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发展初探

2021-09-23鹏,刚,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军用美国空军运输机

李 鹏, 常 刚, 蔡 晶

(1.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学员五大队,天津 300161;2.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军用运输机是部队执行航空运输投送任务的主体保障力量,在现代战争军事行动中日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美军在军用运输机建设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军航空运输投送建制运力机型较少,数量规模不足,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分析研究美国军用运输机发展历程、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因,对我军军用运输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重要课题。

1 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机型、数量统计情况分析

美国空军的力量组成可以划分为现役部队(Active)、国民警卫队(Air National Guard,ANG)和空军后备队(Air Force Reserve,AFR)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国民警卫队和空军后备队都属于美国空军的重要后备力量。本文对1950-2019年美国空军所有力量组成的军用运输机数量和机型数量进行了统计。为避免一些最多2架且服役时间不超过3 a的试验型运输机对研究军用运输机的机型结构造成影响,统计过程中删除掉C-8(仅1974年服役,最大数量1架)、C-41(仅2001-2003年服役,最大数量2架)、C-64(仅1950年服役,最大数量2架)、C-99(仅1956年和1957年服役,最大数量1架)、C-125(仅1952年服役,最大数量1架)、C-129(仅1951年服役,最大数量2架)和C-134(仅1957年和1958年服役,最大数量2架)共计七种机型,共统计C字头的美军军用运输机共计39种机型。

利用统计得到的美军39种机型在1950-2019年间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美国空军所有的军用运输机机型数量和飞机总量在1950-2019年的变化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1950-2019年军用运输机总量变化情况

图2 1950-2019年军用运输机机型数量变化情况

总体来看,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总量和机型数量经历了由爆发式增长到急速下降再到缓慢下降的发展过程。然而,机型数量的急剧下降主要集中在1974-1976年间,在时间跨度方面与1957-1975年运输机总量急速下降阶段明显不同。

1950-1957年,美国空军的军用运输机总数从2 511架增至4 343架,涨幅为73%。其中,C-45、C-46、C-47、C-54、C-82、C-119和C-124这七种机型的运输机数量占比较大,分别占17.8%、7.0%、34.4%、9.4%、2.3%、15.3%和7.3%,机型数量占比47.9%。

1958-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是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总量急剧下降的阶段。该阶段内运输机总量从4 343架急速下降至1 181架,降幅为72.8%。除C-141和C-130两种机型外,其余机型的运输机数量下降明显。在1974至1976年间,运输机机型数量降幅明显,达到了38.9%,大量军用运输机进入了加速退役状态。

1976-1991年苏联解体期间,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发展较为平稳,C-130和C-141占比最高,分别为49.8%和23.3%。在1983至1989年间,军用运输机总量略有增长,涨幅为16.0%;运输机机型数量在1983至1985年间从11种增长至15种,涨幅为36.4%。C-12开始大量在空军服役;C-21作为医疗救助机开始在美军后勤领域服役。1985年,美军开始接收C-5A的改进型C-5B,一直到1989年结束,共计接收50架。1989年美军现役C-5的数量达到了127架,占比为7.7%。1985至1989年,美军C-123及C-6、C-7退役,机型数量略有下降。

1992-2019年,随着苏联解体及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提出“基地部队”计划削减空军军事预算,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的机型和总量均处于下降阶段,机型降幅55.6%,总量降幅80.2%。C-141由于机型老化严重开始逐步退役,兼具战略战术性能的C-17随着作战需求的增加开始增长,从1991年的0.08%达到了2019年的33.9%,增长迅速。C-130占比仍然最大,为49.3%。C-5占比为11.3%,与上一阶段相比变化不大。

2 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机型发展基本规律及发展动因分析

2.1 发展基本规律分析

从机型情况来看,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的发展总体上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规律:

