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1-09-24郭富强胡雪银王相荣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图谱聚类热点

李 瑊,郭富强,胡雪银,王相荣

前言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合理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此同时,体育产业正在蓬勃发展,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9万亿,占GDP比例为0.9%,预计2025年达到5万亿的规模。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在此双重背景下,体育大学生通过创业为社会提供贡献、发挥自我价值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体育大学生创业的理论研究需与实践相匹配。而当前研究对文献回顾和整理工作较为薄弱,亟待有效归纳、总结。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呈现知识图谱的方式,对我国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的现状、内容和趋势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深化对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的认知,为今后体育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工具

1.1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库中以“体育大学生”“创业”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得2003年-2020年相关文献149篇,筛选掉中英文拓展文献后,最终选择141篇文献作为文献计量样本。检索日期为2020年5月22日。

1.2 研究工具

CiteSpaceⅤ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应用程序和可视化软件,广泛用于对某领域研究进行可视化呈现及分析。本研究使用的是CiteSpace5.6 R2版本,主要采用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间阈值(Time Slicing)为2003年-2020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设置为2年。根据研究需要,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或关键词(keyword),连线(Links)和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默认选择。图谱呈现后,适当调整透明度、色系后呈现出文中相关图谱。图谱可反映出多方面信息:如节点(Node)大小代表总被引次数,节点越大则总被引频次越高,通过各个年轮的颜色可判断被引时间分布,聚类之间的冷暖色彩的变化可看出知识流的时间走向。

2 研究概况

2.1 文献发文时序特征

体育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类,其研究也存在一定包含关系。图1展示了关于二者创业研究文献发表的历时性变化。可以看出,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和大学生创业研究经历相似的起承转折,说明促使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文献增长的原因可能与大学生创业研究是一致的。从发文时序及增长变化情况来看,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

图1 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发文时序变化

初始阶段:2003-2008年。此阶段文献发文量较少,相对于大学生创业研究,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相对滞后。检索到的第1篇文献是2003年,李朝旭等发表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的《加入WTO与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方向问题研究》一文,提出了在当时新形势下下体育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此后便有文献持续对该主题进行研究,但在发文量上并无太大增长。

第一发展阶段:2009-2016年。有别于初始阶段,第一发展的阶段发文量骤增,并在后续的7年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发文数量平台。对2009年大学生创业研究文章主题次进行频次排序,发现“创业教育”最频繁出现。这也揭示出自2009年后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引起该阶段研究的热潮。从政策背景来看,2009年2月,教育部在《中国教育报》上登载信息,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文件,提出加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力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各高校成为必修课不少于38学时。这可能是促进该阶段发展的原因。

第二发展阶段:2017至今。自2017年后,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的发文量又一次陡增,并连续三年保持在较高的发文量水平。但就大学生创业研究来说,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发文量仍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本研究不认为该主题研究已达到成熟阶段,故命名为第二发展阶段。对比大学生创业研究在2015年就开始第2次骤增的趋势,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似乎存在滞后现象,本文推测2015年可能是促使第2轮研究热潮发生的时机。回顾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强调了“面向全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创业与创新的结合得到更加广泛的认识,“创新创业”成为继“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之后,频次最高的研究主题词。

总体来说,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与大学生创业研究联系紧密,其发展趋势经历了两个突增期,突增的原因可能与当时的“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政策有密切关系。

2.2 文献发文作者分析

作者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核心作者的辐射范围是衡量该领域研究现状的重要指标。在CiteSpace软件中,使用作者(Author)为节点类型进行作者共现网络分析,得图2。在导出(Export)栏目中将发文频次达3次以上的研究作者信息整理如表1。

图2 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表1 核心作者统计结果

表1可见,刘振忠节点最大,发表论文10篇,其次是涂德虎(5篇)和周静(4篇),另外,王思明和康建敏各发表3篇。度中心性反映该作者文献与其他文献的关联次数,多数作者文献的度中心性较低,反映出作者间研究主题可能相对处于较为独立的状态。发文频次最高的5位作者中,无一人为初始阶段便开始该主题研究的,表现该主题研究缺乏一批长期耕耘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的科研人才。

图2中,节点越大代表作者发文量越大,节点外环颜色代表作者的被引年份,节点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图2可见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作者共现图谱的节点数量N=164,连线数量E=118,连线密度为0.0088,说明该领域网络整体合作情况较低。在有限的作者间研究合作中,以刘振忠为首的研究团体中,其作者合作网络密度最高;合作密度第二为张飞、季城等人构成的合作团体;第三为沈雁华、孙玥等人构成的合作团体。此外鲜有四人以上科研合作网络关系存在。

