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42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人心电图特征分析

2021-09-24陈立静卢利红吴其明宋毓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

陈立静,卢利红,吴其明,宋毓青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进而发生多种脏器感染(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其临床表现形式可多样性。自1986年我国发现首例AIDS至今,HIV感染者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趋势。1983年Autran等首先报道了HIV可以使心脏受到损害,之后有关AIDS致心脏受损情况的报道也呈上升趋势[1]。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42例AIDS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AIDS病人742例, 其中男662例(89.2%),女80例(10.8%),年龄18~81(38.93±12.13)岁。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2011年AIDS诊疗指南标准,并经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确诊。742例AIDS病人中,初始治疗定期拿药的确诊病人118例;并发肺部感染169例,肝病55例,脑部损害54例,腹部疾病19例,卡波西肉瘤19例,真菌性口腔炎19例,皮炎、皮疹18例,视网膜炎15例,淋巴瘤9例,血小板减少7例,消化道出血5例。其中15~49 岁590例(79.5%),≥50 岁152例(20.5%)。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MAC5500 光电心电图机检测,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温暖,嘱病人平卧位,全身放松,平静呼吸,纸速设置为25 mm/s,基线稳定后采集心电图,由两名心电图医师分析报告。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742例AIDS病人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 正常心电图440例(59.3%),异常心电图302例(40.7%),异常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速 135 例(18.2%),T波异常52例(7.0%),窦性心律失常41例(5.5%),ST 段异常40例(5.4%),窦性心动过缓31例(4.2%),左心室高电压28例(3.8%),电轴左偏18例(2.4%),Q-T 间期延长15例(2.0%),短PR间期 12例(1.6%),右束支传导阻滞12例(1.6%),室性期前收缩10例(1.3%),右心房扩大9例(1.2%),Ⅰ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0.9%),异常Q波6例(0.8%),房性期前收缩4例(0.5%),左前分支阻滞3例(0.4%),R波递增不良2例(0.3%),肢体导联低电压2例(0.3%),交界性心律2例(0.3%),电轴右偏1例(0.1%),室内阻滞1例(0.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0.1%),心房颤动1例(0.1%)。

2.2 不同年龄、性别AIDS病人心电图特征 男性662例中异常心电图272例(36.7%),正常心电图390例(52.6%);女性80例中异常心电图30例(4.0%),正常心电图50例(6.7%)。15~49岁590例,异常心电图238例(32.1%),正常心电图352例(20.5%);≥50岁152例,异常心电图64例(8.6%),正常心电图88例(11.9%)。详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AIDS病人心电图特征(n=742) 单位:例

2.3 初始治疗者与并发部位病变病人的异常心电图情况(见表2)

表2 初始治疗者与并发部位病变病人的异常心电图情况 单位:例

3 讨 论

AIDS是HIV感染并破坏人体淋巴细胞主要以 CD4+为主,引起机体严重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的性传播疾病[2-3]。目前AIDS的流行模式已经从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性传播途径中男性传播占主导且感染率不断上升[4-5]。 虽然本研究未追踪病人的感染途径,但所有病人中男662例(89.2%),女80例(10.8%),符合文献流行趋势中男性多于女性的情况。本研究对742例AIDS 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结果发现,AIDS 病人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呈多样性,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T波异常、窦性心律失常、ST异常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高电压、电轴左偏、QT间期延长、短PR间期、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其中异常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这与本研究并发肺部感染(包括肺结核及各种肺炎)最多有关。AIDS病人的机会性感染以肺部居多,临床以反复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为主,常规心电图多表现窦性心动过速,这与临床表现相符。本研究中初始治疗及定期拿药的确诊病人118例(15.9%),这些病人多为发病早期阶段,临床症状不明显,近期可出现体重减轻、持续发热,少数伴有咳嗽或出现持续腹泻等不适,同时可能存在自责、恐惧等心理问题,也可间接引起心电图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失常等,体重减轻或消瘦者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符合本研究中初始治疗者最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类型。本研究中心电图出现T波异常及ST段异常的比例也很高,分析原因可能是HIV直接侵犯心肌、心内膜,造成心脏受损,心电图表现出损伤性或缺血性ST-T改变。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AIDS病人的心电图可表现非特异性ST-T异常。有文献报道,AIDS心脏损害包括心内膜炎、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心包炎、心包渗出、肺动脉高压等[6]。本研究中左心室高电压的心电图表现与AIDS的慢性消耗性病程、营养不良导致体形消瘦、胸壁薄有关,当病人出现电解质紊乱时心电图可表现为QT间期延长。研究病例中并发肝病及腹部疾病病人74例,包括各种慢性肝炎、腹腔感染及积液,这类病人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为主。孙静[7]也报道,AIDS并发肝炎出现低蛋白血症,发生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时,心电图以QRS 波低电压、T 波改变为主。随着HIV载量不断升高,机体损害不断加重,免疫功能持续降低,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和肿瘤毒素积聚,AIDS的并发部位也囊括全身,本研究并发肺部、肝部、脑部、腹部、视网膜、皮肤、口腔等且多为同一病人可多脏器同时受累。AIDS病人的心电图表现异常及异常的多样性反映了病人心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反之,心脏损伤越来越严重导致心脏电学活动受到影响,更易发生各类心律失常[8]。晚期AIDS病人机体损害越发严重,心脏受累进一步发展,心脏功能严重受损亦可导致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心脏扩大,最后发展成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称为AIDS 相关性心内膜与心肌病。随着AIDS发病人数的逐年增加,心脏受累的病人数量也越来越多。有文献报道,心脏损害比例中AIDS病人可高达44.1%,且心脏受累的形式多样化,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心内膜炎、心包炎及心包积液等[9]。有资料显示,HIV 感染者中有5 %死于心血管损害,且这些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受损[10]。

目前,AIDS病人数量不断扩大,且逐渐年轻化,临床诊断技术与治疗水平的进步使其生存期延长,但AIDS相关性脏器损害的治疗仍很严峻,AIDS心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不断成熟发展的同时也充满未知与挑战。本研究对742例AIDS病人的心电图分析,选取病例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也真实反映了研究对象的心电图情况。总之,为了早期发现与干预AIDS病人的心脏损害,对AIDS病人早期行心电图检查是必要和可行的。

猜你喜欢

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69》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读懂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不齐”!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