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2021-09-23申宇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通气

申宇娟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咳嗽、气促、喘息和咳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Ⅱ型呼吸衰竭是慢阻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加重患者原有病情,增加病死风险,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十分重要[1]。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以止咳、化痰、抗感染等治疗为主,由于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发生机制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肺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常规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难以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2]。及早改善患者缺氧和呼吸功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故需加强患者的通气治疗,通气治疗可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呼吸支持,辅助患者呼吸,改善其肺换气和通气功能[3]。近年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该病的治疗中得到了一定应用。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探讨了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6~83岁,平均(65.29±8.14)岁。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7~82岁,平均(65.48±8.36)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②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者;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者;③依从性较差者。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止咳、平喘、祛痰、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予以鼻导管吸氧,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首先行有创通气,连接呼吸机,将呼吸机设定为SIMV+PSV+PEEP模式,根据患者血气指标调整呼吸机参数,当患者出现PIC窗时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针对试验成功者将通气方式改为口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设定为S/T,呼吸频率15次/min,呼气末正压和吸气末正压分别设定为5~10 cmH2O、0~5 cmH2O,参数根据患者血气指标进行调整,试验失败者继续原有通气方案。

1.3 观察指标。治疗完成后,评价两组临床效果、血气指标、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数据作以分析。临床效果评价标准[4]: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率、呼吸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相关指标有所恢复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主要观察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合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临床效果的对比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血气指标、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对比采用t检验,(±s)表示,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前者高于后者(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研究组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s)

?

2.3 两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

表3 两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

?

3 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老年人群,具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多数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急性期极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常引起呼吸、心率加快,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十分重要[5]。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以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为主,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改善呼吸效果欠佳,由于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加强患者的氧疗治疗十分重要。以往多采取鼻导管吸氧,鼻导管吸氧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呼吸状态,但较易出现呼吸机疲劳,诱发低氧血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故选择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给氧方式十分重要。机械通气是支持呼吸的一种手段,可迅速纠正机体缺氧状态,缓解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争取时间及条件,并可提高氧合作用,减少呼吸做功,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进而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以往多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通气治疗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氧疗时间过长可引起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撤机困难等问题,不利于预后。近年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早期给予患者有创通气治疗,便于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当患者出现PIC窗后将通气改变为无创正压通气,该通气方式同时具有无创、有创通气优势,可增加跨肺压,减少气道阻力,并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降低机体耗氧,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同时可有效减轻持续有创通气对患者气道的损伤,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对比了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前者高于后者(P<0.05),可见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是切实有效的,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同时研究组各项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患者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病情康复,这主要与该通气方式可有效降低机体耗氧,纠正缺氧,减少呼吸做功,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等有关。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通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黑珍珠