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育融合的焊接结构生产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
2021-09-23王剑
王剑
[摘 要] 编写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创新教育三种教育元素融合的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是新时期“三教”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基于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的职业教育定位,结合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对基于三育融合的焊接结构生产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梳理了教材的总体设计思路,并且提出了课程项目内容、课程思政内容、创新教育内容、附录内容编写体例的具体呈现形式。
[关 键 词] 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教材改革;三育融合;开发案例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38-0234-03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职院校必须以经济转型升级为背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支撑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改革,教育内容应从专业能力、思政能力、创新能力三个角度共同出发,培养出基于需求导向的专、创、思三种教育元素融合(以下简称三育融合)型人才[1]。
2019年2月,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020年9月,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要求“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2]。这些重大举措为职业院校教材改革指明了方向,编写和使用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正在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趋势。
一、焊接结构生产教材存在的问题
焊接结构生产课程作为高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学生思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然而传统的职教教材依然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章—节”式的学科知识体系,忽略了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价值观成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教材缺乏职业性,缺乏思政育人能力,缺乏创新育人能力。可见,传统的教材形式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功能上都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能否科学、有效地建设和开发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发展需求的三育融合型焊接结构生产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以下简称案例教材),是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3]。
二、案例教材的总体设计思路
将案例教材编写主体结构进行改革采用校企双元组合,结合中船1+X特殊焊接技术职业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企业编写人员提供包含岗位对职业人员技术技能、素质、岗位职责、职业标准等职业能力要求的焊接结构生产课程能力汇总表,学校编写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对课程能力进行转化和重新编排,考虑其他高职院校生源情况和现有实训室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中,易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现的工作内容作为教学项目,打破知识体系,重构成职业行动体系[4]。将案例教材的结构单元定为“项目—任务”体例,同时教材内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育元素,形成了三育融合的创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三育融合内容如下。
(一)专业技能内容的融入
整个案例教材课程内容是以典型的十字柱焊接结构生产工艺流程的工作任务作为主线,依次展开“穿戴焊工劳保用品”“识读十字柱结构的焊接接头”“备料加工十字柱结构”“编制十字柱结构焊接生产技术文件”“制作H型钢腹板”“制作十字柱结构部件T形接头”六个项目以及三个附录(桥式起重机桥架的生产工艺、压力容器的生产工艺、船舶结构的生产工艺)等内容的教学,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中以二维码的形式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企业生产现场资料、技术操作视频、微课视频、文本资料等教学资源,弥补传统教材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缺乏[5]。
(二)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案例教材中与项目和附录内容相对应,依次展开“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工匠精神”“青年使命”“刻苦学习”“励志成功”以及“热爱祖国”七个主题的思政教育,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融入点,弥补传统教材育人能力的缺乏。
(三)创新教育内容的融入
在案例教材的项目或任务中融入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专利、发明案例,如新型焊接面罩、新型钢材除锈装置、新型划规、新型氧气乙炔分离架、新型压弯成型模具、新型角焊缝检验装置等,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便完成本项目或任务创新项目的设计,弥补传统教材创新教育的缺乏。
三、案例教材编写体例的呈现形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功能,案例教材的排版方式采用横版,并且将每一页教材按左右两侧分栏进行编写。下面依次对案例教材中项目、课程思政、创新教育以及附录编写体例的呈现形式进行介绍。
(一)项目内容编写体例的呈现形式
对于案例教材中的每一个项目而言,从内容上来说可将其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教学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是项目任务;第三部分是学习成果;第四部分是视野拓宽。
第一部分包括项目描述、项目要求、学习目标与学习载体,在教材中以一页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图1所示。“项目描述”放置在左侧,用来概括描述一项真实的工作项目,也就是描述要做一件什么事。“项目要求”放置在左侧,用来说明项目的工作任务要做成什么样,这部分内容要与项目中设置的任务一一对应。“学习目标”放置在左侧,用来说明本项目拟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素养、课程思政、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学习载体”放置在右侧,用来介绍承载学习内容的具体实物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