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探微
2021-09-23贺全胜
贺全胜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水平,奠定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加快共同富裕步伐;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发展;实行综合平衡、统筹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目标,极大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为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新篇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思想启示、理论支撑和实践参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考辨
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是彰显中共党人初心使命的内质要义和奋斗目标。从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来说,中国革命斗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旷世伟业诠释了中共党人追求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真谛。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指引中共党人为奔向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遵循。他这一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具有光辉灿烂的远大前景和广阔厚重的社会背景。
(一)广泛庄重的民主政治背景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建构在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庄重的民主政治背景上。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国革命基本胜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1]1,行使人民民主权利,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奔向共同富裕目标的民主政治基础。10月13日,毛泽东例证上海松江县的民主政治活动,提出“开好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对于我党联系数万万人民的工作,对于使党内外广大干部获得教育,都是極重要的”[1]3-4,并能营造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的和乐亲民善政氛围。新中国是最广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政权是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政权,新社会是全国人民励精图强共同富裕的共建共享社会。人民群众改造中国经济社会,改变中国历史政治方位,改写中国由苦难走上辉煌的政治命运,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到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毛泽东这些重要论断,为建构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广泛庄重的民主政治基础。
(二)稳健坚实的经济背景
本质意义上说,共同富裕是建构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坚强硕大基础上的共富景象。经济是基础,决定了共同富裕的进度、力度和高度。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联、有机统一。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革命胜利以后,整个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正在重新改组”,由于灾民和“失业人员又有增多”,人民政府很关注民生,“着手采取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的办法”,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筑工作”,而“全国人民用交粮、纳税、买公债的行动支持了人民政府。”[1]69这样,党群同心、上下同行、国民同力,共赴经济建设,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坚实的经济基础。9月25日,毛泽东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指出:巩固国防,“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奔向共同富裕,必须依赖全党全军“和全国工人、农民及其他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协同努力,方能达到目的。”[1]96要知道,世上决无坐享富裕的好事,富裕幸福全靠砥砺奋斗而成,努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丰实的物质财富,保障社会需要,促进改善民生,方可达到共同富裕。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在农村和工厂“实现民主改革之后,工人和农民即获得发展其爱国增产的极大积极性,并改善其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可能。”推动工农业战线的“爱国增产运动”不断发展[1]183,迈上共同富裕道路。综观毛泽东这些重要论断,旨在说明经济基础、经济实力支撑共同富裕发展。笔者认为,共同富裕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有机构成一个统一体。一是共同富裕与经济建设成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建设成就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决定共同富裕的水平和境界,共同富裕改善经济政治建设环境,推进经济建设繁荣发达,创造更加殷实的物质财富;二是共同富裕必定坚持经济建设,创造物力条件。没有经济支撑,共同富裕即为空想虚论;三是制定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推进经济发展,奔向共同富裕;四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共同富裕的伟大社会实践中主体力量作用,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样稳健坚实的经济背景,自然地推动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完善。
(三)底蕴深厚的文化背景
文化建设提供共同富裕的思想智慧支持。从文化建设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文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智慧基础,为共同富裕提供文化精神力量;共同富裕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文化建设提供经济支撑、技术资源和正确政治方向,二者辨证统一,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2]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毛泽东创新发展了列宁文化建设思想,认为文化建设是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具有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新政协会议上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3]345的东方。这就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关联的维度阐论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壮志。毛泽东这一重要论断,实质上就揭示了蕴涵其中底蕴深厚的文化背景要因。没有文化支撑,共同富裕不能变现,不会长远发展。这已是耳熟能详的社会公理。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加强中国人民文化建设,“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1]71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共同富裕坚实文化基础。在他看来,文化建设内涵了思想理论建设、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工作方法、发展步骤、条件手段、改革推进策略,提供经济社会建设的思想动因和精神内力,创造共同富裕的文化软实力条件,支持共同富裕健康发展。他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提出组织农民学文化、学科学技术,丰富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文化和技术基础。他例证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组织青年创办“记工学习班”,很有意义,“两个半月就有一百多个青年和壮年学会了两百多字,能记自己的工账,有些人当了合作社的记账员。”他要求各级主管机关加强“领导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要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这一“创造性的工作”[1]456,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夯实共同富裕坚实文化基础。总之,这些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共同推动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建构发展和博大精深起来,赋予它殷实的社会基因和时代内涵。
