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GRADE评价

2021-09-24吕霄唐海张建伟

生殖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活产异质性检索

吕霄,唐海,张建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临床主要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在育龄妇女中患病率为9%~18%[1-2]。促排卵治疗是PCOS的基本治疗方案,而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是PCOS患者诱导排卵的一线药物。由于CC的外周抗雌激素作用对子宫内膜和宫颈粘液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出现高排卵率和低受孕率的差异。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ozole,LE)不占据中枢及外周的雌激素受体,半衰期仅45 h,能很快从体内消除,克服了CC的上述不良反应[3-4]。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报道LE治疗PCO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然而结论并不一致[5-8]。目前,国内关于本主题的最近一篇Meta分析发表于2011年[9],Hu等[10]发表于2018年的荟萃分析仅纳入了11篇文献,而近年来又有新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是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客观评价LE和CC对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最新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医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2月。采用主题词加自由词组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来曲唑、芳香化酶抑制剂、克罗米芬、枸橼酸氯米芬胶囊、PCOS、随机对照、随机等;英文检索词包括: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clomiphene citrate、letrozole、aromatase inhibitor、PCO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等,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以扩大检索范围。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RCT,语言限定为中英文;研究对象为采用2003年鹿特丹修订标准诊断[11]的PCOS患者;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近1个月无其他促排卵药物治疗史;近一年内男方精液检查大致正常。排除标准:未明确PCOS诊断标准;非随机对照试验;综述、评论、系统评价类文献;试验开始前采用二甲双胍、达英-35等进行预处理;促排卵后未选择指导同房,而是进行人工授精(IUI)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未提供原始数据或原始数据不完整的研究;重复发表的文献剔除其中一篇。

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当意见不统一时,共同讨论达成一致,必要时可请上级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将检索出的所有文献导入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剔除重复文献后浏览标题及摘要进行初筛,剩余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仔细阅读全文后再做判断。建立Excel文献资料数据库,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干预剂量、促排卵周期数、受试对象的平均年龄、BMI、不孕年限和结局指标。

三、质量评价

由两位评价员采用Cochrane手册Jadad量表对所纳入的研究质量进行独立评价,按文献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盲法及是否描述撤出或退出予以评分,总分4~7分为高质量研究,1~3分为低质量研究。

四、证据质量评价

采用GRADE profiler软件对证据质量等级进行分级,由于本研究纳入的均为RCT试验,软件系统默认为最高级别证据,仅需考虑5个降级因素:研究的偏倚风险、不一致性、间接性、不精确性和其他偏倚。

五、统计学分析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数据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差(MD)作为效应量,以各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采用Q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若P≥0.1、I2≤50%,表明各研究之间无统计学异质性,以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当纳入研究的数量≥10个时,绘制漏斗图并通过STATA 15.1软件评估发表偏倚,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检索结果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获得文献974篇,手工检索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补充2篇,共计976篇。采用NoteExpress软件对文献进行筛选,剔除重复文献530篇,初筛后剩余43篇,仔细阅读全文后,发现有11篇无基线期比较,5篇无纳入及排除标准,3篇未采用随机分配,予以剔除,有2篇文献仅提供标题和摘要,未获取到全文,最终纳入文献22篇[2,5-6,12-30]。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纳入的22篇文献均为RCT试验,其中12篇英文文献,10篇中文文献,共有PCOS患者3 506例,促排卵周期7 628个。所有文献均描述了受试者的平均年龄,有2篇[14,18]未提供不孕年限,7篇[20,22-23,26-29]未提供BMI指数,仅有1篇[5]出现了较严重的不良事件(卵巢囊肿扭转),有6篇[2,13-16,20]出现病例脱落,其中1篇[2]采用了意向性分析(Intention To Treat,ITT)。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对所纳入的22篇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有14篇为高质量文献,其中4篇[2,5,19-20]Jadad评分为7分,总体质量较高,具体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三、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其中LE组的妊娠率[RR=1.37,95%CI(1.24,1.51),P<0.000 01]、活产率[RR=1.55,95%CI(1.31,1.84),P<0.000 01]显著高于CC组,OHSS发生率[RR=0.18,95%CI(0.06,0.56),P=0.003]显著低于CC组;其余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LE组的周期排卵率[RR=1.14,95%CI(1.05,1.24),P=0.003]、HCG日子宫内膜厚度[MD=1.75,95%CI(0.46,3.05),P=0.008]显著高于CC组,Meta分析结果汇总见表2及图2~5。

