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贵州银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2021-09-23梁龙凤

今日财富 2021年29期
关键词:银饰技艺贵州

梁龙凤

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城乡融合不断发展,给贵州了旅游业发展的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产品在贵州整个旅游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银饰作为贵州众多旅游产品中的一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随着旅游产业化加快展,银饰需求市场不断壮大,银饰旅游产品开发尚处于传统、粗放型阶段,存在着产品缺乏创新、缺少市场调研、销售市场混乱、产销利益不均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贵州银饰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寻银饰旅游产品开发的阻碍,建立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统一规划市场,丰富营销渠道,扩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银产业强大支撑,促进贵州银饰旅游产品开发,推动贵州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给贵州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贵州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吸引着更多人的到来。生态旅游业已逐渐成为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品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代表着该地区的特色,也是到此游玩的见证,旅游产品在旅游业的产业链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催生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比如:蜡染、刺绣、银饰、酒等,贵州的银饰旅游产品是少数民族的特色代表物品之一,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及载体,也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但由于受制于自然资源、技术资金、人员管理的限制,饮食产品的开发但尚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动贵州旅游业及经济发展。

一、贵州银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山区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乡村经济振兴的到来,贵州省大力推动民族产业、乡村优势产业发展,发掘整理诸多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技艺,将新技术、新工艺与传统文化和技艺融合,为民族产品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赋予了新的灵魂和价值。银饰和许许多多来自贵州大山的的非遗工艺品一样,开始走出绵延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开始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和不断壮大。

(一)产品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贵州银饰旅游产品是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银”被少数民族所偏爱,联系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民族特色鲜明。苗族银饰以“万物有灵”的原始巫文化为核心,图案大多是以苗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自然崇尚为题材,体现了历史和文化习俗、图腾崇拜和生活,彰显苗族深厚久远的文化内涵,更准确地说,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是一种传达精神的载体,对美好愿望的寄托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望。侗族银饰,以常见的图腾菩萨、太阳神、凤凰、龙神、水神等为图案,表现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忧国忧民的民族文化内涵。布依族银饰是其传统文化心态、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表现,展现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的民族精神。水族银饰则体现为对水稻和耕牛的崇拜,展现了水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共同之处是银饰作为日常生活中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父母在女儿出生时就开始为她们准备一整套银饰嫁妆,从头饰、项圈、手镯一直到衣服上的碎片装饰等,银饰越多表示这个家庭越富有,在这个地区地位越高。也正是因为在这种价值认知的刺激下,促使了银饰的发展,不僅是财富象征更是一个民族的维系之物,进一步推动了银饰文化发展和传播。

(二)产品销售模式逐步完备

贵州银饰旅游产品分为实体与网站两种销售渠道,销售中注重品牌营销。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网络的普及给实体店的销售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因为银饰锻造的特殊性,手工锻造为主,产量受到一定限制,实体店销售仍占据着主导位置。在网络销售上,贵州民族工艺旅游产品在淘宝网联合搭建了“多彩贵州旅游馆”,比较出名的黔香阁手工银饰就在上面进行大量销售,为顾客提供了便利。借鉴其他比较知名的企业,贵州旅游产品也开始注重品牌营销,挖掘整理传统银饰锻造技艺,加强创意设计,扩大市场,培育了一批批知名民族银饰企业,打造出了一件件精致的银饰作品,并制定“黔银”品牌认证体系,推动了“黔绣”系列品牌产品的形成,例如比较有名的“黔艺宝”等。

(三)产品经营主体初步形成

贵州银饰旅游产品家庭小作坊式与企业经营并存。随着银饰旅游产品发展,游客对银饰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规模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了企业经营发展。传统的家庭作坊式制作保留了银饰的原滋原味,并延续着传统的银饰锻造技艺,在一方面也保证了锻造技艺的传承,银饰产品多为苗族技艺,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都是口头相传,服装是文化的最大体现,因而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民族史诗”。随之还出现了很多比较有名的银匠村,雷山县的控拜、麻料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决定了市场导向,需求量增多催生了现代银饰企业的发展,例如雷山县民族银饰制作有限公司,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企业结合现代工艺和传统民族特色,在银饰造型上进行大量创新,扩大了银饰旅游产品的生产规模,推动了贵州银饰旅游产品发展。

二、乡村振兴下贵州银饰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之处

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银饰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产业化生产推进和民族特色产品商业化进程加快,贵州银饰产品开发也走入越来越狭窄的胡同,面临同质化严重、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销售市场混乱等诸多屏障。

(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产品创新意识

银饰旅游产品大多以传说、图腾崇拜中的事物为图案,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但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银匠在银饰加工上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盲目引用,不够精致,档次不高,造成设计跟不上时代潮流,缺乏时尚感,形式单一且传统,同质化严重。比如,凯里的银饰图案大多以双龙夺宝、苗银铃铛、复古雕刻花、民族风插针锦鸡舞吉宇鸟、双鱼莲花、芦笙、银鸟、牛角等为主;黔南大多以银梳子、喇叭、叶子、长命锁、凤凰、铃铛等为主,银饰图案偏于传统,缺乏创新。对于制作精美的银饰,旅游者们都会抱着好奇、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叫好不叫座”,创作的产品与市场现实所需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如果更加注重与其他产品有机融合,将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创新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文化传承中做到独特才能刺激旅游者购买欲望。

猜你喜欢

银饰技艺贵州
高浮雕银饰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银饰变黑如何恢复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