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环洪泽湖河蟹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1-09-24孙修云陈家耀
孙修云,李 军,陈家耀
(1.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泗洪 223900;2.江苏泗洪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江苏 泗洪 223900)
河蟹养殖业是江苏省淡水渔业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产业。泗洪县地处江苏西北、淮河下游,东邻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境内约有40%的洪泽湖水面,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凭借独特地理优势和水域生态资源禀赋,泗洪县已有30多年河蟹养殖历史,河蟹养殖业是当地水产支柱性特色产业。2016年获批“泗洪大闸蟹”地理标志商标、同时共享“洪泽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2020年“泗洪大闸蟹”被评为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但是,全县各乡镇养殖者的养殖理念、养殖水平、养殖效益具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在对泗洪县河蟹产业进行较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提升泗洪河蟹产业水平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产业现状
1.规模布局
(1)成蟹养殖规模。2020年,全县河蟹养殖面积16.05万亩,占全县20.7万亩水产养殖总面积的77.5%;河蟹养殖产量3.4万吨,约占全县水产品养殖总产量10.4万吨的32.7%;产值27亿元,约占全县渔业总产值59.1亿元的45.7%。
(2)蟹种培育规模。2020年,全县一龄蟹种培育10 124亩、366户。主要分布在临淮镇、半城镇、石集乡3个乡镇,占总培育面积的84.5%(表1)。其中“长江2号”“诺亚1号”“江海21”河蟹新品种培育面积7 694亩、257户,分别占培育总面积的76%、总户数的70%。培育面积50~100亩的19户共1 267亩,100亩以上的13户共3 643亩。
表1 2020年泗洪县一龄蟹种培育分布情况
(3)加工。目前全县开展河蟹加工的企业不多,共4家,河蟹加工产品主要为冷冻蟹、冻熟制蟹、调味蟹等。2020年共产出河蟹加工产品593.38吨、产值共4 258.12万元,其中冷冻蟹365吨、2 906.6万元,分别占总加工品和总产值的61.5%、68.3%。
(4)贸易流通。泗洪县具有出口资质的水产企业共8家,2020年共出口大闸蟹341.6吨、创汇628.7万美元,连续15年位居江苏省县级第一。主要出口泰国、韩国、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迪拜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
国内市场流通。泗洪县河蟹经纪人队伍庞大、水产品物流运输网络完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拥有河蟹经纪人3 000余人,专业运输河蟹等水产品的物流公司共7家,大约70%的泗洪河蟹是经物流运输销往全国各地。另外每年约有0.5万吨县外河蟹由泗洪河蟹经纪人收购暂养并经泗洪物流网络销往国内市场。
据对物流公司发运到各市场的河蟹进行调查统计,2020年9月-2021年3月经物流公司运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市场的河蟹3万余吨,其中发往北方市场约1.66万余吨、发往南方市场约1.35万余吨。因2021年春节前后河蟹价格高涨,北方市场销售量较往年减少10%。
2.成蟹养殖生产情况
(1)养殖模式。泗洪河蟹养殖以池塘养殖和网围养殖为主,其中池塘养蟹面积约11.55万亩、网围养蟹面积约4.5万亩,分别占河蟹养殖总面积的72%、28%。主要采取“蟹套鳜”模式,80%以上面积以河蟹为主,亩均套养鳜鱼10~15尾;并正在探索与尝试“公母分养”模式、六月黄与扣蟹轮养的“一池双蟹”等模式。
2020年,全县近70%面积的河蟹养殖仍以亩均2 000只以上的放养密度、亩产200千克以上产量的模式为主。各乡镇养殖者的成本投入有所差异,85%的河蟹养殖面积亩均投入成本在3 000~5 000元、10%左右亩均投入6 000元以上、约5%亩均投入低于3 000元。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塘租、饲料、苗种与人工,泗洪县一般池塘租金1 000元/亩左右。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2020年泗洪县河蟹养殖的养殖模式、成本与产量分析
(2)养殖产量。2020年,因受6、7月连续超长阴雨天气等因素影响,河蟹长期处于低溶氧环境中,不同程度发生“水瘪子”等病害或“偷死”现象,造成普遍减产,池塘养蟹产量较上年减产15%~30%,少数病害较严重的塘口减产50%以上。表2显示,全县有49%的池塘产量在100~150千克/亩,24%的池塘为150千克/亩以上,22%池塘产50~100千克/亩,还有5%的塘口产量不到50千克/亩。
(3)养殖效益。2020年泗洪县河蟹产量3.4万吨。据调查,通过网店、市场养殖户自主销售量占25%,通过经纪人销售量占75%。河蟹作为名优水产品,节日消费特点较为明显,泗洪县受地理区位、养殖模式、销售模式影响,养殖户有囤积暂养河蟹待价而售的习惯,一般集中在春节前后销售。正常年份在10月1日(中秋节、国庆节)前后上市销售量占20%左右,11-12月价格一般为全年最低,因此80%左右的河蟹囤养至春节销售。因2020年春节期间受突发的新冠疫情影响,泗洪河蟹滞销,养殖户对把河蟹暂养到2021年春节销售持谨慎态度,2021年1月1日-2月11日上市销售量占70%左右、2月11日后销售量占10%左右。
