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与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2021-09-23赵桂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5期
关键词:隐匿性错位胫骨

赵桂娟 任 岩

(1 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2 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结构复杂,且患者的部位具有隐匿特点,诊断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诊断,则会导致治疗延迟,骨折创面愈合推迟,且伴有膝关节持续疼痛,患者的运动功能受到限制,甚至有的患者存在畸形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1]。多数的隐匿性骨折一般局部还会表现为肿胀、疼痛,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对于隐匿性骨折,一般选择积极的进行保守治疗就完全可以,对局部进行注意休息制动,这是患者恢复最好的条件。活动太多,太剧烈或者是活动的太早,也有可能会影响患者骨折愈合,甚至会引发骨折处再次错位的风险[2]。我们应当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管理,及时察觉问题,认识到骨折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则进一步探究MRI和CT检查的结果,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对临床调研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6.70±5.80)岁。从患病原因上看,包括交通事故、运动摔伤、高处坠落等。本试验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在骨折后2周内就诊,经过CT以及MRI检查后,由手术治疗下组织病理证实为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

1.2 试验方法 对50例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MRI检查中,选择矢状位常规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在矢状位、冠状位为R2WI脂肪抑制序列,设定层厚为4 mm,层间隔为0.4 mm。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选择飞利浦16排CT、64排CT,指导患者为仰卧位,设定参数,包括间距(2.5 mm)、螺距(0.8~1.0 mm),以及层厚(3.0~5.0 mm)等指标。然后将平扫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高分辨骨算法重建,厚度为1.0 mm,间距则为0.5 mm,采用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技术,调节窗位和窗宽,观察骨组织位移、损伤情况。

1.3 评价标准 本次试验需要对骨折诊断结果进行判断。在CT检查中,如显示骨小梁、骨皮质中断、骨折片位移以及关节面出现凹陷。在MRI扫描中,则有骨小梁、骨皮质中断,在T2WI呈现为低信号或者高信号,脂肪抑制技术有明显的片状高信号。随后,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并分析骨折线、骨平台塌陷、错位的结果。

1.4 统计方法 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正态计量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在骨折线清晰显示率、检出率方面的比较 从检查结果上看,MRI在骨折线清晰显示率(88.00%)高于CT检查(70.00%),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上(96.0%vs.94.0%),两组差异不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n(%)]

2.2 两种检查方式在骨平台塌陷和错位总体显示率及清晰显示率的比较 MRI检查方式骨平台塌陷和错位总体显示率及清晰显示率分别为86.00%、66.00%,均高于CT检查方式(66.00%和42.00%),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隐匿性骨折指的是在常规X线检查中不能明确病情,但是却实际发生的骨折,对隐匿性骨折的准确判断,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X线检查是对骨组织损伤的常用方式,不仅简单实用,还价格低,得到了广泛推广,且患者接受度高。但是采用X线进行胫骨平台检测的时候,相互邻近的组织影响发生了重叠,不容易对细微的部分进行展示,从而导致误诊率高[3]。隐匿性骨折只不过是局部对位对线非常好,多数不存在有错位的情况,一般诊断比较困难,需要配合一些辅助的检查,如局部的CT或者MRI检查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我们多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或者MRI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分析,这两种方案下,在细微骨折问题上可以得到良好的辨别[4]。此外,多层螺旋CT扫描地使用短,速度快,可以针对骨折线走行,累及的部位,以及骨折的位移情况进行判断。而MRI检查方式可以从多序列、多平面成像,且可以对骨小梁造成的髓腔内水肿,出血进行诊断,在隐匿性骨折上优势显著[5]。除此之外,MRI磁共振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式,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MRI检查可以对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附属结构的损失进行显示,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的骨折情况作出准确地判断。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CT三维成像技术可采用容积扫描,具有成像清晰、可重复以及三维立体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而MRI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且空间分辨率高,在不同序列的分析中,可针对骨折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在本次调研中,虽然在骨折的诊出率上差异不大,但是在骨折的详细情况分析中,依然以MRI检测结果更全面、细致、准确[6]。

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CT方案下不仅是小段,可减少患者移动产生的影响,且在三维成像技术下,可以清晰对骨折的复杂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在局部骨挫伤以及骨折软组织部位无法达到观察需求,存在漏诊[7]。在MRI不同序列中,则可以通过信号强弱来对周围骨髓挫伤、水肿等进行判断,具有高度敏感性。MRI可以通过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对骨折软组织进行观察[8-9],并促使医师的判断更为客观,针对骨折位移、塌陷程度、周围游离骨碎片进行全面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MRI在骨折线清晰显示率上高于CT检查,但是在检出率上,两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在骨平台塌陷和错位的显示率和清晰显示率上,MRI检查方式则高于CT检查,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以及MRI均可以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进行检出,但是在骨折细节问题的显示上,MRI检测更为敏感[10],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需求进行不同检测方式的选择。

猜你喜欢

隐匿性错位胫骨
有趣的错位摄影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