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PICC患者携管出院健康教育
2021-09-23王娟徐瑞芳陈素君周容花林少莲
王娟,徐瑞芳,陈素君,周容花,林少莲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广东 汕尾 516400)
0 引言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向人体内植入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多应用于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或者采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具有操作方便、对患者的日常活动不产生限制等优点,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因频繁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使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PICC置管患者携管出院后,对置管的维护将对PICC的使用时间及是否会出现因置管引起的并发症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1]。本次研究,针对基层医院携管出院的PICC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使置管时间得到延长,并使PICC留置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减少,降低SAS评分及SDS评分,使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基层医院采用PICC治疗后携管出院的42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置管部位:右肘上4例、右肘下5例、左肘上6例,左肘下6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54.5±5.3)岁。实验组男11例,女10例,置管部位:右肘上5例、右肘下6例、左肘上4例,左肘下6例,年龄为37~72岁,平均(54.5±4.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参与研究的42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③两组患者均符合PICC置管携管出院的诊断标准。④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精神类疾患。⑤两组患者均无重要脏器的衰竭。
1.3 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如告知其行PICC的手不可以抬重物,避免受到压迫、定期复查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PICC留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告知其导管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加强其对导管护理的依从性,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可能出现的情况。②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指导,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为患者解答疑惑,使患者因携管出院可能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排解。③制成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将与PICC相关的医疗常识,如PICC的置管优点、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制成宣传手册。并给每位出院的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当患者忘记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的健康宣教时,可以翻看宣传手册。④定期对协管出院的患者进行回访,指导其PICC置管的护理,为其解答疑惑,并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向出院患者宣传PICC置管的相关常识[2-3]。
1.4 指标观察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PICC携管出院后置管时间、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SAS及SDS评分。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主要包括:穿刺点出现渗血、导管出现堵塞、皮肤出现过敏、皮下出现血肿,并发症发生率=出现并发症的总病例数/病例总数×100%。SAS是指焦虑自量表,SDS是指抑郁自量表,两种自量表的评价方式采用评分的标准进行,满分为100分,得分与焦虑程度成正比,得分越高则表示焦虑及抑郁的程度越严重[4-5]。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MeantSD”代表正态计量数据,采用例数或百分比代表计数资料,并采用t检验对正态以及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样本率进行比较,如果结果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对比。对照组参与研究的21例患者,置管时间为(101.62±33.51)d;观察组参与研究的21例患者,置管时间为(160.12±57.21)d。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间较观察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参与研究的21例患者中,穿刺点出现渗血3例,导管出现堵塞2例,皮肤出现过敏2例,皮下出现血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85%;观察组参与研究的21例患者中,穿刺点出现渗血1例,导管出现堵塞0例,皮肤出现过敏0例,皮下出现血肿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情况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较观察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情况对比(±s)
?
3 讨论
在临床上给予患者PICC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因频繁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使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临床多用于需要长期通过静脉输注药物的患者,如患有肿瘤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但是很多PICC患者携管出院后,由于生活环境与医院环境的不同,以及患者对PICC置管护理的医学常识的缺乏,加强患者因长期治疗而引起的心理应激状态高度敏感,会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穿刺点出现渗血、导管出现阻塞、皮肤出现过敏以及皮下出现水肿等情况,如果出现上述并发症较严重,则需要到医院重新进行PICC置管处理,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严重的影响,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麻烦[6-7]。
目前临床上健康教育的模式有很多,如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基于思维导图的教育模式、艾宾浩斯遗忘理论教育模式、五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等,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临床上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健康教育模式,取长补短,以达到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的目的[8]。PICC患者血管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通过是患者了解与PICC相关的医疗常识,使其知晓PICC置管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告知其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从而使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并且提高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携管出院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使置管的有效时间得到延长,并可以降低患者SAS及SDS评分,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20~2021年在基层医院采用PICC治疗后携管出院的4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携管出院后,PICC置管的有效时间以及置管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可以证实:①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ICC患者携管出院后,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对其进行指导,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并发症的情况。②对照组有效置管时间短,观察组有效置管时间长,PICC患者血管出院后,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延长至管时间。③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高,观察组低,PICC患者血管出院后,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降低SAS评分及SDS评分,使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医院携管出院的PICC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使置管时间得到延长,并使PICC留置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减少,降低SAS评分及SD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