(1)从小型战术运输机向大型、重型战略运输机发展。军用运输机按照其用途可分为战略运输机、战略战术一体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三种基本类型。如图3所示,在1991年之前,战略运输机比重逐年增长,战略空运在美国空军作战理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兼具战略战术性能的战略战术运输机出现,地位作用逐渐凸显。以C-17为例:1991年,战略战术运输机C-17开始服役,C-17成功将战略运输机C-5和战术运输机C-130的空运优势相结合,可实现将人员及装备直接投送至前线机场,可以充分节约成本,提升空运效率。C-17的研制成功,标志着美国空军具备了全球快速到达的能力,在全球空运行动中更加灵活自如。

图3 美国空军三种基本类型军用运输机数量对比

(2)从活塞式发动机、涡喷式发动机向涡桨、涡扇式发动机运输机发展。从发动机动力方式来看,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发动机可分为活塞式、涡桨式、涡喷式和涡扇式四种类型。如图4所示,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以活塞式星形发动机为动力,燃油消耗快,效率较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升级,从1989年开始至今,涡扇和涡桨两种发动机凭借其较高的燃油利用效率取代老式活塞式发动机,成为主流发动机型。

图4 美国空军四种发动机类型军用运输机数量对比

(3)由近中程向远程飞机发展。军用运输机按照其航程远近,可按照8 000 km为节点划分为近中程运输机和远程运输机。美国在冷战中的空运目标是:要能够实现在10 d之内将10个陆军师从美国本土运送到欧洲。因此,在预算有限、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美国空军不断研发航程更远、空运效率更高的运输机,以满足美军不断增长的全球投送战略需求。如图5所示,美国空军远程军用运输机的比例总体上处于增长态势。

图5 美国空军远程和近中程军用运输机数量对比

从规模结构来看,美国空军目前构建形成了大中小、远中近、重中轻规模结构较为合理的运输机结构体系。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非常重视军用运输机的作用,大力发展军用运输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配置合理的大、中、小型军用运输机群[1]。

根据《2019美空军飞机年鉴》(2019 USAF Almanac Equipment Aircraft Total Active Inventory,TAI),对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按远程(航程>8 000 km)、中程、近程(航程<6 000 km)、重型(最大起飞重量≥100 t)和中轻型运输机分类并统计数据,得到2019年美国空军各型军用运输机数量对比。2019年美国空军远程运输机(45%)与中程运输机(48%)占比大致相同,重型运输机(43%)相比轻中型运输机(57%)少14%,但占比仍然较高。可以看到,美国空军重、中型运输机以及远、中程运输机规模较为合理,可有力支持美军执行海外战役战术行动。近程运输机(7%)主要作为伤员后送、要员运输或作战支援飞机使用,占比较少,但足够美军在美国本土或海外作战中执行短距飞行任务时使用。

2.2 机型发展动因分析

参考Christopher J. Bowie[2]的研究,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形成上述规模结构的发展动因与军事战略、军事需求、社会生产力发展、航空工业技术、经费投入及固定成本的不断增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不断变化的军事需求、军事战略和经费投入是影响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发展的根本动因。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准备打赢朝鲜战争,艾森豪威尔政府做出了大力发展战略空军的军事战略。此时美军对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和空军军事预算不断增长,使得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规模在1950-1956年间显著增长,战术运输机规模较大。1955-1975年,越南战争爆发,这时的美军整体军事需求仍然很高,但美国政府制定的“灵活反应战略”和“现实威慑战略”使得大量的经费用于准备“核大战”,仅将美空军部队用作北约军队作战的支援保障力量。美国空军军事经费开始明显下降,导致空军不得不缩减运输机规模,淘汰螺旋桨运输机,同时为满足越南战争作战需求加紧发展适应战略战术空运任务的涡扇运输机,比如C-5、C-130和C-141。越南战争结束后,1981-1989年里根政府采取“新灵活反应战略”,要求平衡预算、重振军备、增加军事开支,空军军用运输机数量规模有了缓慢上升。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解除,美军军事需求及空军军事预算大幅下降,军用运输机的规模也随即下降明显。2001年“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其军事需求有较大增长,然而老布什政府提出的“地区防务战略”要求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建设弹道导弹攻击防御系统上,美国空军军事预算涨幅不大。因此,空军采取了少而精的发展策略,比如在军用运输机规模整体缩小的情况下,空军通过购买战略战术一体运输机C-17平衡战略运输机C-141退役带来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其航空运输投送能力。

