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父三题

2021-09-23金科

当代人 2021年9期
关键词:皖江展板大江

一张纸币

这张纸币发行于1940年,是上海的一家钱币公司收藏的。几年前,一位喜爱古玩的友人偶然发现后告诉了我,因为这张纸币上印着我祖父金笑侬的名字。

祖父是安徽无为县(现为无为市)人,这张纸币就叫作“无为县兑换券”。询及父辈们,却全然不知有此纸币,更未见过。

我查阅了有关的历史资料,很想搞清楚:无为县当年为何要发行这种纸币?这种纸币究竟发行了多少?有几种面额?最终流通了多长时间?然而,查来查去,一无所获。不过,从纸币上印着“完粮纳税一律通用”的字样来看,这种兑换券当年在家乡还是挺值钱的。

纸币上除了祖父的署名外,还有着一位当年无为县财政官员的署名。同时,纸币上的两方篆刻印章,分别对应着两位署名者的头衔。印章上祖父的头衔为“商会主席”。

祖父当年在无为县算得上是位富甲一方的人物:中孚石油公司经理、县商会会长。父辈们说,在当年家乡一带,祖父是有着良好商业信誉的。因此,国民县政府敦请祖父在纸币上署名,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了。

那些年里,祖父的生意相当红火,用祖父在《自传》中的话来说,他并不关注政治,一心只想发家致富。

在当年各方政治势力犬牙交错的故乡,祖父终日巧妙周旋,甚至为了生意上的便利,还加入了国民党。而当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和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到达无为时,却也乐意下榻于祖父的宅院。

父辈们回忆说,当年在那座带着花园,十分宽敞、颇为洋气的祖宅里,不仅住过几位洋人,而且常常是花园的一头儿住着国民党人,另一头儿则住着共产党人。

抗日战争愈加激烈之时,也激起了祖父的抗日爱国之心。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县创建了皖江抗日根据地。祖父将他熟识的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相比较,耳闻目睹,感觉共产党深得民心,更有希望。于是,已经年过不惑的祖父,便不屑于国民党的笼络,毅然决然地脱下了长袍马褂,弃商从戎,独自一人去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革命。

这样的人物参加革命,受到皖江中共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皖江党组织先后给祖父任命了诸多职务:大江银行副行长,皖江行政公署行政委员,皖江公学款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皖江人民抗日武装委员会主任,皖江参议会秘书长、副参议长……

大江银行副行长是祖父参加革命后任的第一个职位。

原本,党组织是要让祖父担任行长的。显然,之所以要祖父担当此职,是鉴于祖父在当地商业上的良好信誉和广泛影响。而且,皖江根据地的领导人,想必也是看到了这种署有祖父大名的“无为县兑换券”。未料,当祖父得知担任行长,会同那“无为县兑换券”一样,也要在印制发行的“大江币”上署名,就“坚辞不就”了。而其“坚辞不就”的理由也很直白:害怕连累在敌区的亲友。对于祖父的担忧和“坚辞”,组织上给予了充分理解。

迄今,上海那家钱币公司只收藏到两张“无为县兑换券”。一张面值一角,一张面值五角,并誉其为“皖票鳌头”。

一块展板

2014年的夏天,在原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那块红色土地上,重新建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几年之后的清明时节,我特意前往瞻仰。

在这座红色纪念馆里,关于我的祖父金笑侬,有好几块展板。而其中的一块展板,引起了我的关注。

展板上的文字十分简洁:

1942年,金笑侬先生担任大江银行副行长、皖江公学款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他坚定操守、品行,树立清廉的人生观,禅精竭虑为抗日事业当家理财……

这段文字,于不经意间似乎更正了一个史实,就是新四军大江银行的成立时间。

在写祖父传记时,我曾查阅过大量记载和研究大江银行的史料和文章,都无一例外地將大江银行成立的时间记成是1943年。

关于这段历史,祖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所写的一份材料中,做了这样的陈述:

1942年春,皖江行署筹备大江银行时,组织上要我担任银行行长。我因考虑家中有人在敌区,而担任行长则要在钱币上署名。我怕连累亲友,故提出理由坚辞不就。组织上只好改任我为副行长。

