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分析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

2021-09-24王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7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气管

王吉

(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 重症医学科,江苏 扬州 225200)

0 引言

重症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起病较急、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和进展迅速等特点,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脑出血、颅内血肿和头痛等[1]。研究资料显示,约有99%以上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留下后遗症,且伴随认知、躯体功能障碍[2]。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身体状况较差,加上常需建立人工气道,如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等,以改善患者通气情况,但并发症较多,最为常见的就是肺部感染,进而加重患者病情,提高病死率[3]。目前,临床多采取手术联合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对ICU重症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但具体治疗方案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本次选取在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ICU接受治疗的69例重症颅脑外伤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研究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ICU接受治疗的69例重症颅脑外伤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病例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56~87岁,平均(64.25±4.14)岁。纳入标准:①均经CT或MRI诊断为重症颅脑外伤;②均经胸部X线诊断为肺部感染;③临床资料均完整,知情且签署同意书;④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中途退出者;③合并其他感染疾病者;④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存在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留置尿道管、鼻胃管和深静脉穿刺置管,并于住院期间接受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每周留取3次痰培养标本,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气管插管留取痰液、分泌物等,或采用人工气道方式经纤维支气管镜留取气道深部痰液、分泌物等,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并将痰液放入无菌痰杯中进行致病菌培养;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型号:VITEK2-Compact)对致病菌类型进行鉴定,采用KB法分析患者痰液标本,并进行药敏试验,记录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以上操作均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检查[4]。

1.2.2 治疗方法:依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病情严重者,立即行手术治疗;通过心电监护仪、颅脑降温仪和吸痰器等严密监测患者病情,所有患者均行脱水、抗炎和止血等处理,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呼吸道分泌物、污血等进行及时清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合理给予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将剂量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生产单位: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10134)2.5 g加入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单位: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51021156)中,静脉滴注给药,每8 h/1次;将50 mL血必净(生产单位: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033;规格:10 mL/支)注射液加入到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给药,控制滴注速度≤60滴/min,每日2次;治疗期间加强病房管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昏迷评分、脑功能评分。

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趋于正常为有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血常规未恢复正常为无效。

炎症因子:治疗前后,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3 mL患者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取出血清待检,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红细胞沉降率(ESR)。

昏迷评分:治疗前后,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患者昏迷情况,包括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睁眼能力3个维度,总分15分,评分<8分为昏迷,评分<3分为深度昏迷,评分高低与昏迷程度成反比[5]。

脑功能评分:治疗前后,依据《脑外伤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脑功能,总分45分,评分0~15分为轻度损伤,评分16~30分为中度损伤,评分31~45分为重度损伤,评分高低与脑外伤程度成正比[6]。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经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69例患者经治疗后,疗效为显效39例(56.52%),有效24例(34.78%),无效6例(8.70%),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

2.2 炎症因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69例患者治疗后PCT、CRP和ESR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时间 例数 PCT(ng/mL) CRP(mg/L) ESR(mm/h)治疗前 69 0.23±0.24 9.48±1.07 38.24±21.43治疗后 69 0.07±0.01 3.58±0.45 20.46±10.28 t - 5.532 42.220 6.213 P - 0.001 0.001 0.001

2.3 各项评分对比。与治疗前比较,69例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功能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分)

时间 例数 GCS评分 脑功能评分治疗前 69 6.46±1.05 32.12±1.58治疗后 69 10.74±1.24 15.54±2.64 t - 17.070 34.924 P-0.001 0.001

3 讨论

医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①患者反射功能减弱或丧失,常出现食物自气管反流或无意识吞咽分泌物等情况,易导致误吸,且难以排除,进而引起吸入性肺炎;②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常需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7-8],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但呼吸机使用会破坏患者呼吸道的防护屏障,进而影响患者生理功能,促使患者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③由于患者病情较重,需长期卧床休息,使得患者肺活量显著降低,易引起坠积性肺炎;④患者治疗过程中,机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对其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使得患者对致病菌易感性增强[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69例患者经治疗后,疗效为显效39例(56.52%),有效24例(34.78%),无效6例(8.70%),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与治疗前比较,69例患者治疗后PCT、CRP和ESR水平均更低(t=5.532、t=42.220、t=6.213,P<0.05);与治疗前比较,69例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更高(t=17.070,P<0.05),脑功能评分更低(t=34.924,P<0.05);提示临床在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脑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以促进患者康复。吴文枝等[11]选取40例重症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显示,4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且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针对性治疗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取得较好效果,改善患者炎症情况,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为避免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需指定针对性处理对策[12]:①及时为患者更换体位,注意拍背排痰,避免误吸情况发生;②所有操作均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消毒、更换治疗仪器等,合理调整仪器参数,以减少感染途径[13];③加强呼吸道和口腔护理,给予雾化吸入,及早采取气管切开,密切观察患者排痰情况,做好细菌检查;④减少ICU病房的访视次数和频率,临床需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14]。

综上所述,依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ICU重症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气管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