另一现象是,因受2020年疫情管控冷冻产品影响,其中部分冷冻海产品销售受限,河蟹等淡水水产品价格一路上涨,较2019年同期涨50%以上,如2020年12月1日175克/只公蟹86元/千克,2019年同期为46元/千克,上涨87%;100克/只母蟹84元/千克,2019年同期为52元/千克,上涨61.5%;125克/只母蟹100元/千克,2019年同期为64元/千克,上涨56%;150克/只母蟹124元/千克,2019年同期为86元/千克,上涨44%。因此部分养殖户较往年提前销售河蟹,河蟹囤积暂养量较往年有所减少。统计数据显示,至2021年1月全县囤积销售的河蟹数量为7 770吨,较上年9 500吨减少18.2%。在此情况下,2020年虽然养殖产量有所下降,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与往年差异不大,59%的养殖户效益在3 000元/亩以上,只有6%的保本和4%的亏本,具体见图1。
图1 2020年泗洪县河蟹养殖亩均效益情况统计
二、存在问题
1.蟹种品牌不多,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强
泗洪蟹种培育面积1万余亩,年产优质蟹种200万千克以上。自2016年以来,泗洪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现代农业(渔业)奖补政策,对培育“长江1号”“长江2号”“诺亚1号”“江海21”等河蟹新品种1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政策激励。至2020年全县培育新品种蟹种面积占比达76%,50亩以上集中连片培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8.5%。但在蟹种品牌打造上,目前仅有泗洪县兴洪水产良种场注册打造“金苏蟹”品牌,大部分养殖户缺乏品牌意识。
2.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养殖方式占比偏低
从放养密度上看,2020年泗洪52%的池塘放养密度在2 000~2 500只/亩,还有15%的池塘养殖量超过3 000只/亩,只有1%的池塘亩均放养量在1 500只以下;从上市商品蟹规格来看,个体规格为200克/只的公蟹、150克/只的母蟹所占比例不足总量的20%,影响了销售价格与养殖效益。
3.河蟹养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及技术推广应用率偏低
据2020年3月对全县重点河蟹养殖区蟹池机械化装备应用调查结果显示,养蟹池塘渔业机械拥有率较低。调查区域内池塘养蟹总面积9.94万亩,对河蟹养殖生产影响较大的增氧机械严重不足,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4.泗洪大闸蟹品牌效应不强
虽然早在2016年“泗洪大闸蟹”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泗洪大闸蟹的品牌效应也在逐年提升,但相对于省内其他知名品牌还有较大差距,品牌打造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建议
1.蟹种、成蟹养殖技术需标准化
针对泗洪河蟹养殖的放养密度差异大、产量差异大、养殖效益不稳定的现状,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养殖模式和技术水平,制定泗洪县大闸蟹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和一龄蟹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从种质、放养密度、水草管理、投饵、水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强化优质一龄蟹种规模化、标准化培育基地建设,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引导蟹种培育和成蟹养殖主体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营销之路,不断提高泗洪蟹种培育和河蟹养殖产业优势。
2.加快河蟹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进程
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因高密度养殖水环境差,加大了病害高发的风险,同时还对养殖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建议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泗洪大闸蟹养殖基地,实施池塘高标准生态化改造,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后达标排放,进一步提高优质蟹、精品蟹占比,不断提高泗洪大闸蟹美誉度。
3.加大机械化、智能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
加强渔业机械装备及应用技术、智能化管理等在河蟹养殖中的推广应用。加大增氧机械的推广普及力度,逐步引导养殖户应用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等,不断提高河蟹养殖生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程度,促进河蟹产业提质增效。
4.加大“泗洪大闸蟹”品牌打造力度
充分利用好泗洪水域生态资源禀赋,加强“泗洪大闸蟹”国家地理标志这一区域公共品牌商标的管理与使用。一是健全品牌管理制度,规范“泗洪大闸蟹”公用品牌使用与管理。完善公用品牌授权机制,建立“泗洪大闸蟹”公用品牌使用企业名录,对申请使用的经营主体进行严格审核,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二是构建双品牌营销体系,采用公用商标+企业商标的双商标制,共同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知名商标,全力推动“泗洪大闸蟹”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共同策划、宣传、营销。三是打造品牌质量标准。坚持质量为先,严格把控品牌质量标准,实现“从池塘到餐桌”全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四是构建品牌运营模式。探索成立专业运营公司,做好“泗洪大闸蟹”公用品牌的策划、推广、运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