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产学研工作探析

2021-09-23王北一颜钰婷陈亦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产学研职业院校

王北一 颜钰婷 陈亦南

[摘           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有着独特的教学规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极强的应用特色,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并重发展,故此,我国职业院校除做好常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外,还应加大开放性办学力度,鼓励与校外机构开展有效合作,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办学迈出实质性步伐。具体实施过程中,监管机构应完善相关政策,切实维护三方主体的实际利益,实施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形式,建设产学研合作办学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三方机构的有机合作,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在产学研办学中达到互惠共赢的终极目的。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开放办学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113-03

当前与今后的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都处于黄金发展时期,职业教育为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培养大量具有创新思维、专业知识素养、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各职业院校也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过程中展开了积极探索。暨2019年我国做出了高职扩招100万的教育方针后,2020年再次做出了高职扩招200万的教育规划,这既是社会各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高度肯定与认可,也意味着各职业院校会承担起更重的社会期盼,只有不断教育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出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我国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

作为一种开放式办学模式,产学研合作办学需要职业院校同科研机构和目标企业进行有效合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运行模式与工作性质领域中三方机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有效合作来厘清。

(一)部分科研机构与目标企业的合作意向不足

从运行实践来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效推进,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倡议与推动,还需科研机构与目标企业的积极响应,但职业院校需要承担社会公益与服务责任,有着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科研机构与目标企业的发展需求则以盈利性为主、服务性为辅,这种属性差异影响了三方的有效合作,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目标企业对产业研合作和协同教育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目标企业的层面来看,企业的本质属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制定合作办学策略的前提与出发点依然是追求利润,看重的是短期收益,加之企业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这就使得部分企业对产学研合作办学倡议的参与不积极;同时,产学研合作办学并不是一项短期行为,而是长期合作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场地、设备与设施,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必要时还应增加资金投入,这种投入是一种长期行为,从长远来看合作企业受益匪浅,但短期内很难看到收益,技术交流合作也带来知识产权问题等,这些实际情况降低了目标企业的参与热情。从科研机构层面来看,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对科研攻关的认知与管理属于不同体系,职业院校侧重于理论与基础性研究,科研机构侧重于应用领域研究,重在技术转化与开发,这就使得双方在整合科研资源中存在障碍,加之不同的奖励实施办法影响了科研機构的参与积极性,科研机构不愿意涉猎需长期性攻关的项目、很难获取相应科研资金支持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则是职业院校的科研重点,这也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有序推进。

(二)产学研合作形式不够多元化

在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合作方式较为单一,不够多元化,主要方式就是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目标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训基地、实验室,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到科研机构进行参观见习、到目标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深度合作的方式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在与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时,出于科研机密管理考虑,科研机构一般只拿出一些浅显化的成果与职业院校合作,前沿性、重大科研攻关的项目则原则上不进行公开合作,这使得职业院校很难就一些前沿性项目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学生很难进入到重点、核心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这影响了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的实施效果。

(三)产学研合作信息流通不通畅

尽管职业院校加大了校企合作办学、开放式办学的推进力度,也花大力气与科研院所、目标企业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合同,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一些合同没有明显的约束力,仅是一种合作关系,或是一些授课教师通过个人关系、以往毕业生的牵线搭桥等,这种合作并不太稳固,一些重要信息很难进行自由流通、实现完全共享。相关监管机构、管理平台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为校企合作加大了沟通联络力度,但由于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一些平台、网站缺乏有效管理,很多信息数据没能及时更新,没能有效解决双方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产学研办学的有效推进。

(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我国教育部和其他管理机构出台了大量文件,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进行,但这些文件与政策基本上处于宏观层面,具有指导性、指令性特征,规定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必要性,但微观层面中具体实施政策环节、双方违约责任等条文相对不完善,一旦出现违约情况,职业院校很难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除此之外,我国知识产权法需完善,跟产学研相关的激励措施不健全,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很难及时申请到奖励资金,这意味着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让目标企业、科研机构能顺利享受到各项优惠措施。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产学研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逆行者的武汉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