二、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要义概说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这一思想内涵要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极大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扩大生产,发展经济文化事业,推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毛泽东强调,共同富裕决非呼声高论而来,也非同时齐步富裕,必经全国人民扎实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才能玉汝于成,即实干兴邦之社会道理然。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稳定经济环境、市场物价,保障民生,赢得社会人心,毛泽东通报平津接收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通令稳妥接收企业,开工生产,保持经济建设,为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条件。他指出:我们党“派出接收企业的负责人,即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可以付托他们经营的人们,嘱咐他们不但要接好,而且要管好,使生产不受损失。”同时,决“不可把企业物资”“当作战利品消耗掉”“否则企业即将停工,无力继续生产。”“此点务请注意”[3]301。在中国革命胜利曙光来临之际,在新中国社会,保持农业生产、工厂企业充分开工,为国家建设、改善民生,创造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条件奠定基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辨证发展观决定了的。7月9日,毛泽东在全国铁路职工临时代表会议发表讲话,提出“依靠群众办好铁路建设事业”、创造共同富裕条件的重要论断,指出:“我们这样大的国家,现在还只有二万多公里铁路,这太少了。我们需要有几十万公里的铁路。”修造铁路、桥洞,“主要依靠群众,就是工人、工程师等一切有用的人”,大办铁路事业,贯通共同富裕道路。这样,“我们也要和国民党比一比,看谁把铁路办得好。”在新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一定会成为可能。“我相信,大概一年左右,特别是在东北,铁路事业”等走上了轨道,“将来我们再逐渐改进和发展,一定能在全国把铁路办得比国民党好。”“我们的人民铁路事业就可以从少到多,从二万公里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3]306新中国成立后,焕发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5年7月,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中提出共同富裕的创想,指出:实行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这或许是我们党内关于“共同富裕”思想内涵的最早权威表达。他强调,“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才能获得巩固。”[1]437这一论断的基本要义,一是明确定义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彰显共同富裕的全国人民性特征;二是从社会主义“一化三改”的社会背景上提出全面共同富裕思想,凸现了这一思想论断的政治原则高度和社会环境广度;三是揭示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是实行合作化,发展生产,走合作化共同富裕的道路;四是指明共同富裕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团结共建美好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合作共富道路。
(二)全体劳动者勤劳致富,国家“更富更强”,实现家国同建“一起共同富裕起来”
工商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机构成,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大。1955年,全国工商业者总共3000多万人,工商业固定资产,“工业方面有二十五亿元,商业方面有八亿元,合计是三十三亿元。”[3]499为生产物质财富创造条件。同年10月底,为了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两次发表重要讲话,真诚希望全国工商业者顺应新中国时代发展潮流,掌握自己的命运,坚定走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共同富裕道路。他特别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现在我们的事业”,特别是“国内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将“一天天地发展”起来。但是现在总体上“我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当时是,我国“建设工作还刚刚开始”、正在起步,“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达到“共同的富”“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全国人民共走共同富裕道路,国家“更富更强”,人民勤劳智慧致富。在毛泽东看来,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建设,“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1]495-496特别是全国私营工商业者改造后,合法生产经营,诚实劳作,“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后要同大家一起共同富裕起来”。他推论“将来农民的生活”,勤劳致富后,就“要超过现在的富农”“如果大家生活不提高,革命就没有必要,因此生活福利都要逐步提高”,达到共同富裕。社会总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人们总是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向前发展,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就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1]490毛泽东设想,社会主义改造,通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步骤,需要经过“几年准备,要经过几个步骤”,第一步,实行“加工订货”;第二步,确立“公私合营”;第三步,实现国有化,建构社会主义新制度。这种“新制度所以应该采取,……是对全国人民都有益处”[1]498-499,家国同建“更富更强”,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推进国家人民“更富更强”的道路。
(三)帮助贫穷弱小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水平,奔向共同富裕目标
毛泽东认为,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推进全国地区的经济建设,而非部分地区、部分人的共同富裕。这就从本质上定义了共同富裕的内涵要义。他揭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如果我们党“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分了土地还是穷,他们为什么要跟你走呀!”[4]在这里,毛泽东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共同富裕理论,共同富裕是帮助全国人民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收入水平,改变“穷”貌,一起富、共同富。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共同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指出:“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要使几亿人口的中國人生活得好”,共同富裕起来,“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建构“良好的共同工作关系”[5]275-276,共同奋斗、共同胜利、共同富裕,实现天下大同、世界大同。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由穷困走上大同世界的道路。
三、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一)社会主义改造成就斐然,奠定共同富裕坚实物质基础
