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2021-09-24张鹏王耀东赵存跃于明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7期
关键词:棘突节段腰椎

张鹏,王耀东,赵存跃,于明光

(山东电力中心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0 引言

目前随着国内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腰腿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有很大一部分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此疾病可导致椎管有效容积变小,导致神经根、硬膜囊受压,从而出现相应神经的功能障碍。临床中一般采取对症处理,患者症状较轻时可采用非甾体类药物缓解疼痛,症状严重时一般采取手术治疗[2]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为开放性手术,但这种手术有不少缺点,比如并发症多、创伤性较大等[3]。腰椎非融合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此类手术已有研究显示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手术属于此类技术,大大的减少了手术融合所带来的并发症。本文就此种手术方式应用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共30例患者于山东电力中心医院行PLIF或棘突间动态内固定,其中30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15例采用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15例采用PLIF(PLIF组)。PLIF组:男7例,女8例;年龄35~82岁,平均(56.46±1.47)岁。体质量指数(25.43±2.95)kg/m2。病程10~60个月,平均15个月。病变节段:L4/59例,L5/S16例。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男7例,女8例;年龄33~80岁,平均(57.13±1.32)岁。体质量指数(26.61±2.56)kg/m2。疾病类型。病程9~50个月,平均14个月。病变节段:L4/59例,L5/S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含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病程、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明显的下腰痛;②下肢放射痛;③间歇性跛行;④MR影像学显示L4/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排除标准:①腰椎滑脱;②腰椎畸形、肿瘤和创伤;③既往行腰椎手术病史;④严重的骨质疏松;⑤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手术方法。本研究采用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手术和PLIF。两组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患者均于全麻后取俯卧位,使用体位垫维持腰椎前凸。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手术及PLIF手术组手术过程略。

1.3 疗效评价指标。临床评价指标:手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前后腰部以及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VAS评分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前后两组间腰部及腿部VAS评分以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及表2。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棘突间动态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见表3。腰椎间隙活动度结果提示:非融合组L4/5固定节段活动度术后半年时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融合组L4/5固定节段活动丧失。两组出血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s)

表1 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s)

组别 例数 腰椎VAS评分 腿部VAS评分术前 术后2周 术后半年 术前 术后2周 术后半年PLIF组 15 6.1±1.1 3.1±1.3 0.5±0.8 6.8±1.1 3.1±1.2 0.5±0.6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 15 6.5±1.0 3.4±1.2 0.5±0.8 6.6±1.1 3.2±1.3 0.4±0.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术前术后ODI比较(±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ODI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半年PLIF组 15 61±3.4 14.3±4.2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 15 62±2.7 14.8±4.3 P- >0.05 >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表4 两组术前术后椎间活动度(ROM)(±s)

表4 两组术前术后椎间活动度(ROM)(±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半年PLIF组 15 4.0±0.6 5.4±0.7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 15 4.1±0.2 0 P->0.05 <0.05

表5 两组出血及住院时间(±s)

表5 两组出血及住院时间(±s)

组别 出血(mL) 住院时间(d)PLIF组 216.1±26.5 10.3±2.8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 20.5±6.4 6.3±1.8 P<0.05 <0.05

3 讨论

在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同时,有很多学者选择性的采用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技术并显示良好疗效[4-5]。本研究结果也提示此术式具有一很多优势。KongDs等[6]通过对棘突间内固定系统与PLIF对比研究,认为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可以选择替代PLIF来治伴有节段不稳的椎管狭窄症。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与PLIF相比,棘突间动态内固定不仅能获得相似疗效,还有较多优势,包括软组织创伤小、切口感染低、术中出血更少、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棘突间动态内固定及PLIF虽然临床效果相似,但是手术操作存在差异,比于PLIF,棘突间动态内固定切口小,对软组织创伤小。

综上所述,棘突间动态内固定和P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疾病临床疗效相似,但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并发症。从而显著减轻患者痛苦,作为一种“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令人满意。

猜你喜欢

棘突节段腰椎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搓腰
——壮肾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