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LRP7基因纯合突变致家族性复发性葡萄胎

2021-09-24闫有圣刘春莲谭亚杨锴王一鹏刘妍阴赪宏

生殖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证者杂合家系

闫有圣,刘春莲,谭亚,杨锴,王一鹏,刘妍,阴赪宏*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北京 100026;2.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26;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银川 750004;4.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部,北京 102206)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是一种良性的妊娠滋养层疾病,表现为绒毛肿胀和滋养层过度增生,没有正常的胚胎发育。在西方国家HM的发生率为0.03%~0.10%,而在中国和日本HM的发生率为0.20%[1-2]。HM通常是散发的,初次发生HM后,HM再发风险为1%~6%,既往有2次HM妊娠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会有10%左右再次发生HM[3]。复发性葡萄胎(Recurrent Hydatidiform Moles,RHMs)也偶尔发生在家庭多个女性成员中,表现为家族中多个女性成员反复出现HM,也伴多次自然流产、死胎等,被称为家族性复发性葡萄胎(Family Recurrent Hydatidiform Moles,FRHM)[4]。

FRHM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完全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散发性CHM是孤雄来源或者双雄受精的结果,但是家族性复发性的CHM通常是双亲来源CHM(Biparental CHMs,BiCHMs),即胚胎包含有父源和母源的基因组[5]。有研究发现,RHMs患者中48%~80%存在NLRP7突变,在未检测到NLRP7突变的RHMs患者中有10%~14%检测到KHDC3L突变[6]。为了进一步证实FRHM的遗传学因素,并探索新的NLRP7和KHDC3L突变,本研究对我国北方1个近亲结婚的FRHM家系进行了相关遗传学分析。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先证者,35岁,女性,回族,因RHMs于2019年8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中心,孕10产0,3次流产物经病理确认为CHM。先证者父母为姑舅亲近亲婚配,共生育7人,其中3女4男。先证者妹妹,28岁,自然流产3次,第3次流产物病理确认为CHM;先证者姐姐,41岁,正常生育2男1女,表现正常;先证者3个哥哥和1个弟弟均正常生育,表现正常,该FRHM家系图谱见图1。该研究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Hom:纯合突变(箭头为先证者);WT:野生型;Het:杂合突变

二、标本采集及DNA提取

采集先证者及其丈夫、父母、妹妹外周血5 ml,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进行抗凝处理。先证者姐姐、哥哥和弟弟采用唾液采集器(厦门致善生物科技)收集口腔脱落细胞。血液标本和口腔脱落细胞均采用血液/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提取基因组DNA,采用NanoDrop2 000(Thermo,美国)进行核酸定量和纯度分析。

三、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采用SureSelect Human All Exon V6试剂盒(Agilent,美国)、Illumina Cluster试剂盒(Illumina,美国)和SBS试剂盒(Illumina,美国)进行全外显子组捕获和建库,在Illumina×10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美国)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由诺禾致远生物科技公司完成。

四、测序数据分析

测序片段通过BWA软件(V 0.7.9a)与参考基因组(GRCh37/hg19)进行比对,比对结果采用Picard1.115软件去除PCR重复序列,然后进行下游的数据分析。采用 Genome Analysis Toolkit(GATKv3.2)软件进行单碱基变异(SNVs)和插入缺失(InDels)变异分析。采用Ensembl Variant Effect Predictor软件(VEP73)进行变异注释。参考我们前期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进行变异筛选[7],重点关注与FRHM相关的致病基因:NLRP7、KHDC3L、MEI1和C11ORF80。采用ClinVar、OMIM 和HGMD数据库,用于筛选已知的致病变异,同时采用多种工具预测错义变异的功能以及非编码调控序列的注释,正常人群中的变异频率参考GnomAD数据库[8]。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发布的《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9-10]将变异分为5类: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意义不明确、可能良性和良性。序列变异使用人类基因变异国际命名系统(HGVS)进行变异命名和注释[11]。

五、Sanger测序验证

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的候选致病基因NLRP7变异位点c.1374_1375del,在其上下游1kb范围内设计扩增引物,以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PCR产物采用BigDye3.1测序试剂盒(ABI,美国)进行测序反应,分别使用上游引物:5′-GTGGGCGCAGATGTCCGTGTTC-3′;下游引物:5′-CCTAATTGCCAAGTCGTGTCTCC-3′进行双向测序,产物经乙醇沉淀法纯化后在ABI 3500DX测序仪(ABI,美国)上进行序列分析。用Chromas2.0和SeqMan7.1软件查看和对比测序结果。

结 果

一、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

全外显子组测序产出原始数据为10.9 G,目标捕获区平均测序深度为98×,其中≥1×测序深度下的覆盖度为96.8%,≥4×测序深度下的覆盖度为95.47%,≥10×测序深度下的覆盖度为92.99%,≥20×测序深度下的覆盖度为87.46%,数据量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测序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先证者NLRP7基因(NM_001127255.1)在19号染色体发现了纯合的缺失变异,c.1374_1375delAG,p.Arg458SerfsTer69。在cDNA序列1 374和1 375处连续缺失了2个核苷酸(AG),导致密码子发生框移,产生了截短无功能的蛋白。变异位点c.1374_1375del位于NLRP7突变热点区域,处于NRPL7蛋白的关键功能域-热蛋白结构域和中央核苷酸结合和寡聚化结构域(NACHT)。该变异在Clinvar和OMIM数据库中未见记录,在HGMD数据库扩展版中检索到该变异致病记录的编号为CD1611720,GnomAD数据库中频率极低为1/6 132。依据ACMG《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9-10]分析发现,该位点的致病性分类为致病性。

