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思政课程的创新研究

2021-09-23崔丽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导向思政护理

崔丽丽

[摘           要]  高职院校教育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和在校的学生数量呈现出持续性增加,这就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政课程教育备受关注。教育需要重点围绕“立德树人”展开,对学生的培养,早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要注重其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方面的增强。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思政课程创新路径进行详细分析,保障职业教育可以长足发展。

[关    键   词]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护理专业;思政课程;意义;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146-02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医院要求护理人员不仅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状况,更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高职学校来说,需要重点关注和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并从体验式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网络平台教育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增强。高职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环境,主要就是学校、社会和家。所以,二者不仅要针对其思想道德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还要不断地进行相互合作与积极交流,以此实现二者教育方向与教育思想的统一。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下,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师需要重视思政教学,意识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思政课程的创新意义以及创新措施,保障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以及和行业相结合的措施,保障育人效果。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思政课程的创新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育人”。所以,通过护理专业学习,不仅是学习相关护理专业知识,更是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养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等,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情感观念。同时,能够通过情感的亲身体验,对情感美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而根据对高职阶段的护理专业教材的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不乏拥有丰富的优秀教学案例,而在这些教学案例中又都蕴含着不同类型、不同样式的思想情感。作为教师,需要对思政课程进行良好的建设,由此促使学生自主寻找和发现护理专业教育中蕴含的积极情感,并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从而更全面地实现综合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作为教师,需要从自身出发,只有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有足够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对自身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培养和提升,才能够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具体来说,教师需要重点围绕教学案例,进行不断的教育和宣传,随时融入护理职能、基本素养,将护理道德深深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之中。高职阶段属于学生不断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一定要肩负起自身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除了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以外,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促使其自主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强化自身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同时,如何有效地将思政课程渗透到护理专业教学之中,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护理专业的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思政课程建设工作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因此,教师需要对此重视起来,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教育内容,由此帮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结合教材中的众多优秀教学案例,而除了教材中的护理基础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案例,并以经典书籍为主,从而促使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护理思政,确保其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思政课程的创新措施

(一)思想道德教育

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开心、沮丧、惊喜、悲伤等,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消极情绪,而学生在家庭生活、校园学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其出现消极情绪时,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疏导,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中,要想有效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认知和明确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方法,这样更有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之中,对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进行理解,从而实现教育实效性的显著提升。解决问题除了要追溯本源之外,还要进行对症下药。作为教师,要第一时间对学生的这些负面和消极的情绪进行了解,并且要将情绪调节和疏导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面对消极情绪时能够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例如,当学生出现“愤怒”的情绪时,促使他们在心里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问题。然后,向自己提出“事情发生后该怎样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事例,将愤怒情绪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展示,直观性的画面更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力,促使其有意识地控制消极情绪的出现,由此防止其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保障护理专业学生可以在日后实际工作中控制自身的情绪。

(二)和行业开展有效化合作

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护理专业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学生有较为扎实的基本技能,更需要培养出与护理职业特征相符的基本法治素养和道德准则。但是,一般的思政课程在开展实践的时候,比较难以引起学生重视,这就需要站在对方的利益与立场上将学生调动,可以触及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护理职业道德素养。对此,教师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和医疗领域与企业相结合,保障学生可以进入医院中锻炼,保障其可以形成较高的政治觉悟与法治素养。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法律教育工作。例如,教师在教授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在对卫生法律责任和关系进行教学时,可以延伸到法律所具有的严肃性以及公民需要咨询各类法律法规的基本性任务,详细告知学生在和医院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需要确保签订的合同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若要解约,则需依照合同中的具体需求开展手续的解约。不可以有领到当月工资之后就毁约消失的行为,这属于违反法律的行为。加之,需要引导学生作为中国公民,需要时刻谨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针对心理脆弱的学生,抗挫能力相对较差的,在开展就业教育的时候,需要在心理学基础之上适当地突出创作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的教育。

猜你喜欢

导向思政护理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