2.3 文献发文机构分析

科研机构的共现分析反映出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的主要力量和影响力分布。采用CiteSpace软件的机构共现分析功能,未使用修剪(Pruning)算法,经色彩、节点显示阈值、节点大小等调整后,得图3。图3可知刘振忠所属单位河北体育学院为中心性最高的机构,其节点连线最多,从连线颜色来看,其合作时间开始于2009-2011年间,并与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河北高职院校合作关系紧密。除该合作团体外,其他机构未见三个机构以上的合作关系形成,多以两两合作或独立开展为研究形式。说明该领域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较为松散。有学者认为研究团队的形成,不仅能够提升研究成果产出能力,而且能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影响力。由此看来,加强机构间和作者间的科研合作将是提高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发展的可选措施。

图3

3 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热点分析是知识图谱分析的核心功能。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练也是反映该领域研究热点的重要媒介。运行CiteSpace软件,使用关键词(KeyWords)作为节点类型,使用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并选取“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mergednetwork”两种裁剪方式,得图4。节点代表关键词,度中心性(degree)越高,节点越大。节点间连线表示关键词共现关系,其粗细表示共现关系的强度,颜色则对应节点首次共现的时间。使用Export功能导出前10位频次及度中心性关键词如表2。

表2可见,频次与度中心性分别反映了研究热点复现次数和交互影响程度,在排序前10的关键词中,有8个关键词一致,另外4个关键词,“创新”“体育类大学生”“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也与共同出现的其他词相近。说明该领域研究热点出现频次与其影响力密切相关。

表2和图4反映出,研究热点集中在创业对象:“大学生”“体育大学生”等;创业实现:“创业”“创新创业”;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培养机构:“体育院校”这四个方面。有学者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性强、就业面狭窄,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创业心理准备、知识经验不足、能力培养不够、创业资金和人脉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剖析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不同的研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剖析。四个方面的热点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存在密切的交融联系。如图4所示,不同节点形成一定的交织网络表现出研究热点的共现特征。如培养机构和创业教育两方面的热点结合,在图4中表现出频繁的连线,反映实际研究中有关体育院校创业教育 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图4 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共现图谱

表2 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

3.2 研究趋势分析

共现图谱展现出研究热点横向的热度和联系。时间线视图(Timeline)可以勾画聚类之间的关系和某个聚类中文献的历史跨度。为深入探讨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的时间演化趋势,本文使用时间线视图结合LLR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知识图谱制作,如图5。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两个指标作为评判图谱绘制效果的一个依据。图5中Q值为0.8517(>0.3)、S值为0.621(>0.5),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聚类是合理的。横轴为引文发表时间,纵轴为聚类编号并且编号越小引文规模越大。

图5 体育大学生创业时间线图

根据图5聚类结果及热点演变情况,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可分为创业实现(#8、#7、#4、#2、#0),创业对象(#9、#1),创业教育(#6、#3),培养机构(#5)4个方面。

在创业实现方面,#7就业聚类是开始时间最早的聚类。最早的关键词是“就业”。早期研究中,创业作为应对体育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而开始得到学者的关注,此后就业难问题与创业解决方案的研究成为一个深入研究的类型。#8创新聚类与#4创新创业聚类在研究内容密不可分,围绕创新创业,学者从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培养和学生的认知等方面展开研究。#4创新创业聚类包含着时间最晚一个大型节点,#8创新聚类是热点连线少有连接到2020年。可以推测,创新与创业的结合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2大学生创业聚类的研究关注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创业动力等问题。#0自主创业聚类虽然开始于2010年,但聚类规模最大,包含的“就业趋势”“双创”等关键词反映出自主创业的热度与受关注度,“健身工作室”热点反映出体育大学生创业对健身市场的重视。在自主创业的运行机制、社会适应等方面展开的研究构成自主创业研究聚类的整体。而这个5个聚类的组合共同构建了创业实现的理论基础。

在主体对象方面,#9体育大学生和#1体育专业大学生两个聚类,以聚焦创业主体为主题,对体育大学生创业意愿、成功案例等进行探讨,关注到了体育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并非完全的客观规律起作用,更有人的影响在其中。创业教育和培养机构两方面紧密结合。体育高校是我国体育创业的摇篮,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我国体育创业的相关活动。创业教育作为培养机构提高体育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深入了解创业教育现状、建立评价体系、设计教学模式等都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体育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研究主题。

热点的聚类和走向展现了该领域研究走向,早期由就业难问题引出创业的解决方案,到后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多角度对创业进行深层次的支持,体现了体育大学生创业领域研究由浅至深的研究脉络。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人才培养贯穿各热点主题,创新与创业的结合研究持续研究至今,这两个方向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面。

4 结论

4.1 通过社会发展和政策引领影响,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自2003年开始,经历缓慢增长和两次骤增这3个发展阶段。4.2 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学者和机构间合作关系网络强度不高,亟待更为深入的合作。

4.3 研究热点聚集在“创新创业”“创业教育”“体育专业大学生”等关键词上,在创业主体、创业实现、创业教育和培养机构等方面形成研究热点。

4.4 体育大学生创业研究由就业难引发创业研究后,现已对自主创业、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未来的研究可能在创新结合创业以及创业教育方面继续深入。

猜你喜欢

图谱聚类热点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基于知识图谱的k-modes文本聚类研究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图表
4月高考热点关注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