(2)持续进步的社会生产力、航空工业技术和不断增加的飞机制造成本是影响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发展的直接动因。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当时全球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加之美国政府在冷战期间将航空工业技术作为美国国防战略产业发展,美国空军军用运输机在1950-1974年间得到了全面发展,机型数量和技术性能都有巨大提升。然而,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出现、新材料的更新换代,美军的军用运输机造价逐年升高。此外,人员成本、燃油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美国在1974年后在有限的空军军事预算背景下,军用运输机整体数量规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下降明显。

3 对我军军用运输机发展的几点启示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走出去”日益成为我军由大向强转变的一种新态势,提升我军航空运输投送能力已刻不容缓。发展我军军用运输机队伍,必须立足现有装备,着眼未来前景,优化航空运输投送运力结构,集智突破军用运输机发展难题,走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军用运输机发展之路。

3.1 结合国情军情合理发展军用运输机

我国不做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会实行和美国等军事强国不同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因此,我军军用运输机的发展要适应我国国情、军情,绝不可以照搬照抄。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在我国边疆地区,难以建立现代化大型机场,如果像美军一样发展C-141那样的机型,难以起降。所以,我军应当着重发展战略战术运输机,且需要具备4 000 km以上的航程及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

我军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战略重心在于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3]。因此,我军军用运输机应当向着能够适应全国范围内及跨国运输投送的能力方向发展,建立起大中小型合理、远中近程匹配的军用运输机队伍。

3.2 充分借鉴强国军用运输机发展经验

冷战期间,美军曾对大量机型进行测试,到尼克松政府执政时期,已达到18种机型。1981年,机型数量锐减至11种,7种机型被淘汰。保留下来的且数量较多的诸如C-5、C-141、C-130等主力机型均是较为符合当时军事战略要求的机型。美军军用运输机比我军起步早,经验相对丰富。我军军用运输机要做到取长补短,要积极吸收借鉴美军主力运输机的优势特点,避免发展其淘汰的机型。

美军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需求,以C-130运输机为基本飞机平台,发展出AC-130攻击型、无人机母机DC-130型、空中加油机KC-130F/R型、战场搜索与救援HC-130型、电子侦察RC-130型等特种机型。C-130战略战术性能优越、短距起降能力强的优势在其他作战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军可以利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运-20运输机为基本飞机平台,加快建立具备空中加油、电子侦察、搜索救援等作战功能的特种飞机队伍,为战略空军建设做出贡献。

3.3 持续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

军民融合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战略筹划,把国防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促进、融为一体[4]。我军军用运输机的发展要充分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招标、科研和技术合作等方式鼓励并引导地方相关企业、机构参与到军用运输机研发生产工作中去,积极利用先进的民用资源和丰富的民用资本为军用运输机队伍建设贡献集体智慧和力量。

4 结束语

军用运输机是我军在信息化局部战争条件下实施航空运输投送的重要工具,在提高军队快速反应能力和全域作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大力发展我军自己的军用运输机队伍体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要紧盯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前沿,吸收借鉴强国军用运输机发展经验,强化军民融合、推进科研创新,结合国情军情,扎实有效地发展我军军用运输机队伍。

猜你喜欢

军用美国空军运输机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约旦大力神运输机
C-17运输机
美国空军“哨兵你好18”演习中的战略和战术
军用机器人揭秘
美国空军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猜谜
审讯美国空军上校爱文斯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