二、家系成员突变Sanger测序验证

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先证者NLRP7基因的变异位点c.1374_1375del为纯合变异,与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结果一致。家系成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表明,先证者妹妹(IV7)和哥哥(IV1)为纯合变异,姐姐(IV2)为野生型,2个哥哥(IV3)和弟弟(IV6)为杂合变异,父母均为杂合变异携带者,符合近亲结婚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图1、图2)。

Ⅲ1:先证者父亲;Ⅲ2:先证者母亲;Ⅳ5:先证者;Ⅳ1、Ⅳ3和Ⅳ4:先证者哥哥;Ⅳ2:先证者姐姐;Ⅳ6:先证者弟弟;Ⅳ7:先证者妹妹;红色箭头示变异位点所在的碱基

讨 论

FRH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HM,往往呈现为家族性发病、反复流产、死胎或HM,患者一生中几乎无正常妊娠[12]。FRHM属于孟德尔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患者父母是正常表型,女性同胞中可以出现相同的患者,但是该病并不累及患者兄弟的配偶,且FRHM家族中男性均可以正常生育。研究显示,FRHM患者的流产组织染色体是双亲来源的,而且同一患者与不同男性结婚后仍然会再发HM,提示FRHM发病原因并非HM本身的染色体异常或者基因突变导致,而可能是由于患者的某些基因缺陷累及受精卵及胚胎[13]。因此在临床上对于RHMs的患者应考虑进行孕妇致病基因的筛查。

本研究中募集了1个近亲结婚的FRHM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先证者发生10次流产和胚胎停育,其中3次经病理证实的流产均为CHM。先证者父母为姑表亲结婚,生育4男3女,其中先证者和其妹妹均表现为RHMs,该家系符合典型的FRHM。

Murdoch等[14]研究了2个FRHM家系,将致病基因定位在19q13.3~13.4范围的0.65 MB区域内,并在该区域内发现了NLRP7基因突变,并证实家系中存在NLRP7基因突变的女性均为HM患者。有研究进一步证实,NLRP7基因突变是导致FRHM的重要遗传因素[6]。NLRP7属于核苷酸结合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NLRP)蛋白家族,包括有3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分别是N端的嘧啶结构域、C端配体结合富含亮氨酸的重复结构域(LRR)和NACHT[15]。已经报道的NLRP7基因致病性变异约有40余种,其中65%致病性变异是蛋白截短突变,其余35%致病性变异是错义突变[16]。在FRHM病例中主要以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为主,在部分散发的RHM病例中也发现了NPRP7基因的单等位基因的杂合突变[17]。

本研究中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分析发现,先证者存在NLRP7基因纯合变异c.1374_1375del,p.Arg458SerfsTer69,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了先证者和其同患RHM的妹妹为纯合突变,其父母为相同位点杂合突变携带者,进一步明确其父母近亲婚配造成了NLRP7基因(c.1374_1375del)纯合致病变异是导致该家系发生FRHM的病因。Reddy等[18]在1例RHM患者中检测到NLRP7基因c.1374_1375del纯合变异,该患者发生了3次HM,并且多次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均失败。

有研究显示,NLRP7基因突变导致受精卵有丝分裂抑制因子(p57)的异常表达,表现出类似于三倍染色体所致的部分性HM特征[19]。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卵母细胞NLRP7基因突变与受精卵早期DNA甲基化和印记基因表达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卵母细胞中p57可能驱动了绒毛细胞向HM的转化[20-21]。NLRP7基因纯合突变的女性,通过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等辅助生殖技术均无法成功受孕,卵母细胞捐献是目前可获得正常妊娠的重要途径。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患者有可能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而获得有血缘关系的后代[5]。本研究的FRHM家系中,先证者与其妹妹均为NLRP7基因纯合突变,自然受孕再发HM风险高,建议可通过捐卵获得后代。

NLRP7基因在卵母细胞中高表达,在早期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控p57的表达来调节组织分化和增殖之间的平衡,且不影响精子的发生过程,因此,NLRP7基因纯合变异男性具有正常的生育功能[22]。本研究中的先证者哥哥Ⅳ1经Sanger测序验证为NLRP7基因纯合突变,但其可以正常生育后代,进一步证明NLRP7只会导致女性RHM,对于男性没有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1个罕见的近亲结婚FRHM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进一步证实NLRP7基因突变是导致FRHM的遗传学因素,并为患者家庭的生育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证者杂合家系
江南油杉半同胞家系生长及遗传特性评价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新生儿异常Hb Q的家系分析*
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6 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陷症家系的表型与基因型诊断
一个两次多囊肾胎儿孕育史家系的临床分析及遗传咨询
浅析英语文学汉译中杂合现象的成因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