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9-23黄燕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医嘱服药依从性

黄燕琳

(广西防城港市精神病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03)

0 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不断地加快,物欲横流,生活压力大大增强,导致精神分裂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是令人无奈的是,该病目前仍然未发现确切的发病机制,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常表现为行为异常、感知和情感障碍,思维能力显著降低,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精神分裂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常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病情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大多数患者对于药物治疗存在抗拒性,对于精神分裂疾病存在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所以导致该病的服药依从性差,进而导致康复效果差,因此积极地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尤为必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广西防城港市精神病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所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32~72岁,平均(45.38±9.84)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6~72岁,平均(48.75±10.23)岁。本次临床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患者在加入试验后,分别经我院体检,故此明确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相关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有关数据的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功能、疗效和遵从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环境护理、监督用药、饮食和睡眠护理。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训练形式分为个体训练和团队训练:①个体训练:由两名经过专业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对所有患者开展渐进性训练,一周两次,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正确取药、核对用药和正确的进行服药,并帮助患者独立完成所有训练缓解,对患者用药过程汇总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反复开展本组训练指导患者对整个用药流程彻底掌握,可独立完成所有环节,奖励完成优异的患者[2]。②团体训练:对所有患者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共四节课程,一次45 min,由具备丰富经验的精神科专家开展课堂教学,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讲授,增强患者对于精神分裂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明确遵从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掌握如何分类药物和服药的有关注意事项,学会独立用药,并积极鼓励患者讲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过去经历,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和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能够根据医嘱独立正确的严格服药,部分依从: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督促才能完成服药。完全不依从:患者完全无视医嘱,抗拒服药。经训练后恢复情况,根据BPRS的量表评分将精神症状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估,分为5个纬度,18个项目进行评分,满分共126分,得分越低表示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治疗后,观察组完全依从30例,部分依从1例,完全不依从3例,用药依从性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评分对比(±s)

?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常见精神疾病之一,目前虽然仍然缺乏根治办法,但是根据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按照患者医嘱服药进行病情控制,仍然具有较高的裨益。有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的预后和转归的主要限制条件在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以此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患者对于精神分裂症没有正确的认知,忽视医嘱,对遵从医嘱用药缺乏应有的重视,并且自制力普遍较差,还伴有担忧用药成瘾性,是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的几个主要原因,无法按时按量的用药是导致整体治疗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4]。因此,临床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都是如何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常规的护理干预通常将重心放在用药监督上,但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被动管理,很容易产生激惹行为和抗拒心理,而采取本组研究中的药物自我管理训练,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认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本组研究中,我院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自我管理训练,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经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干预后,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BPRS评分显著较低。这说明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能够充分提高患者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其用药水平,降低其精神障碍,提高其精神康复水平。临床指导中,在对患者开展自我管理训练的同时,也需要指导患者和家属更多的了解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病情的认知和理解,明确用药和治疗的原则,对用药的不良反应和作用做更多的了解;并且在出院后仍需坚持训练,临床医师应该采取出院后每周随访的模式及时指导和帮助患者度过容易中断服药的各个环节,促使患者出院后坚持长期服药,当患者充分掌握药物自我管理后,可充分减少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药物服用的情况,增强疾病康复水平[5]。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具有客观的用药依从性,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精神水平。

猜你喜欢

医嘱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