表2 Meta分析结果汇总

图2 LE与CC对PCOS患者周期排卵率影响的森林图

四、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

1.敏感性分析:研究指标排卵率所纳入各项研究异质性较大(I2=81%,P<0.000 01),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后,合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结果较稳健(图6)。

图6 排卵率敏感性分析

2.发表偏倚评估:所纳入的22篇文献均报道了妊娠率,文献数量大于10篇,可做漏斗图,图形呈现大致对称,说明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不大,采用Harbord检验显示P=0.145,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倚(图7)。

图7 妊娠率漏斗图

五、GRADE证据分级结果

对各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发现活产率、OHSS发生率为中等质量证据,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成熟卵泡数为低质量证据,其余指标为极低质量证据(表3)。

图3 LE与CC对PCOS患者妊娠率影响的森林图

图4 LE与CC对PCOS患者活产率影响的森林图

图5 LE与CC对PCOS患者OHSS发生率影响的森林图

表3 GRADE证据分级

讨 论

本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LE能够有效提高PCOS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活产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成熟卵泡数,降低OHSS发生率。Hu等[10]比较了LE和CC对PCOS妇女的促排卵效果,发现LE在定时性交后明显增加排卵率、妊娠率和活产率,此外还发现与CC相比,使用LE诱导排卵后行IUI的妊娠率明显升高[RR=2.47,95%CI(1.18,5.14),P=0.02,I2=0%],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He等[31]排除异质性来源后发现LE组和CC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相似,本研究结果与其存在差异。由于Hu等[10]仅纳入英文文献,且并未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及预防OHSS等方面进行探讨,而He等[31]的研究发表于2011年,仅纳入6篇文献,本次Meta分析是此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并且纳入了最新发表的RCT研究,文献总体质量较高,因此认为本研究的证据更可靠。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成功植入的重要因素,Wang 等[13]结果表明,LE组子宫内膜形态明显优于CC组,内膜体积、VI、FI、VFI均显著增加。Al-Obaidi等[12]的一项关于伊拉克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RCT研究证实CC下调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C组的RI明显高于LE组。本次Meta分析显示CC组的PI、RI均高于LE组,但结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纳入研究的数量较少有关[12-13,21]。

近期有学者研究发现LE能够降低OHSS的发病率,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有人认为血清E2水平升高与OHSS发病直接相关,在促排卵周期的黄体期使用LE能够有效降低E2水平从而预防OHSS的发生[32-33]。本研究显示LE组的OHSS发生率显著低于CC组[RR=0.18,95%CI(0.06,0.56),P=0.002],LE组的成熟卵泡数和HCG日E2水平也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e等[34]针对不同剂量LE预防OHSS的Meta分析指出7.5 mg剂量组OHSS发生率最低。

随着LE的广泛应用,有学者对其安全性提出质疑,2005年的一项研究报道使用LE促排卵会增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和骨骼肌肉发育异常的风险,但在此研究中存在明显的方法学错误,且在随后的几项相关研究中均未得出LE使新生儿先天畸形率增高的结论[35-36]。本次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中,仅有3项[2,5,14]报道了不良事件,其中两项[2,14]报道妊娠20周以内LE和CC组均出现异位妊娠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Legro等[5]报道了妊娠20周后至新生儿期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现LE组(3.9%)的先天畸形率高于CC组(1.5%),但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荟萃分析提供了对LE疗效评价的有力证据,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纳入研究采用的LE和CC剂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多为剂量区间,无法进行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2)一些RCT研究未说明随机化、盲法及分配隐藏方法,数据不完整,这可能造成偏倚;(3)受地域及语言的限制,纳入的研究多集中在亚洲国家,因此可能造成选择偏倚;(4)部分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样本量偏少,影响了结论的信度和效度。

综上所述,LE能有效提高PCOS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活产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成熟卵泡数,降低OHSS发生率,并能获得与CC相似的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因此,认为LE的促排卵疗效优于CC。但GRADE评价显示排卵率的证据等级为极低,由于关键性结局指标的最低证据等级决定研究的整体质量[37],故本研究整体评价结果为极低质量。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并进行远期随访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活产异质性检索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年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ICSI-ET后活产影响因素分析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人口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