严格地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开辟了崭新道路,奠定了共同富裕坚实的物质基础。1955年10月,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总结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有成绩的,将来还可以看见有很大成绩。”[1]5011956年11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小组长会议上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时再一次肯定了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辉煌成就,指出:“一九五六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产都有所增长。”我们“国家建设事业是有成绩的”[5]159,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加快共同富裕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认为,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绩,一是社会商品从“改造”以来就“没有断过”,商店柜台上、货架上货品多,“我们货品充足”,满足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这是了不起的大事”[1]501;二是社会主义改造后广大“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就业有所增加,人民是高兴的。”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创造共同富裕条件;三是基本建设投资和其他事业开支“大部分是正确的”。这就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决策和方略正确,有力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意志和精神力量;四是保持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综合平衡。他说:“总的说来,我们的建设事业还是前进的”,因为我们“首先支持必要的生产,同时注意平衡”[5]159-160,实行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创造共同富裕的良好条件;五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有全国的意义,还有国际的意义”,为世界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先行做了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实践参照。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在世界上是走在前面的”,世界上那些试图追求富强、现仍“比较落后的国家会跟我们学的”[1]502,不仅推进中国共同富裕,还将迎来世界大同。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社会主义改造极大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变革,促进共同富裕,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使“全国各个阶级的相互关系都在起变化”,发生深刻变革,取得伟大成就。一是政治关系发生变化。个体生产经营的农民和“手工业方面的小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都发生了变化”,他们追求政治进步,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经济关系、经济制度发生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变为集体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这种“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共同迈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三是思想认识上发生变化。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改造“这样的大变动当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来。”不同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就有不同的思想认识、审视态度,一切敌对势力反对社会主义改造及其经济政治变革,而“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地拥护这个大变动”[5]267,人民群众翻身当家作主人,彻底改变了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文化上受奴役的苦难命运,走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前景无限广阔。
(二)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发展多种生产经营,创造共同富裕的丰实财富条件
爱国增产节约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依赖和具体方式。毛泽东非常关注经济建设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强调全党全国人民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努力发展经济建设,发展多种生产经营,创造共同富裕的丰实财富条件。1951年12月,毛泽东就提出,“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奔向共同富裕,“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展开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这个运动成为真正的全体人民运动”[1]207-208。这就把爱国增产节约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共同富裕紧密地联系起来,二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1956年11月,毛泽东着重阐论爱国增产节约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指出:“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发动一个增产节约运动”,积极扩大生产事业,提高经济效率,丰实物质财富,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他还深远地阐论了爱国增产的基本条件,一是“原料有保证和社会需要”;二是保证生产“质量和减少工伤事故”。关于节约的基本条件,一是生产部门、建设单位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质量;二是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节减“开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三是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生产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1]160。1956年6月,毛泽东审阅湖南攸县农村生产情况调查报告、河北省农业和副业产值比重的材料后提出农业生产要注意发展多种生产经营,奔向共同富裕。他指出:“有必要号召各农业生产合作社立即注意开展多种经营,才能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每年增加個人的收入。”否则,国家建设“都要大受影响”,我们就“要犯严重错误”[5]67。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发展多种生产经营,丰实生产生活的物质财富,对于推进共同富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三)激励科学技术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达到新境界
新中国初期,我国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和共同富裕。毛泽东非常关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激励科学技术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共同富裕达到新境界。1956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大提出搞经济建设就要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指出:“搞经济”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但是“现在搞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我们还没有经验”,特别是“世界上新的工业技术、农业技术我们还没有学会”,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还要作很大的努力”[5]101-102,认真学习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共同富裕发展达到新阶段新境界。全党全国人民掌握科学技术,身怀长技,就能更快地奔赴共同富裕目标。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武装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促进改善民生,共同富裕。他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经济建设和共同富裕就遥遥无期。“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6]351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科学家焕发艰苦创业、砥砺奋斗精神和卓越超群智慧,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等瞩目世界的尖端科学技术,奠定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地位”,极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共同富裕达到新阶段新境界。