几年前,我在互联网上偶然发现一张1942年间印制的大江币,面值“五角”,上面果然印着大江银行首任行长唐晓光先生的署名。唐晓光先生当时为皖江行署副主任兼财经委员会主任。

而祖父于1951年9月间所写的《入伍至今工作简述》中,也有着这样一段记载:

我于1942年7月正式走上革命工作岗位,任大江银行副行长(行长即今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商业处唐晓光处长)。唐是兼职不驻行,我是驻入行内……因为我是根据地本地人,仅能做到宣传号召群众对抗币起了信仰作用。行内业务于1943年3月奉上级令停止。其后上级让我担任皖江公学款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如此说来,称祖父是新四军大江银行的创始人之一,并不为过。然而,祖父在其后就任的皖江公学款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时,其表现则并不像展板上所描述的那般优秀。

手头有着一份1948年5月间,祖父随苏皖边区政府北撤到河北省故城县后,在一种特定形势的学习反省中所写下的文字,里面就有着这样一段记述:

我在担任皖江公学款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时,两年中,陆续移挪法币一万四千元。工作结束时,我拟变卖家中田产偿还。上级知道后,特将此款批给我作为脱离买办富裕家庭与自己的生活费用。这是由于我生活腐化浪费所致……

这几行并非光彩的文字,在我看来,倒是相当符合祖父这种人物的性格。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祖父留下的文字中,还有着其他记载。从一个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花花公子和富商大亨,一下来到艰难困苦的抗日根据地,对祖父说来,显然是会有一个渐进适应过程的。自古就有“由俭到奢易;由奢到俭难”之说,祖父显然也没能跳出这一定律。直到参加革命已达七年之久的1948年,祖父阔少富商的毛病,依然没有完全改掉。

还是在祖父的那份学习反省材料里,就写有这样的事情:

随军到达山东后,由于我在生活上大手大脚,以至每月津贴不够用。上级为照顾我,发给我特殊津贴,补助冀币壹万元。但我除去还债外,仍然不够,一些同乡和同志们都帮助我,每人有二三千元之多……

今天,如从某个角度来看,也不难看出,在这些事情的处理上,我党对于祖父这样的抗日爱国民主人士,是相当宽容和爱护的。

一帧照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重庆谈判”协定,1945年10月,祖父随新四军第七师撤离了皖江抗日根据地。一路南征北战,于1948年的秋天,到达了河北省故城县。这帧照片,就是祖父与新四军第七师的几位领导在那里的合影。

照片很小,两寸见方。

让我颇为惊叹的是,就在这一帧小小的照片背面,祖父居然密密麻麻地写下了160多个字,记述了照片的背景和他的感触:

同仁等从皖江北撤后,各自一方,很少联系。进明同志(作者注:叶进明,曾任新四军第七师供给部部长)近在青州担任企业工作。新武同志(作者注:周新武,曾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在临朐任华东广播电台台长之职,专车来约。分别数年,在空前胜利下,聚首一堂,愉快莫名。南下之期,即在目前,今后各人工作岗位未必同在一处。新武同志素富情感,临别之际,出袖珍镜,摄入镜头,以当纪念。笑侬志。1948年11月12日。

从这个记述中可以看出,祖父在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岁月里,与新四军第七师的同志们结下了颇为深厚的革命友情。

而更让祖父备感欣慰的是,他在中年之后所选择的革命道路,此时已看得见胜利的曙光了。那时,虽距新中国誕生还有着近一年的时间,祖父却已经感受到了“在空前胜利下”的欢欣,预感到“南下之期,即在目前”了。而且,他还预见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各人工作岗位未必同在一处”。

果如所料。就在合拍了这张照片之后不久的次年之春,祖父就随军南下,到了合肥。而后,又去了安徽六安地区工作。而合影照片中的叶进明去了上海,周新武则去了北京。

后来,祖父当选为第一届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再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2年11月间,祖父病逝于上海。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派出专车,运回了祖父的灵柩,在省城合肥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随后,祖父长眠于合肥大蜀山的安徽省烈士陵园。

(金科,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人在他乡》《乡贤》等。长篇散文《祖父》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小小说《一箱葡萄》先后被二十余省选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特约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皖江展板大江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吃货女友的套路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大江和堤岸
皖江物流纳入能源板块
团年饭
展板上的指甲印
两点思考
激荡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