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分析

2021-09-23王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处方

王龙

(太原市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0 引言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临床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药以植物药为主,其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人体机能起到预防、诊断及治疗的作用,包含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类药物[1],该种药物不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各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使用,近年来研究显示,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2]。中药调剂是指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为患者配药,其包含审查处方、价格计算、药方配置、药方审核、药材包装及发放药物等6个环节[3],只要严格把握以上环节,才能保证药物质量,可见其对中药调剂员的综合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只有制定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措施,才能提高中药调剂质量,保证药物治疗效果[4]。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中药房购买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制定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措施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太原市人民医院中药房购买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7~12月制定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措施,并将此阶段购买药物的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而1~6月段购买药物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在20~72岁,平均(51.23±2.44)岁;其中消化系统疾病21例,心脑血管疾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34例,泌尿系统疾病22例。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在22~74岁,平均(51.67±2.48)岁;其中消化系统疾病23例,心脑血管疾病22例,呼吸系统疾病35例,泌尿系统疾病20例,将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进行卡方及t值检验后显示均衡性良好(P>0.05)。

1.2 方法。观察组总结我院中药房调剂现状,制定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措施,具体为:①建立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小组:由4名中药房调剂师,1名护理部工作人员及1名信息处工作人员,负责中药调剂监管工作,严格把握各个环节,针对可能出现及已经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及解决措施。②加强处方审查工作:处方审查是调剂工作的开始,因此,需要对开具处方的医师提出要求,处方字迹清晰且书写工整,处方内前记、正文、后记需要填写齐全,开具的处方中药名称、用药剂量、用法用量需要填写清楚,避免重开及写错的情况发生。开具的处方需要与疾病的诊断符合,避免出现配伍禁忌情况,如开具有特殊药物,需要有专用处方及医生的双向签字。③强化调剂人员与医师的沟通:医师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开具处方,并在开具处方时积极与调剂师沟通,使得调剂师掌握医师的用药规律,如发现超剂量配方及配伍禁忌的情况,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沟通医师的用药意图,确认无误后再调剂药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④规范中药调剂称重操作:中药调剂进行准确的称重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规范中药调剂的称重,将误差控制在3%~5%以内,毒性中药或贵重中药的误差控制在1%以内。调剂师切忌凭借经验评估调剂重量,使得配方的总量出现较大误差,影响治疗效果。⑤加强中药调剂的质量监管:中药调剂的质量决定其治疗效果,由于中药饮片类型较多,且成分复杂,如加工及储存不当等情况发生,会导致饮片出现发霉、变色、霉烂及潮解等情况,因此,需要加强药品采集、加工及保存环节,使得药物得以妥善保管,防止以上不良情况的发生。调剂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把好质量关,防止伪劣、变质及霉变的药物发放到患者手中,保证临床用药安全。⑥加强包装复核:为保证安全,已经配置好的药品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药师核对,主要对用药剂量、药品质量及配伍禁忌是否搭配得到进行核复核无误后签字,然后再发药,并在包装袋上详细注明患者姓名、药物使用方法、剂数及注意事项。⑦发药前加强交代:当面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再发药,注意服务态度,耐心回答患者问题,向其交代药方的煎煮方法、服药剂量及服药时间。

1.3 观察指标。①由于涉及的疾病类型较多,因此疾病的治疗效果无法参考相关疾病的疗效判断标准来评价,本次研究于患者用药疗程结束后,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通过其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来判断治疗效果,其中显效指患者用药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恢复至日常生活中;有效指患者用药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对其日常生活产生轻微影响;无效指患者用药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病情进一步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前2项(显效+有效)人数之和。②记录患者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包含处方调配错误、处方配伍禁忌、饮片质量问题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系统,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用药不合格率行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95.00%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82.00%的治疗有效率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中医药的药物质量管理关乎到药物治疗效果,也关乎到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与形象,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医治疗的效果,就需要进一步提升中药调剂质量[5]。中药调剂指医师开具治疗药方后,药方配置过程中实施一系列管理,其分成审查处方、价格计算、药方配置、药方审核、药材包装及发放药物等6个重要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只要严格把握,才能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调剂质量,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及满意度[6]。

我院将制定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措施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且研究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张朔[7]学者的研究结果几乎一致。可见要保证中药房调剂的质量,才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而获得以上成果,与我院制定的合理的管理措施有关,先对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组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小组,负责中药调剂监管工作,严格把握各个环节,及时预防并解决各种问题,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8]。然后强化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通过开展处方审查工作、强化调剂人员与医师的沟通、规范中药调剂称重操作、加强中药调剂的质量监管、加强包装复核及发药前加强交代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对中医调剂的各个环节严格监督,并加强医师与调剂师之间的沟通,减少处方调配错误等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院中药房调剂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不仅能确保药物治疗效果,还能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中药房调剂处方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要不要服从调剂?
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人间处方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处方
执业药师在医院中药房管理中的探讨
提高研究生调剂工作效率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