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2021-09-23杨梅芳
杨梅芳
农耕文化包含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农耕文化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把农耕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是对构建幼儿园课程的进一步反思和展望。我园以传统节日为抓手,以园内种植为契机,以本土文化为依托,将农耕文化全面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中。
一、以传统节日为抓手,丰富幼儿园课程
我园目前采用的蓝本课程是南师大出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实施蓝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以“传统节日”为抓手,通过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将节日课程转化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如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黄河口一带把这一天叫做“春龙节”。因为春龙节这天正当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一天起开始雷鸣,传说打雷是天上的龙怒吼或甩尾巴的声音,龙睡了一冬天,到这一天开始苏醒,所以天上有雷鸣。这一天正当初春季节,适宜耕作,各种虫鸟开始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要让幼儿了解与农耕相关的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幼儿成为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新一代的接班人。
课程目标如下:①让幼儿知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龙抬头的日子是农历二月初二;②了解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含义及其与龙抬头的关系;③尝试讲述有关龙的传说、故事,丰富关于龙的词汇;④让幼儿了解农耕文明和传统节日的关系。
课程活动如下:①引导幼儿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风俗习惯、传说故事,诵读关于“春龙节”的民间谚语、童谣。②在教师的带领和帮助下,幼儿可以在园内的种植区体验翻土、播种、浇水、施肥等农耕劳动,亲身体验春耕播种的过程。③带领幼儿开展制作舞龙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挑选喜欢的颜色开始制作龙鳞,先在纸上画上半圆形,涂上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剪下来,大家一起合作用双面胶连成一片贴到KT板上。④民间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人们认为这天剃头会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孩子要“剃喜头”,保佑健康,长大后出人头地。教师可以建议家长这一天带孩子体验“剃龙头”的习俗。
通过一系列传统节日课程的实施,不仅能让幼儿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感受节日气氛,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还能让幼儿了解农耕文化在节日中的具体体现,激发幼儿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以园内种植为契机,丰富幼儿园课程
我园新教学楼扩建后,在园内开辟出近300平方米的种养殖地,让幼儿根据不同季节,亲手种下时令蔬菜,并定期照料和观察蔬菜的生长状态,体验农耕乐趣。教师们要基于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结合园内的种养殖地,生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如“亲亲小菜园”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幼儿园是专门为3~6岁儿童设置的教育机构,植物是幼儿园的应有元素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园内种植活动是为了让幼儿主动探知植物生长的秘密,并能通过自己动手种植,体验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同时增强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
种植活动前:①教师在种植活动开始的时候针对“种什么”和幼儿进行讨论,幼儿会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并未考虑到秋季适不适宜种植,于是教师给幼儿下发一张种植调查表,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讨论。幼儿在了解秋季适合种哪些植物后确定要种植的蔬菜种类,选出选择人数最多的五种蔬菜,分别是胡萝卜、青菜、白萝卜、大蒜、蚕豆。②设计小菜园。由于决定种植的蔬菜种类比较多,每班种植地只有一块,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开展设计小菜园的美术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田字格、条纹格等。最后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以哪种形式进行种植,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③除草。原来的种植地中有很多野草,孩子们徒手进行除草时容易受伤。有的野草比较牢固,一个幼儿拔不起来,需要两三个孩幼儿进行合作,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会团结协作。④铺路。根据孩子投票的设计稿搬砖铺路,由于砖在角落里,位置狭窄,每次搬运的人数受限。孩子们要进行任务的分配,有的运砖,有的铺路,提高合作效率。最后教师抓住铺路这一契机组织数学集体活动,让幼儿理解物体排列的空间关系,发现排序的多种规律。
种植观察中:①小芽的秘密。经过一段时间种子发芽了,但白萝卜的芽苗排列不够整齐。幼儿一起讨论发生此类情况的原因。在他们了解到因为种子在撒泼时没有散开才造成了这个问题后,幼儿们学会了在播种时要分散播种,排列整齐。幼儿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不仅学会了播种的方法,还提高了自我反思的能力。②叶子变黄了。幼儿们发现种植的菜叶发黄、分枝较少,教师要求他们想办法“救救”青菜。回家咨询家长后,孩子们了解到菜叶发黄、分枝较少是由于蔬菜缺乏氮肥。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根据讨论结果决定利用废菜叶、瓜果皮制作天然氮肥。
种植后续:幼儿通过亲身种植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体验到农耕活动的乐趣,萌发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感。
三、以梦龙文化为补充,丰富幼儿园课程
我园地处望虞河畔,这里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的家乡,有冯梦龙故居、冯梦龙纪念馆、冯梦龙书院、农耕文化园、十里桃林、飄香花海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此,我园对冯梦龙村的农耕资源进行了收集、筛选和整理,形成了梦龙文化资源库。通过前期研讨、家园沟通等多种形式,我园将梦龙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课程主题为“走进梦龙,探寻农耕”。
教师经常听到幼儿在课下讨论与冯梦龙村相关的话题,内容有格桑花海、金黄稻田、红心猕猴桃、超大南瓜等。既然我园周边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幼儿又对此很感兴趣,教师便准确把握这一契机,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内容。
前期准备:①线上研讨。讨论的问题有“教学目标是什么?”“课程内容有哪些?”“课程的形式是怎样的?”②发放任务单。通过向幼儿发放主题为“农耕文化知多少”的问卷,围绕“我喜欢吃的农食”“我认识的农具”等版块调查幼儿对家乡农耕文化的了解程度。
课程实施:①参观梦龙农具馆。该课程活动以“走进梦龙,探寻农耕”为主题,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开展。幼儿们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参观“梦龙农具馆”。通过活动,幼儿们了解了农具有石质、木质、金属质等材质之分,有锄头、镰刀、锹、锨、镐、叉、犁杖等种类之别。幼儿还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使用一些农具,体会农耕劳动的艰辛和不易。②走进金黄稻田。教师和家长带领孩子走进金黄稻田体验收割稻穗的过程。在收割稻穗的活动中,孩子们掌握了收割稻穗要用什么农具,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收割,收割下来后怎么脱粒。在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许多孩子还表达了爱惜粮食的想法。③品尝美味农食。最后,幼儿们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走进梦龙农食馆。农食馆里有现成的农食品尝区,也有自制农食区。一些幼儿在家人的带领下了解、品尝各种农食,有香甜芋艿、糖藕、自制麻饼等。还有一些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农食自制区,和家长一起动手去做美味农食,有的烤出了香甜的红薯,有的揉出了粗粗的面条,还有的蒸出了金黄的糍粑。
将农耕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让幼儿在探寻农耕、体验生活的活动中养成爱家乡、爱幼儿园、爱劳动等良好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