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中心在高校中的地位

2021-09-23王文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支撑智慧教育辅助

王文超

摘要: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高校教育信息中心职能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通过梳理技術在教育中的发展变化史,阐明信息中心在高校不是与生俱来,是随技术发展而变化的;剖析了高校现阶段信息中心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推导出现阶段在高校中,信息技术中心职能由辅助变支撑的必要性。为高校在新时代确定信息技术中心定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心;智慧教育;信息生态;辅助;支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1-013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信息技术是当今绕不开的话题,对高校建设尤为重要,但由于信息技术中心在高校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与功能不符,极大地影响了高校信息生态的建设与使用。下面通过信息技术中心的发展历史,现阶段信息技术中心特点,信息技术中心在高校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信息技术中心的发展历程

古往今来,大凡国强民富都是十分重视教育,更是重视教育装备[1],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出自教育与科研,同时也是最先装配于此[2],这样的输入与产出形成良好的反馈。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出现,造纸的出现,被直接引入教学中,使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极大的扩展开来;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电灯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很快就装备到学校特别是高校,给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并成立了相应的专业与实验室;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硅半导体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投影仪、投影机,实物展台很快就从高校向下面各学校进行装备,教育环境及手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时独立的维护这些专用设备部门开始出现。以局域网为代表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代表当时先进的技术也装备到了学校教学中,学校构成了一个大的局域网,这是电化教学部诞生了;以国际互联网为中心的互联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电教中心变成了信息技术中,从技术维护与维修延伸到学校各院系网站规划与建设到信息处理的功能;以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物联为基础的时代,这些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师的角色都发生极大的改变,特别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让教师从台前撤身到幕后。这种前沿的信息技术对教学整体的影响不言而喻,可以说离开这些技术及装备,高校已经不称其为高校,教师已经不具备教学的能力了。虽然如此,但是高校的管理思想还是沿用非信息时代的思路,信息技术部门还是那个辅助部门,有的地方甚至被弱化,还是采用老瓶装新酒的管理方法,可惜这个酒已经成河了,老瓶的容量已经不够了。

2 现阶段高校信息中心的特点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物联、5G、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教育部信息化2.0的引领下[3],智慧教育、智慧教室应运而生。现阶段高校信息中心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性:

2.1 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种类繁多、专业性强

现阶段,高校处在信息与技术大爆炸的时代,5G,人工智能、万物物联、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教室这些技术充满校园各个角落。校园师生沐浴在这些技术中,自由学习、生活着,像鱼儿在水中生活般,一刻也离不开。鱼的生态环境有自然和人工调节,而高校的信息生态环境则由信息部门来创建与调节[4],从而产生合适的信息生态,这种复杂性与专业性非专业人员不能胜任,而创建与调节这种生态,不是多种技术的加减算化,而一种系统的统综活动,这些对信息部门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2.2 高校现有组织结构受到挑战

高校一般有两块主战场,教学与科研[5]。信息时代这些都沐浴在信息的生态中,特别是教学,从教师备课,上课,考勤,考核,智慧教室的使用等,全程离不开信息生态,如离开教学任务可能寸步难行。原有的组织结构是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6],校长负责教学、科研、后勤,而信息部门只是教学部门下的一个辅助部门,有的归为实验中心,有的好点的设置了一个“数字校园中心”,但是实际上也是附在技术中心下。如图1。一方面现在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一刻都离不开信息部门,离开就无法运行,另一方面这一块的创新都是基于信息技术,这样导致各部门都知道信息中心的重要,但真正要得到更好的应用,却找不到着力点及强用力的支持。由于高校组织机构的“官僚性”[7],这里不是贬义,信息部门要对学校相关信息支撑的硬件建设,也只会是零敲碎打,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做到全面规划,更不用说系统前瞻。最大问题是部门功能与部门层级不符,过度矮化。而国外的著名大学,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大学信息化早期,信息技术部由主管信息技术的副校长直接领导[8],很好地解决部门层级矮化的问题,现在直接由校长负责。

2.3 信息技术设备更新频繁,兼容性差

随着大数据、5G、云技术、人工智能在高校的广泛引入,这方面的建设也是接连不断。由于条块分隔,信息部门的矮化,主管领导绝大部分都不懂或不太懂专业的信息,没有足够的权力统筹,更不用说高校前沿系统化的信息设计,往往是由服务承包商根据自己的实际提供的能力和爱好来建设;这样领导的更换新的服务商进入,原有的设备系统部分无情的“替换”,久而久之,学校光纤电缆如蛛网,设备种类繁多,互不相认,给维护与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且这一幕幕还在上演。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高校信息技术的建设与发展,要想响应教育部关于高校信息化2.0,建设特色化的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唯有从根源上进行变革,使作用与层级相适应,才有可能跟上高速的信息化。

3 信息技术中心在高校中的地位

3.1 高校信息中心应由辅助向保障与支撑过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育、慕课、智慧教育、5G、大数据等所有这些从基础上都附上了浓厚的技术特性,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而是技术武装的教学系统[9],随着网课大规模的普及,网络预防、网络考勤等等应运而生,信息部门已经成为中坚支持部门,这种地位是时代发展选择决定的,同时也奠定了坚实的人气与功能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并且还在壮大中。

猜你喜欢

支撑智慧教育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