(针形类、条形类、椭圆形类、掌状类、奇异类)、叶的质地(革质、肉质、膜质、纸质、草质)、叶的色彩(绿色类、春色叶类、秋色叶类、双色叶类、斑色叶类),以上叶的特点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17]。大瑶山保护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叶片有季相变化的种类较少,因此野生木本观叶植物资源相对其他种类较贫乏,仅有51 种,隶属于29 科35属,主要观赏特性见表6。

表6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叶树种观赏特性Table 6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woody foliage tree species in Dayaoshan Nature Reserve

3.3.5 观形树木

观形树木是指树冠整齐、树姿优雅的观赏树木,其枝、叶、树干或花和果实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园林中常作为独赏树、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等配植,在小区、庭院、道路、公园、湖边等处,起主景、局部点缀或遮蔽、防护等作用。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中观形类植物有211 种,隶属于51 科105 属。较优秀的观形树种有银杉、华南五针松、福建柏、鸡毛松、竹柏、南方红豆杉、闽楠、红花天料木(Homalium ceylanicum)、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红淡比、锯叶竹节树(Carallia diphopetala)、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薯豆杜英、花榈木、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等。这些树种有的树形优雅美观、枝条开展;有的树冠宽广、树姿挺拔、枝繁叶茂、四季翠绿、绿荫效果佳;有的树形开展、四季常青、红叶点缀;因此都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

4 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

4.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

大瑶山保护区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达97 科263 属633 种,在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保护区管理部门对保护区内的木本观赏植物资源以保护为主,特别是针对保护区内数量丰富的珍稀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如银杉保护站的银杉、以及圣堂山山顶作为来宾市旅游名片的南方铁杉(Tsugachinensis)等大瑶山保护区标志性物种,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在这些植株周围安装护栏和植物宣传栏,防止游客影响植物生长。同时,保护区管理中心也建立了珍稀植物繁育基地,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特有的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了育苗繁殖和栽培试验,以扩大物种数量,如银杉、广东五针松、粗梗木莲(Manglietia crassipes)、福建柏等,这些试验都为大瑶山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2 建议

4.2.1 加强野生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的研究

大瑶山保护区蕴藏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针对保护区范围内众多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要加强开展野生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开发现状和潜力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价。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对资源分布进行总结归类,确定开发利用的规划。

4.2.2 加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

种质资源保护是保护区主要工作之一,因此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首先要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利用网络、电视、广播、宣传栏以及自媒体等形式进行植物保护宣传,不断提高村民及游客的保护意识,减少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破坏;其次是加强巡逻,特别是核心区域的巡护,发现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特别是破坏珍稀野生植物资源的现象要及时处理。

4.2.3 加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目前我们对大瑶山野生观赏植物的认识还不全面,特别是珍稀保护植物资源的特性、物候特点、生态适应性等还缺乏研究,如大瑶山圣堂山山顶的变色杜鹃的变色机制、栽培适应性、耐热性等都缺乏了解,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对野生观赏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繁育、栽培等过程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为今后合理利用野生观赏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大瑶山木本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大瑶山社垌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成矿背景及找矿方向——以新众金矿区为例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护区管理研究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木本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南昆山木本野生植物资源及应用前景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