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改善心律不齐患者失眠症状、降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9-23卜俊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5期
关键词:病房护理人员评分

卜俊岩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200)

心律不齐可应用药物、心律调节器、手术以及电击等方法治疗,以此控制病情进展,但是很难彻底根治。一般情况下,心律不齐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还需辅助展开合理的护理措施,以免心律不齐引发严重的后果[1]。从临床观察中发现,部分心律不齐的患者存在着失眠现象。失眠症状的存在同时影响病情,对患者产生不利作用。研究发现,心律不齐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发作频率,并且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本文分析心律不齐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后对改善失眠症状、降低并发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选择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诊的心律不齐患者中选62例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律不齐的判断标准,且不存在其他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重大脏器疾病和伴随语言与认知障碍难以沟通者。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13例,年龄在49~81岁,平均年龄为(69.37±3.5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7±1.21)年;其中器质性心脏病20例,药物反应4例,并发症5例,其他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19例、12例,年龄为50~82岁,平均年龄为(69.83±3.1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3.47±1.36)年;其中器质性心脏病19例,药物反应5例,并发症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方法,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各类基础性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心律不齐患者普遍为年龄较大者,此类患者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心理负担较重,对其睡眠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舒缓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构成不良影响[2]。护理人员可详细了解患者情况,根据心理状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具备共同话题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以免产生冲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消除孤独感和陌生情绪,及时解除患者心理不适[2]。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环境护理,为患者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保持安静、温馨的环境,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病房,以满足患者舒适空间的需要,增强患者的舒适度,以便患者能够尽快入睡。对于危重患者,护理人员需将其安排在独立房间。如病房内有2例以上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遵循患者意见确定是否使用屏风或窗帘遮挡,尽可能消除相互之间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引导同病房的患者尽可能实现相同的作息时间,相互之间能够适应[3]。巡房时,尽可能减小噪声,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尽可能关小各类仪器的声音,将房门窗的封闭性达到睡眠的需要,尽可能减少噪声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护理人员还应注意维持病房内温度适宜,尽可能减少探视次数,以确保病房安静,满足患者充分休息的需要。③睡眠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作息时间表,尽可能缩短患者白天睡眠的时间,保持病房内通风换气,光线充足[4]。控制午睡时间,不可超过1 h。对于上床半小时后仍不能入睡的患者,可告知其听轻音乐放松心情,至困乏时睡觉。护理人员也可告知患者家属,睡眠让患者温水泡脚,睡前饮用牛奶,或穴位按摩。护理人员还需提醒患者,不可使用任何对睡眠影响的药物。尽可能满足患者某些睡前生活习惯,但无论睡眠质量如何,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早上7点必须起床,无间补充睡眠[5]。护理人员可遵循医嘱,予以患者合理的镇静睡眠药物,并让患者了解药效与使用方法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确保用药安全与有效性,提高睡眠质量[6]。④饮食指导。提供饮食指导期间,提醒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以及含热量丰富的食物,如水果、牛奶、豆制品、鸡蛋、鱼等,避免食用高脂、高盐和辛辣刺激类食物。告知患者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和可乐等饮品。睡前应解决所有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的问题,不可带着疑问入睡。⑤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须讲解药物的作用,说明药物的使用量和方法。指导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记录患者用药效果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适当调整药物[7]。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睡眠时间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试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计数资料利用百分比表示,并经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需经t原理检验,如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80.65%(25/31),低于观察组的96.77%(30/31),有明显差异(P<0.05);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中2例晕厥、1例心力衰竭、2例休克,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观察组中休克与心力衰竭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6.4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并无明显的区别(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心脏病、麻醉、手术后的患者,主要因精神紧张、酗酒、疲劳过度等引起,多表现为心悸、脸色发白、四肢发冷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猝死[8]。对于此类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效率,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即护理干预可通过健康教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知晓该疾病的危害性与注意事项,发病时可自我采取保护性措施,尽可能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9]。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信心,预防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病情产生不良影响。饮食指导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预防不良饮食对患者病情产生刺激,控制病情进展[10]。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睡眠时间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略低(P<0.05)。可见,心律不齐患者在护理干预的作用下,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相比常规护理方法,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心律不齐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还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病房护理人员评分
更正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给爸爸评分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