四、毛泽东致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推进共同富裕发展
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推进共同富裕发展,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奋斗追求的重要目标。新中国初期,我国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的90%以上,现代工业不到10%,这种落后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发展,不利于奔向共同富裕目标。毛泽东致力领导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共同富裕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一)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倾注心血探索工业化建设路径,建设工业化国家,夯实共同富裕坚实经济基础。1951年12月,毛泽东就提出20年完成中国工业化的战略任务,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1]207在这里,他不仅阐论了完成中国工业化的宏伟目标,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或许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最早时间表达,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必胜信念。1953年6月,毛泽东领导创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着重阐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内涵,指出: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摆脱手工劳作,使用先进机器进行生产建设,“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16,夯实共同富裕坚实经济基础。1954年6月,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三个“五年计划”打好工业化国家的“基础”,而“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建设,到那时,我国“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1]329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毛泽东阐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相当谨慎的,留有充分思想余地。1955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表达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基本上保持了“几十年”“五十年”甚或更长时间的稳当思想基调,“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1]390,推进工业化建设,发展经济事业,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二)开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领导开辟了社会主義工业化建设新道路,不断提高共同富裕水平。符合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地说,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贯穿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始终。他指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内核,“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这就揭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要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统一的矛盾原理。“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和根本指针,在保证重工业“重点”发展基础上坚持“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5]240-241的“两点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健协调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思想的基本要义,一是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发展关系,达到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目标。“我们能够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同时高速度地向前发展,我们就可以保证在迅速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实质上,“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6]121二是坚持工农业“同时并举”方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充分发展农业,“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5]241。毛泽东还卓越地定义了工农业“并举”的科学内涵,指出:“所谓并举,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同时,并举也并不是要平均使用力量。”这个解读,至少蕴涵了两个要点,第一,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优先、快于农业发展;第二,工农业并举,协调发展,而非“平均使用力量”地发展。集中到一点,这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6]123。三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共同富裕水平。毛泽东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对于“经济建设我们还缺乏经验”,尤其工业化建设,我们“还需要积累经验”[5]241,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稳健发展,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三)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新局面,建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推进共同富裕发展
建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推进共同富裕发展,是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主张和价值追求。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就提出要“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7]的经济建设目标。这是我们党内关于工业体系的最早论述。1956年,毛泽东修改党的八大报告时提出“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情况,要求我们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8]和国民经济体系。1963年8月下旬,毛泽东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草稿)时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搞十五,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十五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9]这“两步走”设想,不仅创新发展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而且完善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思想内容。毛泽东还创新提出了以工业化为主体内容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思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并强调,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6]116他这个论断的基本要义,一是在我们党内最早完整准确全面地概括表达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思想内容;二是反映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动态过程。从“加上”一词,足以说明它的动态创新实义;三是突出了工业化、工业现代化在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四是彰显了毛泽东对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精神、战略视域和科学态度。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是“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0]。可以告慰伟人毛泽东,我国已经建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独立的基础上又赢得了经济上独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雄厚的经济基础。
