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治三力” 强化审计担当
2021-09-24周德刚湖北省审计厅
◆周德刚/湖北省审计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审计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认识提升“政治三力”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政治三力”,强化审计担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审计力量。
一、提升政治判断力,增强审计政治自觉
政治判断力,是指用政治思维观察和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作为审计判断的根本标尺,善于把握形势变化,洞察大势大局,不断增强审计干部政治自觉性、敏锐性和鉴别力。
自觉提升政治站位谋划工作。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牢记审计工作皆有政治,在思考、谋划和部署审计工作时,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审计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认识新格局、新阶段、新理念对审计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自觉把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来谋划推进,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做到党中央指向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抓牢主责主业,突出监督重点,精准实施审计,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自觉运用政治眼光分析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处理和观察问题,将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审计机关要强化政治担当、政治自觉,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审计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监督作用,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善于运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保持头脑清醒、眼睛明亮,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抓住政治关系、把握政治逻辑,在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由表及里、深入分析问题背后体制机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管理性漏洞,提出有效性建议,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推动加强源头治理,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自觉对照政治标准评判问题。坚持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审计对象的改革方向、目标、路径以及相关政策,从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解决问题,做到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促进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更好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要坚持依法审计,以查清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审计到什么程度就评价到什么程度。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把审慎评判作为审计的价值理念、目标指向和衡量标准,把审计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下进行审视,以客观求实的态度研判和对待,正确处理和把握依法依规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做好容错纠错工作,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二、提升政治领悟力,找准审计发展方向
政治领悟力,就是要学懂弄通悟透党中央重要精神,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能力,是政治实践的重要先导。审计干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深层次上领悟其思想精髓。
深刻领悟“两个大局”。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政治大局,紧扣湖北经济发展的基调主线和总体要求,突出审计监督着力点,围绕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等重大发展战略和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等谋划审计,紧盯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和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实施审计,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国内大循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保证。
深刻领悟“国之大者”。“国之大者”,是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长治久安,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意义。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心怀“国之大者”、融入“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看清形势方向、把准时代潮流、把握政治大局,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把准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吃透决策指示意图,辩证认识和把握发展大势,深刻把握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优化审计工作理念,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深刻领悟新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仍然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新时期审计工作具有建设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特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深刻认识新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新矛盾新挑战,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产业变革等重大战略机遇,把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贯穿各项审计业务中,拓展审计范围,消除监督盲区,着力揭示国家经济活动中的典型问题、风险隐患、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要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加快转变传统审计方法,进一步挖掘科技力量、社会资源,拓展大数据审计领域,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促进审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提升政治执行力,发挥审计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具体的,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政治执行力,检验的就是对党绝对的忠诚,考验的就是不折不扣的贯彻力,必须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而行,以高效的政治执行力推动审计监督效能实现新提升。
助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要紧扣“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找准湖北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围绕“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财政资金绩效等开展审计,把各项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转化为具体措施和行动,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地见效、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等,推动“政策红利”向“制度红利”转变。
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的风险。要突出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功能,加强对各级政府性债务、财政收入真实性、金融运行情况、县市区中小投融资平台等审计监督,发挥好国家审计独立性、专业性、综合性的优势,增强审计揭示风险问题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准确识别金融、资源、投资、企业、外资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促进处置风险、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底线,更好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服务实体。
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养老、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以及疫后重振补短板工程等民生项目,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加强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审计工作,推动民生政策落地见效、民生项目高效建设、民生资金安全使用运行,推动惠民利民富民政策落地见效受益,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助力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深化审计结果运用,继续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述职考核的重要依据,促进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领导干部秉公用权,依法行政,促进构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领域、环节、岗位和“关键少数”,加大对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监督检查力度,深入揭示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行为,促进审计对象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公共权力。
助力体制机制完善。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决策、政策措施落实、热点难点问题等加大综合分析力度,着力破解政策措施“堵”在途中、政策效应“等”在路上的问题,力争更多的审计成果进入领导决策视野;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对领导批示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力度,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加大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其他监督的贯通协作,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合力,提升审计整改实效,助力体制机制完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