五、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综合平衡、协调稳健发展的原则,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综合平衡、协调稳健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达到共同富裕的经济政策保障。毛泽东高度重视综合平衡、协调稳健发展原则,强调要把它切实贯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繁荣发展,改善民生,达到共同富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他这一思想将激励中共党人砥砺奋进,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毛泽东关于综合平衡、协调稳健发展、共同富裕的经济学解读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总是把综合平衡、协调稳健、共同富裕结合在一起地进行讨论、研究和实施,闪烁着综合平衡、稳健协调、共同富裕的思想光辉。平衡与协调是同义概念,平衡与失衡、协调与失调是对立概念,平衡、协调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不平衡、不协调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毛泽东要求我们自觉把握和利用这一客观经济规律、法则,推进经济建设,达到共同富裕目标。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各种经济关系“平衡了又不平衡,按比例了又不按比例,这种矛盾是经常的、永远存在的”。我们要“自觉地掌握和利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这个客观规律,以造成许多相对的平衡。”经济建设经常“出现不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不协调的现象,是因为经济关系“不成比例了”、不协调了,才“要求我们按比例和综合平衡”[6]119-120、稳健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毛泽东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协调发展,“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使不平衡得到调节”[6]118-119,达到平衡协调发展经济的新阶段。事实上,经济活动、经济关系,总是围绕着平衡(协调)、不平衡(不协调)这条基线上下波动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无休无止地运行。毛泽东要求全党遵循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一客观经济规律推进经济建设平衡协调发展,创造丰实物质产品、财富价值,改善民生,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经济规律、法则,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法则致力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取得显著成就。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法则,按经济规律办事,才“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争取了财政的收支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1]69强调财政经济收支综合平衡、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建设,旨在共同富裕发展。从财政经济运行机理来说,经济活动就是追求财政经济总体上达到平衡协调发展境界。这种“境界”,一是表达财政经济总体平衡协调是相对的、暂时的,因而这种理想境界也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二是这种境界是理想状态,可能是美好愿景,也可能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后成为现实;三是财政经济平衡协调是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财政经济总是处于平衡协调与不平衡不协调的互动关系中运行,发展生产,创造财富,共同富裕。1958年1月,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前三条都是阐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综合平衡、协调稳健发展问题。1959年7月2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深刻阐论综合平衡、协调稳健发展经济时总结“大跃进的主要教训之一、主要缺点是没有搞平衡。”强调“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平衡”,才能促进经济建设平衡协调稳健发展。他尤其卓越地揭示经济建设四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是“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的平衡”协调关系;二是“工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平衡”协调关系;三是“工业和农业的平衡”协调关系;四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關系是在这些基础上的综合平衡”[6]80、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良性运行,扩大财富增长,切实保障共同富裕发展。
(三)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健发展,增强经济实力,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致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经济文化事业,改善民生,达到共同富裕目标。1955年10月,毛泽东总结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努力工作,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健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达到共同富裕目标。1964年1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实行追赶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建设,“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6]341达到共同富裕目标。这个论断的基本要义,一是以创新思维路径实行追赶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建设,放大财富价值;二是尽力采用高新技术推进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三是提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为发展经济事业,改善民生,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为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稳健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实经济条件和思想基础,为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新篇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达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先行做了宝贵有益的探索,提供了思想资源、理论准备、有益经验和实践参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彪炳史册,放射时代光芒,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9.
[3]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08.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3.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50.
[9]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52.
[10]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03.
责任编辑:周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